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还记得当年“走市场化国际化道路”的豪言壮语

财富   2024-08-29 17:07   中国香港  
公众号又改了推送方式和算法,为免失联,请星标“中环菠萝包”

这两年金融机构出圈上热搜,多半不是好事,这不昨天某通证券原副总偷渡未遂被遣返的新闻又一次霸榜,颇多热议,多半是对相关人员、机构乃至行业的口诛笔伐。只能说光辉和荣耀属于金字塔顶的大佬,需要打倒时一块挨板子的是我等牛马。

这新闻出来时候没第一时间看到推送,一整天都在差旅途中,也在投行的安排下拜访客户,累的够呛。如果说境内投行是风口浪尖,香港投行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岁月静好,只是远离主流舞台和视线,暂且维持表面上的风平浪静。

出差路上和投行朋友聊一个话题,聊到后面愈发沉重:“以香港为起点,二十多年,我们的投行市场化国际化之路走的怎么样了?“

第一批中资投行自90年代到香港,或收购或设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第一步,到现在也二十多年近三十年。期间不乏闪光点,如一些重大的收购曾经被视为国际化的助力曾被寄予厚望,包括如今在香港市场的投行份额占比,都是可圈可点的履历。

如果说立足香港现今已经实现,那后半句“走向世界”做的怎么样?甚至把话题拉回来,我们当前,在香港这一亩三份地上,又是否做到了市场化国际化?是否经得起解析?

香港这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全球开放性市场下,提供便利的环境,给予自由竞争的机会,虽然有地缘政治的影响,但核心基本框架还在。

纵然市场不乐观,其实有颇多方向可以努力,颇多机会可以挖掘,而中资投行,头部中资投行本可做表率,开创新局面,而非选择躺平。但我了解的情况是,说躺平可能偏颇,只是发力的方向,让人玩味。

以下消息来源于路边社,非针对特定投行,非针对中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一些头部机构发力点包括但不限于:

  • 大力组织领导干部南下,换血整合香港公司,这点本可以辩证得看,但是换下来的领导并非来自于业务口,而都是XXX,给人感觉就是XXX先行 业务次之;


  • 逐渐强调狠抓作风思想,定期组织学习会议,学习的内容当然不是最新的海外产品,市场动向,宏观分析;


  • 核心骨干中高管不在前线冲锋,努力提高业务,时不时被要求集中脱产学习,北上学习,一走就是一两星期;


  • 人员统一管理,证件上缴;出行申报,审批严格,经批准方能出差;


  • 逐渐稀释淡化外籍员工。


  • 监管前置,审批前置,事无巨细,汇报有限,效率其次,说个故事,都知道现在业务难做,金主难求,有的公司还不容易拉到个客户,发一个基金产品,但内部设一个几百万美元的离岸产品基金都要上报,上报总部,总部更要上报境内监管,因为可能被认定为设立海外子公司/主体,这一申报,半年的窗口期就没了;


  • 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快大家就能在本地开展ZB生活了。


这种趋势和风格的变化,虽然可能出于对风险控制和内部规范的考虑,但过度的内控和保守的策略也可能抑制了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本是更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灵活地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投行业务的核心在于创新和效率,特别是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应当把握住每一个可以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投行不仅是金融产品的交易者,更应是市场趋势的引领者和创新的推动者。

只是不知道,在学习班里奋笔疾书,努力抄写笔记的同志,是否会偶尔停笔,怀念当年在printer熬夜的时光。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又有银行理财在朋友圈炸雷了


几位金融民工小聚了下


十年一梦:离开香港前,她对我说


中环banker开始拉私活了


我不懂但大受震撼,VC/PE圈群魔乱舞


见微知著,某一线城市有多紧


亚洲金融中心存疑,亚洲掼蛋中心快做实了


一毛钱的馈赠换来一世塞口球,再谈远洋重组


围绕远洋集团,两家顶尖律所将有精彩大战


不亚于一场灾难-浅谈远洋债务重组


重启“双非赴港生子”议题看香港楼市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没有看开幕式


书信平行,事关国体,某招股书封面闯祸了


中环菠萝包
朝阳门-陆家嘴-中环 金融泥石流界的一股清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