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捏牢画笔画图,什么心事烦恼都丢光了。人称笑一笑,十年少,开心能百岁;我说,画一画,少一少,宽怀可长命。
——朱屺瞻
他是齐白石的至交知己,是我国艺坛少有的百岁画家,也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就是朱屺瞻。
朱屺瞻
▲
朱屺瞻 青峰白云
朱屺瞻,1892年生,江苏太仓人,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生前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百岁画家。出版著作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
朱屺瞻 墨荷
1892年5月27日,朱屺瞻出生于江苏太仓浏河镇的一个富商家庭,祖辈世代经营酱园生意。不幸的是,他8岁便丧母,9岁入私塾时,受塾师童颂禹的影响开始习画。朱屺瞻这个名字,就是童老师感其思母心切,据《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而取。
14岁时,朱屺瞻结束了私塾的学习。舅父认为朱屺瞻是块读书的料,要他继续读书,哪怕去外国留学。于是,朱屺瞻入宝山县学堂继续学业。朱屺瞻课余时间经常绘画,并尝试着将画作投寄上海的《时报》。巧的是,《时报》的编辑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没过几天画作即刊出。
17岁时,朱屺瞻考入了邮传部上海实业学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时任校监的是著名国学家唐文治,也是朱屺瞻的表叔。朱屺瞻在学习课程之外,仍不断自习作画。唐文治看了字画习作后,告诫朱屺瞻:“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这成为朱屺瞻一生铭记的教诲。
▲
朱屺瞻 万条翠柳映新村
1912年对朱屺瞻的艺术人生而言,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时年21岁的他考入上海图画美术院。那时的美专学期仅一年,朱屺瞻结业后决定留校执教,并兼任函授部主任。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方绘画并立志从艺,开始系统地研究油画、素描及中国画技法与画理。
1917年,朱屺瞻东渡日本留学,抵东京后即入川端美术学校,师从日本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在导师的引领下,朱屺瞻喜欢上了马蒂斯的鲜明色调。他曾说:“我爱马蒂斯的鲜明色调,无意中亦有移植之处。马蒂斯的设色与图案,都受到东方艺术审美的启示。我从马蒂斯处学得鲜明的施色和画面施色的强烈对比。对西画须多看,得其神,得其意,移来体现于国画,只是不宜在技巧和形式上做死工夫。”
朱屺瞻本想在日本多学几年的,可一年后,接到父亲要求返乡的家书,便从日本返回了浏河镇。回国后,朱屺瞻画了幅风景油画,尝试着投稿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展览,孰料竟名列前茅。从此,他研习画理不缀,还参加了以上海美专西画教授江新、丁悚、汪亚尘、张辰伯、杨清磬等为主体发起的“天马会”,那是中国大陆早期最有影响力的西洋画学术团体。朱屺瞻也以个性鲜明的画家身份登上了画坛。
▲
朱屺瞻 渊明诗意
1931年,40岁的朱屺瞻出任新华艺专的校董。为建立绘画研究室,他不惜将家产抵押,筹得款项增购设备与图书资料,并亲任主任兼导师。那时的新华艺专人才荟萃,集中了诸如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关良、丰子恺等中国画坛一大批重量级艺术家。
1932年,朱屺瞻经历了人生重要转折。日军大举进犯上海,他不顾严寒与肺疾,积极参加抗战赈济活动,奔走于宝山、嘉定、太仓等战场写生,描绘战争遗迹,并在当年7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内举办《朱屺瞻淞沪战迹油画展览》,尽管处于战乱,参观者仍每天逾千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在1953至1966年,在改造中国画和新国画运动大潮的影响下,朱屺瞻的足迹曾踏遍祖国青山,这一时期他曾二登黄山,二上井冈山,先后到达过北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南京、无锡、杭州、温州、宁波、广州、景德镇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即景速写和山水画画稿。
▲
朱屺瞻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朱屺瞻先生从艺生涯长达80余个春秋,经历了民国、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留下了大量的精品。
他这一生,体弱多病,跟死神交手过几次,每次都是险胜。8岁时试制的土雷突然爆炸,差点被当场炸死;19岁时心脏病突发,好在发作时有人在身边,抢救及时;27岁时患肺病,一直到60多岁还在咳血。每次遭遇不幸,朱屺瞻都会更加拼命画画。抗战爆发,浏河老宅被日军焚毁,新宅全是弹洞。朱屺瞻就把日寇炸弹坑挖为铁卵池,池边土坡上种梅花,并题居室曰“梅花草堂”,自诩“梅花草堂主人”。齐白石、黄宾虹、王一亭、吴湖帆、潘天寿、沈尹默等都是梅花草堂的常客。
说齐白石、黄宾虹出名晚,朱屺瞻比他们更晚。朱屺瞻90多岁时连办了几次画展,名声才逐渐打了出去,他将这迟来的曙光,都归功于长寿。从9岁在画板上涂鸦,再到96岁还在云南边陲采风写生,直到105岁去世前几天,朱屺瞻还卧在病榻上,用毛笔速写。朱屺瞻这一生的故事很长,但画画两个字竟然就足以概括他这漫长的一生。
▲
朱屺瞻 三元里抗英纪念馆
朱屺瞻先生是海派画坛当之无愧的寿星画家,他师石涛、八大、徐青藤、齐白石、吴昌硕,善于融汇各家而又灵活运用,不拘于一法,重在写自己的真情感受,有形在,但不求形似,而求神韵,求精神,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的领悟与修养。他的一生,是对国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融合创新的典范。
头像|Merry Christmas圣诞头像来啦
中国节气[冬至]
丹青妙化|被低估的全才型画家——溥松窗
青约而至|清雍正•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这里有份原创风景壁纸,请查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