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居民能否日久生情?

文摘   2024-02-18 17:00   中国香港  

Source: Bursztyn, Leonardo, Thomas Chaney, Tarek A. Hassan, and Aakaash Rao. 2024. "The Immigrant Next Do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4 (2): 348-84.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er.20220376

引言

如何让移民融入本地社会?怎样减少本地居民对移民的排斥?这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Allport (1954)的理论和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两个群体之间的短期互动交流会影响他们对彼此的态度和行为。既然短期互动就会改善双方关系,那么让本地人与移民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是否会对本地人的信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呢?本文表明,长期暴露于外国移民者能改善当地人对移民者来源群体的行为和态度,本地居民会(1)对移民来源国有更慷慨的捐助,(2)对移民所代表的文化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正面的态度,以及(3)更愿意支持有益于该移民群体的政策。

研究设计 & 数据收集

作者广泛收集了不同类别的数据来量化本地人与移民的接触程度、捐赠慷慨程度、歧视程度、政治选择等,数据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A. 接触程度:不同地区本地居民对于外来移民的暴露强弱

为确定不同地区本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长期接触程度,作者利用美国IPUMS(the Integrated Public Use Microdata Series)1880、1900、1910、1920、1970、1980、1990年六次人口抽样以及美国社区调查ACS(th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2006-2010年5年的社区抽样数据,通过识别调查人的出生地国籍和移民行为,确定了不同地区内的移民人口结构以及这些移民的国家族群渊源。本文基于对美国本土居民所在的不同地区拥有外国族群渊源的居民数目的多少,来确定该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暴露程度强弱。

B. 慷慨程度:本地人对移民国家的慈善捐赠

作者使用两个非盈利慈善组织的捐赠数据(一个组织要求匿名,另一个组织是Global Giving)。一个组织的数据时间跨度是2006-2017年,另一个是2010-2017年,数据中包括了捐赠者个人信息和捐赠去向等信息。
为了确定慈善组织捐赠者的族群渊源,从而排除那些给母国捐赠的移民的后代捐赠者,作者利用NamSor提供的机器学习方法将捐赠者姓名与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性别、种族和信仰相匹配,并将姓名与欧洲国家相匹配的人群定义为“白人本地居民(native)”,由于捐赠目的地国中并没有欧洲国家,这也保证了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对母国以外国家进行捐赠的群体。

C. 歧视程度:对移民群体的实际态度 (以阿拉伯-穆斯林群体为例)

作者从两个来源获取了有关对阿拉伯穆斯林的隐性和显性偏见的数据。第一个来源是Project Implicit,受访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测试(IATs),量化潜意识中对不同群体的偏见。参加 IAT 的受试者会回答一些附加问题,包括对相关群体态度的测量。
第二个规模更大的数据来源是2020年1月的Nationalcape调查。这是一项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由民主基金选民研究小组(Democracy Fund Voter Study Group)实施,在 2019 年至 2020 年期间进行。在这项调查中,受访者被问到他们对于穆斯林群体的好感

D. 政治选择

作者用两种方式度量了本地人的政治选择。数据均来源于Cooperative Congressional Election Study (CCES)在2017-2018年的调查。文章选取了该调查的两个部分(1)被调查人对2017年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穆斯林禁令(Muslim Ban)”的态度;(2)本地居民在2012年和2016年总统大选的投票变化。

E. 深入了解:本地居民对移民群体的知识水平、交流意愿和刻板印象

作者从2020年12月30日开始进行了一次为期4天的大型田野调查,调查问题包括本地居民对移民群体的知识水平,交流意愿,和刻板印象等。

结果

捐赠:本地居民对长期接触的移民族群更慷慨

作者发现,在与某一特定国家族群移民后代数十年的长期接触下,本地居民会针对该族群有更高的慷慨程度。作者用海地移民的例子展示了这种影响的重要性:假设美国没有任何海地侨民,那么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美国白人对海地的捐赠笔数将下降51.3%,捐赠金额将减少87.4%。
接下来,作者对这种捐赠行为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根据捐赠者所在地的移民群体到2010年是第几代,作者发现相比于第一代移民,第二代及以后的移民会对当地白人居民的慷慨行为有更积极的边际影响。其次,作者针对阿拉伯-穆斯林群体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慷慨行为会扩展到其他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例如,约旦和叙利亚同为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如果美国某一个区域本地居民与约旦移民接触时间很长,那么这个区域的居民同样会增加对叙利亚的慈善捐赠。

态度:本地居民对长期接触的移民态度更温和

作者使用了2020年一月之前的Project Implicit调查中美国本地白人对阿拉伯-穆斯林群体的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打分。参加 IAT 的受试者也会回答一些附加问题,包括对相关群体态度的测量。
如图1(A)和(B)所示,与阿拉伯-穆斯林移民有更多接触的本地居民会对阿拉伯群体有更高的IAT打分,另外,回答附加问题的结果显示,他们对于相关群体的态度更温和。


图1  阿拉伯-穆斯林群体世系数量与对阿拉伯-穆斯林群体态度的IAT得分(A)、温和程度(B)的关系图

政治选择:本地居民倾向于支持对长期接触移民有利的政策

利用 CCES 在2017-2018年调查中询问被调查人对2017年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穆斯林禁令(Muslim Ban)”的态度,以及对比本地居民在2012年和2016年总统大选的投票变化,文章发现,与阿拉伯-穆斯林群体更长的接触,会降低该地区居民对“穆斯林禁令”的支持程度,也会降低对特朗普的投票率和对共和党的支持度(见图2(C)和(D))。


图2  阿拉伯-穆斯林群体世系数量与对穆斯林禁令法案的支持程度(C)和在2016年大选中对特朗普的投票率(D)的关系图

长期接触的影响:本地居民对移民群体的更高了解程度和交流意愿,以及更低的刻板印象

作者从2020年12月30日开始进行了一次为期4天的大型田野调查。基于最终收集到的6536份问卷,作者发现,与阿拉伯-穆斯林群体的长期接触,一方面,在个体层面上增加了本地居民前往中东国家旅行的可能性(图3.(A))以及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日常交流频率(图3.(B));另一方面,在群体认知层面上,减少了本地居民对伊斯兰教的负面刻板印象(图3.(C)),增加对伊斯兰教的了解程度(图3.(D))。


图3  阿拉伯-穆斯林群体世系数量与本地居民前往中东旅行次数(A)、与阿拉伯-穆斯林的交流情况(B)、对伊斯兰教的负面看法(C)以及对伊斯兰教的知识(D)的关系图

注:图3来源于本文的网上附录,附录链接:https://assets.aeaweb.org/asset-server/files/20042.pdf

结论

总而言之,与以往聚焦于移民的短期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着重研究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几十年的长期日常接触的总和影响,关注在捐赠慷慨程度,态度,和政治选择方面。作者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收集丰富翔实的数据,发现和移民的长期接触最终会减轻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种种偏见和隔阂,而且提高了对这些外部群体的包容程度、加深了对他们总体认知,也加强了捐赠的慷慨程度。简单来说,只有加深交流,才能消除本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种种偏见。
作者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1)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值得关注,例如在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新移民的存在很可能被认为是工作的竞争者,因而降低本地人对新移民的观感。(2)该文章主要关注在阿拉伯穆斯林群体,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定能推广到其他少数群体,例如拉美裔,东亚裔和南亚裔。同样,对于捐赠的调查也不一定能推广到美国以外的地区。(3)最后,对于移民的态度是否是可持续的仍然未知。从父母到下一代,本地人们对移民的态度还会是一样的吗?



The end

对新居民能否日久生情?



编辑:Jacky Wong  黄彦祺,Yinuo Chen

审稿:全不会怎么办,Yinuo Chen







环境与发展经济学
关注前沿研究,提高科研技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