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有着双重意义,不仅体现在其留下的众多绘画作品所展现出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他寄托于一幅幅画面中的人文理想与精神追求。
——顾子易
这位画家他是现代新连环画开拓者,有着“南顾北刘”的美誉。在中国人物画领域以其擅长的线描“功夫画”自成一体,被誉为“白描圣手”,是一位学者型的绘画艺术家和导师,他就是顾炳鑫。
顾炳鑫
▲
顾炳鑫 赏春仕女
顾炳鑫,宝山人(今属上海),笔名甘草、朽木,中国著名连环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
1923年,顾炳鑫出生于上海闸北区的一户贫寒人家,祖父辈不是务农就是做竹篾匠,在那个整日为生计所忙所累的家庭,顾炳鑫断断续续在几所小学念过书,未读到毕业。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一家人从闸北逃难到租界,住在难民收容所,靠拾荒捡垃圾度日。后来居住在用芦席盖顶的竹楼里,顾炳鑫一边当学徒,一边跟着父亲打竹匠临工。可从小偏爱画画的顾炳鑫,心里总念着画画的事,想尽办法自学美术,有时甚至跑到马路上,对着过往的行人练习画速写,并开始投稿。那时顾炳鑫画了很多漫画投寄报刊,却一幅也未被采用,倒是有次寄出的一幅木刻《穷缝妇》,意外地被一家画报杂志发表了。那是1941年夏天,这是顾炳鑫的处女作。
▲
顾炳鑫 达摩渡江图
顾炳鑫先后经历了漫画、版画、连环画、白描绣像画、中国人物画等交互、重叠、镶嵌的美术创作阶段,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连环画和美术作品。他在木刻版画、白描绣像、中国人物画、明清版画收藏与传统线描研究、中国画美术教育等领域有重要建树,为现代新连环画开拓者,素有“南顾(炳鑫)北刘(继卣)”之赞誉。
▲
顾炳鑫 风尘三侠图
一方面,顾炳鑫通过自学成为画家“多面手”,曾画过漫画、版画、连环画、中国画等。对于许多连环画家来说,顾炳鑫还是“帮手”。他曾担任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副主任,组织创作出版了一大批优秀连环画作品,并在全国获奖,帮助培养了一大批连环画家。此外,顾炳鑫也是一位教育家,创作了大量的中国人物画,及白描人物绣像,得到了一致好评。
▲
顾炳鑫 李白吟诗图
欣赏顾炳鑫的连环画,第一印象就是其极为丰富的创作风格。他的连环画根据不同故事情节选择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可谓部部经典又各具特色。如《红岩》《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向阳院的故事》等白描连环画,其运笔既富传统“十八描”的魅力,又有浓郁的海派风格,充满时代气息。画中那些组成物象的长线条飘逸流畅、潇洒灵动,笔笔见功底。《蓝壁毯》《黎明的河边》《渡江侦察记》等素描连环画彰显了他扎实的造型能力。特别是在《渡江侦察记》中,他巧妙地将铅笔素描技法与中国画的意境相结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各类场景的光影效果与情感基调。《洪湖赤卫队》《英雄小八路》等彩墨连环画则反映出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人物造型严谨,画面设色清雅,令人赏心悦目。
▲
顾炳鑫 憩
除了这些脍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顾炳鑫还热衷于中国画、版画和水彩画创作,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多面手”。他对北宋李公麟和明末陈洪绶的作品琢磨甚深,善于用富有变化的墨线抓住人物的瞬间情态,精准表达其内心世界,将一个个历史人物或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双眠图》等人物画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而他的版画作品《药》《阿Q正传》等,则以别具巧思的构图和生动的造型将鲁迅笔下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感动了无数观者。
顾炳鑫提升了“新连环画”的创作,从新中国成立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小人书”的格局,带领连环画艺术创作进入学术研究层面。他根据不同题材内容选择艺术表现手法的做法,丰富了连环画的创作样式,引导了当时全国连环画创作者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研究与思考。
他鼓励创作者要勇于突破自我,让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脱胎换骨,这也是他一直践行的艺术理念。从早期以中外古典文学为题材进行创作,到之后对于现实生活的写照,再到专注于各类绘画技法的研究,如对铅笔画、钢笔画、彩墨画的探索与实践,顾炳鑫的艺术之路始终伴随着开拓的决心与创新的勇气。
春节放假通知来了!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中国节气[大寒]
chiikawa头像:吉伊 乌萨奇 飞鼠
丹青妙化|备受争议的新文人画——朱新建
青约而至|宋•登封窑剔刻花执壶
冬天|汪曾祺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