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好时节——青未文化之中国节日

文化   2025-01-26 20:01   山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以上的每一句诗词都代表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演化才来到我们的身边,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心照不宣。节日的习俗,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早已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作为中华文明的民俗载体,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连续、稳定且不断发展的体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岁首大年,人们通过春节民俗活动与迎春仪式,激发生命活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宵灯月辉映,踏月走桥、祭祀天官,祈求丰年。清明户外踏青,插柳戴柳。端午亲水护生,七夕遥念星辰,中秋祭拜明月,重阳登高辞青等,都体现了中国人遵循自然时序、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这些节日的形成与古代的天地信仰、祖先信仰、历法和节气密切相关,如地球、月球、太阳或季节的循环。通过这些自然现象,人类划分时间段落,赋予生活以节奏和意义‌。


经由不同历史阶段的拓展,传统节日逐渐发展为全民共享的文化体系,代代相承、连绵不绝。每个传统节日都是回家的期盼,回归家庭、家人团聚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春节时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家,就是为了那顿“合家欢”的年夜饭;端午节、重阳节被称为女儿节,女儿回娘家,不仅润泽了家庭亲情,也强化了家庭伦理关系;中秋俗称“团圆节”,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家人共享团圆饼,象征人月双圆。





传统节日也是欢愉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一个都有相应的美食,如春节的年糕、饺子、花馍,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青团、乌米饭,端午节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菊花酒与重阳糕等等。


节日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节日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帮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节奏和韵律。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现如今节日的意义和氛围渐渐被商业化和快餐文化所冲淡。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它的地位更为重要,更应自觉传承与守护。


我们要珍重传统节日,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与更新节日传统,为悠久的中华文明固根护魂。从今年除夕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青未文化之“中国节日”系列视频短片,以现代人的视觉思维,让齐小青和鲁小未用一分钟带你去了解一个传统节日。


感天时,龙腾四海;应人和,有凤来仪。衷心希望齐小青和鲁小未在以后的成长岁月里,伴随着您的关注与厚爱,青云万里,未来可期!





青未文化之中国节日






青未文化艺术
传承文化,创意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