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3时59分,
我们正式迎来大寒节气。
大寒至,春渐始。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大寒,
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它标志着严冬的极致,
也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万物沉睡了整个寒冬,终于在此刻苏醒。鸡是水畜可提前感知到春气,便开始孵小鸡。
▲
齐白石 芭蕉小鸡图
“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大寒冰冻,动物需要更多食物补充能量,鹰隼变得凶猛,盘旋空中寻找猎物。
▲
李苦禅 松鹰
“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此时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结实且厚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后就要开始走向消融。
大寒 · 花信风
一候 · 瑞香
对现代人来说,瑞香不像梅花、兰花那样出名。但在古代也是名花,被认为是“祥瑞之花”。在宋代尤其受到文人喜爱,苏东坡就曾写诗赞美:“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二候 · 兰花
兰花从古至今都是名花,被认为是花中君子。“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典型的君子风范。
▲
白蕉 兰花
三候 · 山矾
相对于瑞香和兰花,山矾知名度更低。山矾又叫“山桂花”、“春桂”。山矾可以用来染色,所以被称为山中明矾。
大寒一过,年关即至。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这时节,人们也要为过年忙碌奔波——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腌腊肉、灌香肠,除旧迎新,准备过年。
大寒时节的南京,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是各家门店必备的冬日美味。在西安,大寒喝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爱吃甜的要加上一把冰糖;偏爱咸口的则加入肉丝、咸盐。
老北京至今还保留着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有着消除寒冷、步步高升的寓意。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千年前的唐朝诗人元稹认为最惬意的事情,也莫过于呼朋唤友,围炉取暖,把酒言欢。
▲
范曾 寒夜客来茶当酒
大寒,是一年里最后的节气,感谢这一年里共同陪伴着走过二十四节气的你,让我们于凛冽寒风中,静候新一年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