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激战正酣,约上三五朋友看球,以前630前是每年港股IPO旺季,通常IBD的banker都忙到两脚起飞,难得这次几个投行老兵都有时间。
中场休息之余聊起如今世道之艰难,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即使5月港股IPO受欢迎程度较4月大有起色,出现不少百倍认购,但不论是上市数量和融资规模都还没有达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2023年上半年港股上市31家,募资规模178亿,而截至6月14日,2024年的成绩单是26家上市公司,募资不足120亿,虽然还有半个月,但大家对能否超过去年并无多打信心。
市场不好已经持续3年了,香港投行打工仔经历了业务量萎缩、砍奖金、降base、和内地团队拉平收入直到裁员潮的纷至沓来,直至今日前途未卜的阴霾依旧并未散去。
甚至这阴霾愈演愈烈,颇有乌云压阵,天色渐暗的既视感,首当其冲就是中资投行香港IBD团队。
中资投行全面一体化垂直管理已经是中环主流模式了,越来越多中资采用这种运营管理模式,曾经的在港中资投行在母公司管理体系中具有超然地位,有点类似于独立王国,不论是薪酬奖金人士任免都具有独立性,让内地同事颇为羡慕,但这几年伴随亏损和业绩下滑,这种地位也不保,慢慢沦为和其他分部同样的地位,独立管理权也早已不复存在,奖金收入也慢慢和内地团队靠拢拉平。
这一点在香港IBD团队最初体现就是,香港团队基本只负责执行,项目承揽deal source都由内地团队负责,中资投行重视承揽和承销轻视执行的传统观念里,这也意味着香港团队重要性不在,逐渐被边缘化了。
但如今,可能香港IBD团队最后一某三分地也守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中资,特别是头部中资,逐渐让内地IBD团队深入参与港股IPO,不再仅仅满足项目承揽和最初的对接,而是直接参与指导IPO保荐人工作事宜。
听说今年有个现象,IPO 项目WGL上保荐人一栏,一长串的banker名字有时候一页都塞不下,一打听,一半全都是内地投行部的同事,这可不是简单的挂名,日常的电话会,参与感极强,香港同事只是打辅助。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金融圈疯狂内卷的环境下,内地同事学历资历并不比香港同事差,更勤劳更吃苦,更低的人力成本,和客户又有天然的亲近感,对总部来说更能算的过来账。
但香港IBD团队就被放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面临逐渐被架空的窘境。
更有甚者,不少中资,特别是头部中资,鼓励境内业务团队同时去申请香港投行牌照和资格,为内地投行成员大举南下香港做业务做好合规上的布局。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项目承揽承做承销都将由内地团队完成,最终香港IBD团队最终可能只能起到签字人的角色了,哦,对了,还有帮客户开户KYC。
香港中资投行,归宿将是普通的地方营业部?菠萝包不敢继续往下想。。。。。
香港金融服务业,这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高大上色彩的行业,在香港这片繁华的土地上,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经济的支柱,更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为这座城市遮风挡雨。2022年,它占据了本地生产总值(GDP)的22.4%,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相当于总就业人数7.5%的职位。这不仅仅是数字,每一个百分比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和梦想。
但就像天气总有阴晴不定,经济的浪潮也有起有落。有分析指出,经济及金融业活动的放缓,可能会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给香港的经济增长带来一丝凉意。彭博的数据更是预测,今年的GDP增长可能会从2023年的3.2%放缓至1.8%。这就像是一场长跑中的短暂减速,或许是为了更好的蓄力,也或许是面临一些未知的挑战。
而证监会(SFC)的持牌人数,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金融专业人士的数量和行业的兴衰。截至去年12月,这个数字是44,722人,比起2021年底,减少了600多人。这600多人的离开,或许只是个体的选择,但汇聚起来,却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行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金融服务业如同一艘巨轮,在经济的海洋中航行。它需要稳健的掌舵者,需要敏锐的观察者,更需要一群有梦想、有担当的水手。也许现在它正经历着一些风浪,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这艘巨轮定能乘风破浪,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别问我为啥有这最后一段,要积极乐观向上,立意要正,手动保号。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