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墨山水是传统山水的一个类别,最能还原苍劲、宏阔、有力、具有金属感的画面。单纯以干墨作画,类似传统山水的素描,传统山水的创作多以临摹古人为主,而张老则在写生中创造张派山水,解放后他的焦墨山水成就最大,年逾花甲写生都是竭尽全力。
——谢春彦
这位画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创作涉及广泛,善于驾驭多种绘画形式,亦擅漫画、壁画、邮票设计、年画、宣传画等,他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张仃。
张仃
▲
张仃 苗岭之晨
张仃(1917年5月19日—2010年2月21日),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
张仃 霜林
张仃1917年出生在东北,4岁便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分,“九一八”事变后,家乡沦陷,15岁的他流亡到北平,考入张恨水创办的北平华北美术专门学校,受社会环境和学校氛围的影响,投入到漫画创作当中。他个性爽朗,勇于挑战,随着日军帝国主义侵华步伐的加剧,投身到革命当中,加入到叶浅予领导的“抗日宣传队”,以笔为戈,用漫画宣传抗日,创作有《收复失地》等作品。
1934年,因参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左翼美术活动,张仃被国民党逮捕,因他身材瘦小,满脸稚气,加之还不满18岁,遂被从轻发落。出狱后,在张恨水介绍下,他靠给《扶轮日报》画漫画维持生计。
▲
张仃 黄山水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仃奔赴延安,主动写信给毛主席申请一席之地,获批得以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在教课之余,他以极大的热情广泛参与到延安各方面的设计当中,如舞台美术、宣传画、年画、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等,彰显出全面的设计能力,提出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设计主张。后担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仃主持和参与了各项设计创作。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张仃主导中央美术学院所设计的“天安门”方案相较于以梁思成为首的清华大学组设计的“玉璧”方案获得多数票肯定,最终两个团队合作完成了国徽的正式定型设计。此外,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艺术设计、全国政协会徽设计、怀仁堂大门和新华门大门整体设计等系列关乎国家形象的重大设计任务均出自张仃之手。
▲
张仃 黔西行
作为文化外交的使者,张仃曾多次访问欧洲,并拜访了他所欣赏的画家毕加索。作为礼物,他为毕加索带去了一幅杨柳青木刻门神年画和一本木版水印的《齐白石画集》。这两样礼物深深打动了毕加索,使其认定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张仃还参与创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建校、复校、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材编写、办学方针等方方面面深耕其中。他将泥人张、面人汤、皮影路等民间艺人请到学院,为他们成立工作室,传授技艺,研究总结他们的传统经验,为新中国艺术设计奠定了教育体系和思想基础,并明确提出了在创新中要对民间艺术加以研究和学习的观点,因为“民间美术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如果没有民间美术,也就没有一切造型艺术”。
▲
张仃 秦岭行
在张仃的艺术人生中,他跨越了多个领域,涉猎漫画、木刻、海报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充沛的创造力与无尽的热情,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一些艺术评论者认为,回顾一下张仃的一生,无论是漫画、壁画或者工艺美术设计,在张仃的艺术生涯中,都只是阶段性地从事过。惟有山水画,才真正贯穿他的一生,或有间断,但从未放弃过。
张仃生长在北方,由衷地喜爱北方的山川风物,特别是太行、秦岭和西北高原,因此他的焦墨世界展现的也都是它们的影像。莽莽昆仑、巍巍太行,张仃的焦墨山水一如他的性格,厚重、朴实、苍茫、大气。
焦墨画强调黑白的本色美、质朴美,素以为绚,不加粉墨,张仃称它为“全素斋”,是一种有益身心的精神素食。晚年的张仃,铺开了一个无限丰富、壮美宏阔的焦墨世界。这个秉持完美主义理想的世纪老人,生活在北京西郊的一处自己选材、自己设计的山屋里,每日课读鲁迅。有时对着外面的世界,他会重复他的名句:“美盲比文盲多”。
▲
张仃 巴山古道
焦墨在中国画领域曲高和寡,但张仃仍坚持用这局限性极大的墨法创作山水,并将其发展成一套完备的艺术语言,他的《房山十渡焦墨写生》等一系列作品,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崭新风格。
在中国现代艺术的舞台上,张仃的名字如同英雄般闪耀。他不仅仅是画家,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是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时代“先锋”。他的经历提醒我们,艺术不仅是个人表达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张仃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如何在历史洪流中坚持自我、追求艺术的真谛。
春节放假通知来了!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中国节气[大寒]
chiikawa头像:吉伊 乌萨奇 飞鼠
丹青妙化|备受争议的新文人画——朱新建
青约而至|宋•登封窑剔刻花执壶
冬天|汪曾祺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