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村中资退钱这事,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之前都是公司内部消化,保密性较高,不知道为啥今天突然被外媒曝光了。
涉及的人数比率并不高,很多是公司从业多年老人。
类似安排和要求的也不止曝光的两家,还有其他家,有的暂时没有举措,内部也在讨论推出相关安排。
真要说原因,还是要怪一些机构早年人事薪酬上的狂野,以及没有严格落实境内的奖金绩效递延的安排,出现不少,项目投了,奖金分了,过几年项目烂尾公司赔钱国企遭受损失了。
比如HR,其实现在HR很多员工都是21年以后入职的,早就不是了2012-2018野蛮发展那段时期的薪酬待遇了,21年22年以后以后HR项目也不多,整体业务不太活跃,也没有太夸张的薪酬待遇。
真要追讨,其实应该追讨之前那段时期的,那时候HR几个平台真的是满市场天价挖人,给的待遇薪酬都是中资顶级的,各种投资融资项目急剧扩张冲规模,不少项目经理和参与人员权限极大,颇多不太规范地方,只不过如今这些人不少都已经离职了,想追索难于上青天。
再比如追讨一些买方和自营,前几年固收行情好团队赚钱发了大额奖金,后来踩雷了,现在再去追缴,这反射弧也太长了。
但是作为从业人员之一,菠萝包想问:
这种安排是否符合香港的劳工法?
另外不少员工当时拿高薪同时,也缴纳了不菲的个人所得税,如果退赔了,这部分税咋办,没有配套退回机制,自己咬牙认栽咯?
此类行动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在中资机构内持续推广?起到什么效果?是否会有寒蝉效应?
是否要将金融从业的羞耻感也散布到港村?
要让香港重新成为亚洲金融中心,需要真正能吸引到国际化人才,如今所作所为,城门立木和秋后算账,哪个才是正确的动作?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