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约而至|清•梅枝耳龙纹三足铜香炉

文化   2025-01-08 07:03   山东  

高12.9cm 通长21.8cm 

口径14.8cm 腹径16.9cm 重:2459g





铜炉是古人生活文化中的重要器具,文震亨《长物志》中亦有:“炉中不可断火,即不焚香,使其常温,方有意趣”之言论,可见炉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上至宫廷寺庙,下至书房卧室,铜炉因形制、大小等又有不同功能和意义。“内壇郊社”款铜炉较为少见,“郊”是指祭天,“社”是指祭土,《礼记》中记载“郊祭,天之道也”,孔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此炉带有梅花元素,庄重中又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摩挲把玩令人心旷神怡,为收藏陈设、焚香玩赏之雅器。









炉束颈,鼓腹,双梅枝耳过器口自然向外折,下承三足。足墙亦铸梅花图案,文雅至极。肩部装饰连续回纹及双龙戏珠纹,回纹转折严谨,排列规矩,龙纹气息古雅。器外底为减地阳文《内壇郊社》四字楷书款,字体细腻工整。这件铜炉选材精良,分量沉重坠手,以梅枝耳搭配炉身的仿古龙纹,装饰新颖独特,包浆沉穆温润,皮色深黄,神韵独到,为清制铜炉佳品。









古时文人案上,多摆放精致的香炉,点上一柱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焚香之雅,在一缕青烟中,妄念随风散,清幽隐逸,可谓是“静中之友”。明清两代,文人雅士尤喜在书斋雅室内以“铜炉焚香”营造意境和古雅氛围,松涛阵阵,皓月清宵,香烟隐隐绕帘,更是浪漫情调的构成元素。














  传 承 文 化 • 创 意 未 来  





微博、抖音同号:搜索“青未文化”


往期推荐
第196期

青约而至|清雍正•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第197期

青约而至|清乾隆•绿地胭脂彩云龙纹贲巴壶

第198期

青约而至|清乾隆•翡翠巧色镂雕福寿如意纹洗


好文!必须点赞

青未文化艺术
传承文化,创意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