央视曝光,中企270台主机被植木马,评论区成西方窃密“新战场”!

时事   历史   2024-12-26 18:01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每天刷刷短视频、翻翻评论区看点八卦、发发感慨,是很多人日常的一部分。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中,可能暗藏玄机?那些看似无害的提问,甚至友善的“网友”,可能并不是你以为的普通人,而是精心伪装的间谍。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某些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竟然将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变成了窃密的“新战场”。伪装身份套取机密、散播谣言挑起争端,这些听起来像谍战剧情节的手段,却真实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毫不夸张地说,境外间谍的黑手,已经伸向了我们以为“无关紧要”的地方。

说到间谍,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电影里的高科技侦察和惊险的追逐。然而,随着技术发展,间谍行为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特工手段,而是悄悄渗透到了互联网世界。

美国一直是全球窃密活动的“主力军”。早在2007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就联合谷歌、苹果、微软等巨头公司,秘密启动了代号为“棱镜计划”的大规模监听行动。这项计划通过窃取全球数据,监控各国的政府、企业甚至个人信息。

2013年,“棱镜门”事件被斯诺登曝光后,震惊了全世界。但即便遭到国际谴责,美国并没有因此收手,反而不断升级技术手段,继续对全球实施监听和窃密。

近年来,我国也成为境外间谍重点攻击的对象,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央视新闻披露的两起案件尤其典型:

第一起案件:2022年5月,我国某大型高科技企业遭到境外间谍的网络攻击。对方利用微软邮件系统的漏洞,控制了30多台设备,窃取了大量商业信息和核心数据。

第二起案件:2023年8月,美国情报机构通过植入木马病毒,入侵了我国一家先进材料研究单位的270多台主机,盗取了大量重要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是我国投入巨资、经过多年研究才取得的,却被境外间谍轻易窃取。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境外间谍的目标,已经从军事情报扩展到科技、经济等更多领域,他们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和隐蔽。

如果说通过漏洞入侵企业网络是“明抢”,那么渗透评论区则更像“暗偷”,并且更加难以察觉。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频繁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把评论区变成了获取情报的新工具。他们通常会伪装成普通网友,潜伏在军事、科技、政治等敏感话题的评论区,通过假装“请教问题”获取机密。例如:“某武器技术听说很先进,能讲讲原理吗?”“国内某领域是不是有突破了?”这些看似普通的提问,实际上是为了引导知情人士无意中泄露关键信息。

更隐蔽的是,他们经常装作兴趣爱好者,以平和的语气混入讨论中,甚至和其他网友建立信任。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普通人往往很难察觉。

除了窃密,境外间谍还雇佣大量“水军”在评论区传播谣言,试图扰乱我国的舆论场。例如:抹黑历史人物:通过贬低或编造英雄人物的负面消息,破坏公众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挑拨社会矛盾在性别、地域、阶层等敏感话题上制造对立情绪,比如煽动男女对立、地域歧视等

这些行为看似零散,却对社会舆论的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很可能就会成为这些“暗战”的受害者。

网络空间虽然看不见硝烟,但同样是战场。面对境外间谍的种种手段,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这场“网络保卫战”。

在社交媒体上,尤其是涉及军事、科技等敏感话题时,不要随意讨论或透露信息。即使是一些看似普通的问题,也可能暗藏间谍的圈套。

如果在评论区里发现有人总是喜欢提问敏感问题,或者频繁参与高风险话题的讨论,就要提高警惕。对于明显异常的行为,可以通过平台举报,或者直接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评论区是谣言传播的高发地。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要做到不轻信、不转发、不评论,以免成为舆论操控的“帮凶”。

网络空间的安全,关乎国家利益,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从“棱镜计划”到窃密评论区,境外间谍从未停止对我国的窥探。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战士”。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