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到“翻脸”:苏-27仿制风波背后,中国航空工业如何完成逆袭?

时事   历史   2025-01-06 18:02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19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款来自俄罗斯的重型战机——苏-27。这款被称为“天空骑士”的战机,不仅是当时的世界顶级战斗机,也开启了中国重型战机自主研发的序幕。然而,谁能想到,这份“师徒关系”会在短短十几年后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27


从苏-27到歼-11,再到更先进的歼-11B,中国航空工业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国产化之路。这背后既有技术的突破,也有中俄之间博弈的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跌宕起伏的国产重型战机发展史。

1992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份协议,从俄罗斯引进苏-27战机,并获准仿制生产200架国产版本,命名为歼-11A。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毕竟国内的主力战机还停留在歼-7和歼-8的时代,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虽然中国获得了苏-27的生产许可,但核心零部件,比如发动机、雷达和航电系统,仍需依赖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对此并不担忧,甚至满心期待。因为在他们眼中,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完全国产化。

歼-11B


俄罗斯甚至将歼-11A视为一座“金库”——中国要生产200架战机,就需要持续购买零部件,这意味着长期的收益。更何况,中国或许还会追加订单,购买超过200架战机。这桩合作怎么看都对俄罗斯有利。

然而,中国并没有按照俄罗斯的剧本发展。按照原计划,中国应该先完成200架歼-11A的生产,但实际上只生产了104架就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完全由中国自主改进的新型战机——歼-11B。

歼-11B的出现让俄罗斯始料未及。相比歼-11A,歼-11B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不仅换装了国产航电系统和武器装备,还逐步减少了对俄罗斯零部件的依赖,甚至部分批次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更让俄罗斯恼火的是,中国在启动歼-11B项目之前,完全没有与俄方商量。2008年底,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和苏霍伊公司高层专程访华,试图了解为何中国突然“擅自改动”。

面对俄方的质疑,中国的回应坦率且理性。

1. 知识产权的问题太新了。

在冷战时期,知识产权的概念在军工领域并不明确。苏联时期的AK-47步枪被全球多个国家仿制,苏联对此并未追究。苏-27的生产许可协议签署时,俄罗斯也没有明确禁止中国在技术上进行改进。更何况,俄罗斯关于军工产品知识产权的法律是在协议签署三年后才出台的,而中俄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也直到2008年底才生效。

谢尔久科夫


2. 技术改进是为了实战需要。

中国认为,改进苏-27是出于国防需求,完全合理。毕竟,歼-11A的性能已经显得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作战要求。如果继续沿用原始设计,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空军战斗力滞后。

俄罗斯虽然对中国的解释不满,但确实在法律和协议上缺乏制约力。最终,双方转而就此事展开谈判。

俄罗斯对歼-11B态度强硬,主要出于两点担忧:

市场份额被取代。如果中国完全实现国产化,俄罗斯的侧卫系列战机可能在中国彻底失去市场。国际军贸竞争。一旦中国将歼-11B投入国际市场,势必会抢占俄罗斯的订单,进一步冲击其军火出口。

不过,这些担忧很快得到了缓解。首先,中国并未停止购买俄罗斯战机。歼-11B服役后,中国继续从俄罗斯采购了100架苏-30和24架苏-35战机,并在歼-11B初期仍然使用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这表明,中国短时间内仍难以完全摆脱对俄方的依赖。

其次,中国承诺不将歼-11B出口,避免与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直接竞争。通过这些妥协,俄罗斯逐渐对歼-11B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歼-11B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迈出了关键一步。从设计改进到生产制造,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积累得到了全面提升。截至目前,歼-11B的产量已超过300架,远超歼-11A的原定数量。

歼-16


更重要的是,歼-11B的研发经验为后续的歼-16和歼-20战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歼-11B逐渐退居二线,但它所代表的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史中。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