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约而至|宋•登封窑剔刻花执壶

文化   2025-01-15 07:01   山东  

直径10.2cm 高9.2cm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其长达1500多年始终在民间星火相传未曾间断,脉络清晰,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因其窑址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









执壶敞口,短束颈,圆鼓腹,圈足微外撇。肩部一侧置短直流,一侧置曲柄。通体施白釉不及底,胎色灰白,底足无釉。壶身剔刻花卉纹,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纹饰流畅洒脱,立体感强。整器造型小巧,淳朴自然,别具一番古拙雅意。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造型基本特征诚如唐代《资暇录》所言:“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是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冯先铭先生在六十年代曾指出:唐代的壶我们知道它是酒器,当时称它为“注子”和“偏提”。宋代仍沿称“注子”,用途没有变化。元代及明初的酒壶现在称它为“执壶”。









登封窑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隋唐时期发现了黑瓷、白瓷、黄瓷、花瓷等;北宋时期,登封窑的白瓷及其装饰更加成熟,且出现了钧瓷、汝瓷、三彩、雕塑等;金、元时期,由于战乱,登封窑渐次衰落;明清时期,陶瓷烧造重心南移,登封窑和大多数北方窑口一样,仍以生产民间日用的黑、白、青、黄、青花等瓷器为主;民国时期基本维持这一现状,仍以日用黑、白瓷为主,在民间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传 承 文 化 • 创 意 未 来  



微博、抖音同号:搜索“青未文化”


往期推荐
第197期

青约而至|清乾隆•绿地胭脂彩云龙纹贲巴壶

第198期

青约而至|清乾隆•翡翠巧色镂雕福寿如意纹洗

第199期

青约而至|清•梅枝耳龙纹三足铜香炉


好文!必须点赞

青未文化艺术
传承文化,创意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