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考成绩已经发布,接到很多家长的咨询电话,很多家长在纠结要不要参加三位一体面试培训。其实,首考成绩发布后,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
①对首考成绩进行分析,预判高考成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
②用预期高考成绩的最大值激励后续的努力,分析提升成绩的实施路径;
③用预期高考成绩的最小值,结合现有的学考成绩,规划后面的升学通道。
收到成绩后大多数家长的感受都是:比预期的分数略少几分,有些遗憾,但基本上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不管孩子的首考成绩多少,家长都会有少10分的遗憾。
首考成绩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现实,不管是惊喜还是懊恼悲伤,都要在新的一天来临之前放下。接下来考生和家长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利用首考成绩预判高考分数
1、首考成绩奠定后续高考总分的基础。
首考成绩发布后,建议考生整理以下以下表格,把自己的成绩汇总整理,根据平时成绩,预测语文数学可以考出多少?预测外语+七选三还有多少提升?从而推算出高考分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高考总分的精准预测,是后续所有规划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好这个环节,后面盲目的规划,各种升学渠道都去盲目参与,错过最匹配的升学通道,浪费本该用于学习的时间,那会非常可惜。
用预期高考成绩的最大值激励考生后续要继续努力,所有的理想目标,都是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有了最高目标,还要详细分析提升成绩的具体实施路径,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下表是近三年分段线和各选考科目特控线一段线最低要求:
2、首考成绩的作用
◆首考成绩直接发挥作用:名校三位一体入围
复旦、交大、浙大、国科大等4所高校的三位一体,招生简章上没有具体的要求,实际筛选的时候基本上以考生的首考成绩作为初审入围的依据。首考成绩越好,获得笔试或面试机会就越多。
◆首考成绩不发挥作用的:平行志愿和提前批志愿
省属高校三位一体:报考条件是学考成绩(ABCD的数量),学考成绩越好,能够报考的学校也越好,没有首考成绩要求。
提前批志愿和平行志愿:填报和录取根据高考总分,与首考成绩没有直接的关系。首考后很多“六边形战士”继续努力一学期,即使首考成绩并不十分优秀,高考后依然能够录取不错的大学。
◆间接发挥作用的:清北的评级
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首考成绩可以间接发挥作用,首考成绩优异(如430以上)的部分考生可以拿到A+的评级。这个作用只影响少数考生。
清北的评级并不能绕过入围,只是吸引更多的生源。评级只在校测环节提供优势,考生即便取得了A+ 的初审评级,也必须凭借高考裸分入围。如果高考总分不够(基本上670-680以上),而且也没有竞赛获奖,A+的考生也可能无法入围。
清华A+考生笔试专业志趣考核为优秀(160-200分),北大A+考生面试给满分。
二、根据首考成绩做好后续学习规划
1、重视语文数学,拿到预期的成绩最重要
首考后考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数学的学习和提升上。语文、数学、外语分数最终决定你的高考总分,决定你录取大学的层次。这已经被很多学生证明过了。
首考成绩优秀的考生:第二学期的学习规划,最重要的是能够拿到自己预期的语文数学成绩,所以保证语文、数学两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最重要,保证语文、数学两个科目每次考试成绩基本稳定很重要。首考优秀的考生,选考科目即使没有任何提升,语文、数学能够拿到预期的分数,高考就很成功了。
首考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后面的升学规划,基本上会集中在北大清华的强基计划、复旦交大浙大国科大的名校三位一体,这些升学渠道,特别适合数学和物理有优势的考生。考生如果想通过这两条通道进入名校,英语、物理等几个在后面的笔试面试中涉及的学科,即使首考成绩很优秀,也是不能轻易完全放弃的。
首考成绩一般的考生:放下你的首考成绩,所有的后期规划,我们都要基于预期的高考6门总分目标进行定位。学生一定要与家长一起,尽可能准确预判自己高考语文数学能够考出来的分数,预判外语和选考科目第二次考试可能的提升空间,汇总出最后的高考总分定位。
绝大多数考生会参加首考科目的二考:根据较大范围的数据统计,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的二考比例在80%-90%区间,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四门学科的二考比例在70%-80%区间。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高三第一学期的冲刺策略(首考突破1-3门学科,高三第二学期放下这几门学科,减轻复习负担,有效提升语文数学)大部分考生是达不到这种状态。新高考这几年,高三第二学期大多数考生还是继续六门科学习的六边形战士。
考生要合理规划6月高考时的考试科目:2025年6月的高考和选考,哪些科目可以放弃,哪些科目要再次参加“二考”,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考试政策的调整情况综合判断确定。(语文数学的高考报名11月已经完成,外语和选考科目的报名将在4月份进行)。
如果这次首考成绩真的不理想,同学们也不要太过焦虑,外语和七选三科目还有1次考试机会,有这次的成绩打底,下次可以发挥更好。
调整好心态,积极复习应对6月高考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抽样分析部分考生的首考和高考成绩,发现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多数考生二考成绩会有较大的提升:七选三总分,有近一半的同学会有15分以上的提升空间;外语+七选三,有近一半的同学会有20分左右的提升空间。首考发挥不好的考生,提升空间更大。
所以,首考结束后,积极准备二考非常重要。
寒假期间,省属高校三位一体话题最为火热。不同高考分数和学考成绩的考生,要不要走三位一体的情况会完全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详细情况,请阅读以下文章:
2025“三位一体”报考(一):基本政策、报考条件、适合人群
2025“三位一体”报考(二):预测高考成绩,汇总各类数据,实现精准定位(收藏版)
各类升学通道的报考时间、报考流程、往年录取分数和报考建议等,淘淘升学已经整理了一部分最新信息,并会继续在每一类升学通道报名前推出相应的专题,请及时关注。
四、冲刺高考,信心、努力和坚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