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思考的结晶,记录是为自己指路
最近常思阁之所以发文很少,在各圈子、公众号、APP的发言都少,核心原因就是我对投资的最新且自认为最重要的感悟——想在股市把投资做好的前提是,不投资也能把生活做好。
之所以会有这个感悟,是因为我这段时间在整理自己阅读思考记录的时候,逐渐发现,我所认可的、股市(或者说二级市场)投资做得好的、名气相对较大的投资者,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即便股市的投资归零,也能让自己和家人依然正常且较好生活的。
下面我根据我的了解,列举部分我和很多朋友都熟悉的投资者作为例子,我了解的情况均为个人根据一些信息的推测,不保真,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如果引起了本人的不满,我将删除对应部分,列举时,我就按照他们id的首字母拼音来排序。
超级鹿鼎公(强调一下,我并不跟着鹿鼎公学技术,因为没时间且自认为学不会,另外,个人认为,抛开他和老唐的beef,抛开他谈技术的部分,我认为他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价值投资者学习的)
我对鹿鼎公个人信息了解较少,但知道他全职投资之前,鹿鼎公就是杭州某外企的高管,印象中好像他自己说是两年多就做到了那个企业的高管。这种人,不靠投资,一样能把生活过得非常好
段永平
段永平应该是中国价值投资者绕不开的一座大山吧,他投资之前,做过小霸王、步步高等实体企业,2000年前后就能移居美国,即使到现在,人家也每年拿着oppo、vivo等巨额分红,而且一直说他是业余投资者,甚至在我读了段永平投资问答录之后看来,似乎高尔夫对他都比股市投资更重要,这种人,即便不在二级市场投资,日子也是会过得非常非常滋润的。
散户乙
散户乙具体有多少股票资产是很多人都喜欢推测的,但抛开这些,人家经营过企业,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我没记错的话都是),在2013年再次进入股市之前,人家就在深圳、大连等地都有房子,这种人,哪怕没有在股市进行投资,也一样会过得很好。
唐朝
老唐应该是关注我的朋友们最熟悉的知名投资者了,没有之一。由于我读完了老唐公众号的所有文章,也读了一部分他雪球早期的发言,尽管具体金额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老唐2006年转型“宅男”之际,就有住房、写字楼商铺、不少于七位数的现金等价物,以及多年经营企业的经验。没有股市,老唐一样会过得很好。
ZZ贵州茅台价值投资之道
这是一位坚定的茅台的长期持有者,最近貌似他比较火,尽管我对他不够了解,但是从他的文章《茅台与投资,终身的事业》中就能看出,人家的事业非常成功。
巧合的是,我本文的标题刚刚好和他的文章里面的这段话也能有所对应(我是写本文的时候才去看的他这篇文章)
尽管我列举的样本很少,但这些人都是很知名的投资人士,更别说还有一些影响力没有他们这么大的但股市投资也很成功的人,比如散户老沈(自己开公司)、学知利行(企业中高层)、挚爱子洲(企业中高层)、终身黑白(电商和开网吧赚了第一二桶金)等等等等,他们的情况都是即使不投资,也能比普通人过得好很多。因此,我想这些例子,应当对论证我的观点有一定的作用。
生活第一,工作第二,投资第三
核心观点说完了,由这个观点,其实还能引申出我的另一个小一点但同样很重要的体会,“生活第一,工作第二,投资第三”。
之前听了一句话,很有感触,是一个人因为工作和家里面的麻烦事发生冲突后问网友怎么取舍得到的一个回答,大意是“工作你没做或者没做完,还总有人能顶上,但家里面的事你不做,没有人能帮你做”。尽管这句话也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对应到我自身而言,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更好地生活,如果生活都没顾好,那我把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因此,对我来说,生活>工作。
为什么工作比投资重要呢?这个理由也很简单。我先假设自己靠投资能取得15%的这个非常非常不错的年化收益(在我学到的投资内容来看,长期15%是大师才能取得的年化收益),那么5年我能把投资资产翻倍。问题是,基于现在我的家庭投入到股市里面的资产而言,即使这5年翻倍了,那么赚的这部分钱,也比不上我五年的工资加总(还是我五年工资不涨的情况下)。
自然,对我来说,工作>投资。所以生活第一,工作第二,投资第三。
投资嗨外股市的前提
写到这里了,正好也谈谈我对嗨外投资的看法吧:投资嗨外的前提是,你在嗨内外的资产,要确保你在嗨内或者嗨外都能正常生活。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你的资产只能让你在guo内正常生活,那么你这个时候去投资嗨外,其实是影响你自己guo内的正常生活的,而这部分资产既没办法让你在嗨外正常生活,也没办法让你在国内需要用这部分资产的时候快速且无损耗地回来,这样你在两边都生活不好,反而是两边的生活都受到影响,真的没必要。
当然,我并不反对去投资嗨外的股市,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好,早做准备总是好的,所以我自己就开通了嗨外投资的渠道(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我使用的那个渠道,我是8月开通的,11月底就关掉了)。
但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了首要目标的达成服务。比如我的首要目标就是我要在guo内,和家人一起更好地生活,因此,除了开通必需的那一笔钱外,我再也没有往外面“充值”过。
有太多人,盲目跟随着他人把资产移到嗨外。把资产移到嗨外也就算了,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人移出去就开始不顾风险、估值地买股,我只能说,祝好。
最后照例瞎逼逼一下
说实话,这篇文章常思阁自己写得很不满意,但是这是我一定要发出来的文章,因为文章的核心观点(即标题)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我也希望这个观点,能对我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另外,这几个月以来,我越来越意识到“输入永远比输出重要”这句话的重要性,以及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投资中仍然是一个非常非常菜的人,很多观点其实有问题,容易误导他人。
所以,之后本号的更新频率,很可能会越来越低,而且可能会变成以对投资经典书籍、文章的阅读思考分享为主。
常思阁
微信号:Stain145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