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寒假“风景”主题写作任务样文2篇

教育   2025-01-23 00:01   浙江  

【议论文】

探寻风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器官,更是文化意义上的感知能力。当我们踏上发现风景的旅程,风景究竟首先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可否认,自然风景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当我站在巍峨的泰山脚下,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连绵的山脉在天际勾勒出雄伟的轮廓,云雾缭绕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磅礴的气势,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无需任何文化的修饰,便能直击心灵,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又比如,当我漫步在辽阔的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绿色,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其中,远处的羊群如云朵般缓缓移动,微风拂面,带来青草的芬芳。这纯粹的自然之景,是大自然最本真的馈赠,是风景最原始的模样。自然风景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声音,为我们的感官带来最直接的冲击,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栖息地。

然而,人文的视角又为风景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古老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当我走进北京的故宫,那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红墙黄瓦,庄严肃穆。漫步在故宫的长廊,仿佛能看到古代帝王将相的身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这里,风景不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再如,江南的古镇,青石板路,潺潺流水,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在古镇中穿梭,能感受到独特的水乡文化,那是一种宁静、婉约的生活气息。人文风景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更能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民俗,它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为风景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

那么,看风景时带着从文化中习得的视角与趣味,是否会影响真正的发现呢?我认为并非如此。文化视角就像是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风景背后隐藏的大门。当我们了解了古诗词中对山水的描绘,再去欣赏自然山水时,便会有更深的感悟。比如,当我们看到秋天的枫叶,想起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漫山遍野的红叶仿佛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生动、富有诗意。文化视角让我们在欣赏风景时,不仅能看到眼前的景色,还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典故、诗词歌赋,从而使我们的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元。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文化视角,而忽略了自然风景本身的魅力。如果我们总是用既定的文化模式去套眼前的风景,就可能会失去对自然最本真的感受。我们应该在欣赏风景时,保持一颗开放和敏锐的心,既要领略自然的纯粹之美,又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去挖掘风景的深层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现风景的全貌,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风景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自然风景为我们提供了美的基础,人文风景则为其注入了灵魂。在发现风景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双眼去捕捉自然的美丽,用心灵去感受人文的魅力,让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共同绘就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让我们带着这双兼具自然感知与文化洞察的眼睛,去探寻更多未知的风景,在自然与人文的世界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小说】

(一)

我叫林羽,是个痴迷摄影的高中生。一直以来,我都坚信那些被众人忽略的角落,藏着独特风景。一次偶然,听闻偏远古村保留原始风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我满心期待,踏上旅程。

刚到古村,蜿蜒石板路、古朴木屋、青灰瓦片和斑驳青苔就吸引了我。远处山峦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这般自然与古朴融合的画面,让我陶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美景拍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不断调整角度,想要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就在我全神贯注拍摄时,一位老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他目光温和,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看着我说道:“孩子,这村子的风景,可不止眼前这些。”我满脸疑惑,心里琢磨着,还有什么是我没察觉到的呢?老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抬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带着我往村子深处走去。

老人带我来到祠堂,推开门,一股陈旧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祠堂里摆放着祖先牌位,墙壁上挂着先辈生活的壁画,虽然色彩有些黯淡,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绘制时的用心。老人缓缓踱步,手指轻轻抚过牌位,声音低沉而饱含深情:“咱们的先辈,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这儿。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他们靠着双手,开垦土地,建造房屋,慢慢才有了这个村子。”他又指向壁画,“这些壁画,记录着先辈们与自然抗争、繁衍生息的故事。我们的习俗和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听着老人的讲述,我心中泛起层层波澜,原来这些故事和文化,才是古村风景的灵魂所在,让原本单纯的自然景色,有了更深的内涵。

随着我对古村文化了解的深入,我和老人在对风景的理解上产生了分歧。我觉得过度强调文化,会掩盖自然风景的纯粹。有一次,我正准备拍摄村后的瀑布,老人却在一旁兴致勃勃地讲述着瀑布背后的古老传说。传说中,瀑布是天上的仙女为了拯救这片干涸的土地而流下的眼泪,它蕴含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我听得心烦意乱,忍不住说道:“您讲的这些虽然很有意思,但我只想拍出瀑布最原始的样子。”老人听后,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在古村待得越久,我就越常思考:我们看到的风景,到底是自然本真,还是文化渲染后的样子?有次拍石桥,脑海里不自觉浮现出关于这座桥的传说,我的拍摄角度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因此受到影响。我不禁疑惑:带着文化视角看风景,会不会错过它原始的美呢?这种困惑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对接下来的拍摄都有些迷茫。

为了寻找答案,我独自走进村后的山林。本以为能抛开一切干扰,单纯感受自然。可没想到,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在山林中迷失了方向。慌乱中,我摔倒在地,相机也被泥水溅湿。就在我绝望之时,老人撑着伞,出现在我面前。他二话不说,将我扶起,带着我回到了村子。一路上,老人默默无言,我心里却满是愧疚。

回到村子后,老人把我带到他家,为我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他坐在我对面,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知道你喜欢纯粹的自然风景,可在我们古村,自然和文化就像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就像这瀑布,它的美不仅在于那奔腾的水流,还在于背后的故事,那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寄托。”我静静地听着,陷入了沉思。

后来,在老人的带领下,我参与了村里的各种活动。在传统节日里,我看到村民们穿着传统服饰,跳着代代相传的舞蹈,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在田间地头,我看到村民们遵循着古老的农耕习俗,与自然和谐相处。我逐渐意识到,文化早已是古村风景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找到老人,真诚地向他道歉。老人笑着说:“孩子,我知道你对风景有自己的理解,其实自然和文化本就不该分开。”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古村的最后一天,我拍了一组照片。其中一张,古老房屋前,老人坐在门口翻看泛黄族谱,背后是青山绿水。这张照片既展现古村自然美,又体现深厚文化底蕴。我把在古村的经历和感悟写成摄影集文案:“看风景不能只看表面,要用文化视角挖掘背后故事情感,但也不能让文化掩盖自然本真。在自然与人文平衡中,才能发现风景的魅力。”

这次古村之旅,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艺,更让我对风景有了全新认识。我相信,未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用融合自然与文化视角的眼睛,去发现更多世间美景。

(二)

我是村里的老人,看着这个叫林羽的小伙子在村里四处拍照,就想起年轻时的自己。这村子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记忆,一砖一瓦都有故事。带他去祠堂,给他讲那些古老的事儿时,我就在想,一定要让这孩子明白,这风景里的文化韵味,才最值得回味。看到他最初只关注表面的美,我有些担心他错过古村真正的魅力。

他和我起争执时,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明白他追求纯粹自然的想法,但在这古村,文化与自然本就是一体的。后来在山林里找到他,看他狼狈的样子,我又心疼又无奈。好在这孩子懂得反思,主动来道歉,我打心底里高兴。之后我带着他参与村里的各种活动,就是想让他更深入地感受古村文化与自然的融合。这孩子有悟性,能体会到风景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希望他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记住在咱这古村的感悟,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就像这古村的风景,只有将自然与文化结合起来看,才能领略到它的独特之处。

语文钱塘潮
语文,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语文钱塘潮
语文,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