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漂记忆力应该都有关于双非赴港生子的新闻,所谓双非就是父母双方都没有香港身份和居留权,用旅游签到香港产子,因为没有预约也违反规定,往往在临产前冲去公立医院急诊室。
早年因为两地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双非子女出生即可获得香港永久身份,有一定吸引力,所以不少内地父母选择用这个方式给子女赌一个未来,从03年开放自由行开始双非儿童数量大增,到2011年达到顶峰,一年有3万6千名双非儿童在香港医院出生。
大量双非涌入引发了不小社会争议,港府在2012年宣布零双非政策,医院管理局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妇在2012年至2013年的预约分娩,确保本地孕妇在公立医院可优先使用产科服务。“零双非”政策实施后,双非婴儿数目大幅下降,由2011年高峰下降到2013年的730人。
转眼12年过去了,就在7月18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昨日向行政长官李家超提交《施政报告》意见,其中身兼立法会议员的林顺潮提出,香港要维持竞争力,需研究推动人口增长及结构年轻化,10年内令人口增加至一千万,其中一个方法是在有限制框架下,研究重启「双非」政策,即放宽非永久居民的内地夫妇来港产子,但需附带财务能力要求和门槛。
这个新闻一出坊间有不少讨论,有人担忧当年的医疗配套哄抢又要重演,有人认为香港要保持竞争力,拼经济,需要吸引人才南下并提供配套。但没有人否认,香港需要优化人口结构,避免老龄化。
人口的增长与住房需求息息相关,政府的政策调整,如“双非”政策的重启,可能会改变市场预期,毕竟现在的香港楼市,太挣扎了。
上周中原城市领先指数 CCL 最新报140.81点,按周微跌0.06%,连跌6周共2.57%,创近8年(408周)新低,重返2016年9月底时的水平,2024年累跌4.35%。指数较2021年8月191.34点历史高位跌26.41%,较撤辣前的低位143.02点跌1.55%。港府楼市撤辣后的利好因素已经完全被消化和抹平。
具体来看一手楼情况略好,二手楼才是重灾区。
新开楼盘纷纷采取低价策略以吸引买家,成为市场焦点,而急于脱手的业主也被迫降价销售。2024年新楼盘的供应量依然很高,目前市场上未售出的单位累计达到21,000个。按照每月销售1,500个单位的速度,需要14个月才能完全消化这些库存。高企的未售出单位数量迫使开发商低价推盘,进而对二手房价形成压力。分析认为,只有当未售出单位数量降至10,000个以下,房价才有望企稳。
一手的火爆除了,开发商以价换量以外,也要感谢内地买家。
根据一项调查报告的统计分析,以已知买家姓名的英文拼音来鉴别第一季度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私宅注册量中的占比攀升至约37.2%,创下12年来的季度新高;而4月份的一手注册量占比进一步上升至约44.2%,全面反映了市场调控措施放宽后的市况。
在区域分布上,启德区内地买家在已知个人买家中的占比高达60.7%;奥运站则有一半买家来自内地。
但目前市场资金开始紧张,买家的购买力已经受到较大消耗,新入市的资金有限。同时,新楼盘的持续供应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在即将到来的10月《施政报告》中缺乏新的楼市刺激措施,让市场自行调节,那么今年楼市的稳定将面临较大挑战。
一手楼开发商低价去化,给二手楼交易带来巨大压力,业主只能大幅折价寻求成交,蚀本促成交,随便挑了今天的网站新闻截图,你们感受下: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这数据 有点意思
这不比黑雨香?中环打工人共襄盛举
港村机构退钱不是空穴来风
说一个富人圈的新猎杀游戏
说一个富人圈的新猎杀游戏
中环DCM业的持续堕落已如癌症一般
萝卜快跑 周五聊点轻松的
万科的银团,照着金地的剧本演
一些数据 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