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小记
1、周记内容31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6-8分钟)。
2、至写文章时,《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阅读至9%(基本没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创业发展之路》听书至14%。
这周没咋读书,主要是听书。因为本周很忙,且基本都是开车上的班,没有在公交地铁上读书的时间,开车和走路都只能听书。
本周随笔
1、大毛电影《挑战》简评
这周看了大毛的电影《挑战》(豆瓣评分8.0),我个人感觉还行,可以打7.5分,主要是太长了(完整版164分钟,国内影院上映版120分钟),所以不做特别推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在我看来,故事是一部大女主电影,大概讲的就是作为医生的女主因为种种原因而接下来来自大毛航天部门的一项高难度任务并最后成功完成的故事。
内容我觉得比较老套,特别是前面感觉太长太拉杂了,但是在后面“挑战任务”被女主征服的过程,虽然也很老套,但我觉得还是挺抓人眼球的,至少我虽然知道会有很多波折,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单从剧情来看,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只能打7分,之所以我愿意给7.5以及豆瓣评分有8分,我觉得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演员们真的到太空去拍摄了的(至少是这样宣传的),这就非常震撼了,也不得不佩服主演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的身体素质,在这一点下,演技和剧情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是在自己常用的影视网站上看到这部电影就直接看了,所以我看的是164分钟的原版,看完才知道有120分钟的国内影院上映版,但我还是觉得164分钟真的太长了,而且有不少删掉也完全不影响剧情的老套且无用的桥段。
基于原片真的太长,且我觉得空间站的那种感觉可能在电影院能更好的呈现,所以尽管我没有看过电影院版,但我个人仍然倾向于推荐路人观众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但如果想看164分钟的原片,仍然可以在公众号私信我(是私信我,不是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后会回复链接。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本周无单独的感悟
重要摘录及感悟
将始终写在摘录前面的一段话:
20240322周记我说了,摘录部分我进行了调整,以后不会再有单独摘录的次条了,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整理摘要上面,但是有价值的摘要我还是会放到周记里面。
从20240322后,如果周记里面我觉得我提供的有价值的东西足够多,我就会开打赏。
如果被打赏的文章里面,我引用部分的原作者有意见,那我就把我被打赏的金额全部转给作者(如果是多个就平分),如果原作者有意见又不要钱我就删文(删文的话,我就得不到打赏了),如果删文我还是得到打赏了,我就把那笔钱捐了。
下为重点内容摘要及感悟:
1、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知识记忆。
2、公众号“散户老沈”文章《长江电力投资研报(上篇)》之摘录
正文
我在以前一篇关于周期股的探讨文章中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世间万物,皆有周期。
学过地理的知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这两种自然界的极端对立现象是周期轮回的。再小一点说,长江电力在一个年度内,也有几个月是丰水,几个月是枯水这样一个小周期。如果把投资的时间拉得足够长,我们登高望远,周期都会被平滑。反而这种周期的市场情绪,所带来的股价波动,会被聪明的投资者所利用。
3、公众号“谷雨轩”文章《不要越学离巴芒越远》之摘录
正文
(1)
巴芒的体系最重要的是不为,是放弃绝大多数机会,核心是不懂不做。
(2)
老巴说自己五分钟就能做决策,强调的是进入选择的,全在他能力圈里,而不是五分钟他看懂了新企业。
举个例子,给你十以内的加减法,你也瞬间能做出答案,那是你学习能力快么?
(3)
学巴芒的第一步,是先给自己画个圈。
学巴芒的最后一步,是给自己画个圈。
常思阁:
【巴芒的体系最重要的是不为】这句话真的太有价值了,单就这句话,理解了,就值回茶馆钱了。
我发现,这段时间我就处于想扩大自己能力圈而不得的情况,我最近的焦虑也部分源于此,另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没钱买入想买的股票。
暂时来看我因为没钱,反而让前段时间我的几个“主意”都没办法实施,似乎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因为那些主意目前还真都是赚钱的(毕竟市场在底部),避免了我误把运气当能力而继续盲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看了轩哥今天的帖子,真的是一点都不因为自己没钱而焦虑了,慢慢来,不着急,三五年搞懂一家企业,三五年后也有钱了,再投资,倍儿爽。
顺便说一句,真的有很多想法的话,不妨像我一样,先去同花顺或者雪球建个模拟盘,运行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投资能力。
4、@东邪惜独 在茶馆里发了一个帖子,其中两段话我觉得非常重要或者有所感悟,所以搬运过来
(1)
洛克菲勒说: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常思阁:这句话真的发人深省,虽然例子感觉不像洛克菲勒说的,但确实有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勤奋倒确实是提升认知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前提是勤奋的方向并没有错。
写到这里,又感觉,怎么找准方向,又和认知有关了。
看来,认知和勤奋,是相辅相成的东西,认知是基础,决定了上限,勤奋是手段,提高了下限;光有认知而不勤奋(至少要阶段性勤奋)不可能成功,但光有勤奋而没有认知,不仅没办法成功,甚至可能和成功背道而驰。
(2)
勤奋不是财富的必要条件,勤奋不是为了重复的劳动,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当我们对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之后,财富就是作为认知提高的一种打赏。
常思阁:勤奋既不是致富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致富的必要条件,但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勤奋是可以加大致富可能的,所以,要么努力改变其他条件,要么更勤奋,当然最好是两件事情一起做。
5、下面这段话是 @谷雨轩 发在茶馆的一个帖子(貌似是一部分),因为同样觉得重要,所以我搬运过来
困扰年轻的人无非两点,而且是两个极端:
一是没有目标,没有意愿;
二是目标太多,没有毅力。
少找目标,多达成目标,你就不会被目标搞死了。
6、《明朝那些事儿》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常思阁:这句话简直不要太重要了!!!
缺点可以也应该改正,如果没办法改正就是做得不好,但弱点则不一样,如果想去改掉弱点,那真的是痴人说梦。对于弱点,要么想千方百计把它隐藏起来让它不要被发现,要么早早预计好弱点被发现且被攻击后的应对方式,要么壮士断腕,把弱点和其连带的一部分东西一起切割掉。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第四种办法。
看到这句话,我才意识到,我身上的有些东西真的是弱点,之前总想去改正弱点,总因为改正不得而恼火,现在我知道了,要改正自己的不足,前提是先搞清楚,到底哪些是自己的缺点,哪些是弱点,然后聚焦并改正缺点、隐藏或摒弃弱点或或为弱点被攻击做好万全准备。
7、老唐2024年3月26日文章评论区
北极&莜蓝:最近在《纳瓦尔宝典》中读到,人的烦恼是源于心动,这里的“心动”指的是心思动了,想这想那,于是烦恼就来了。
常思阁:还真是这样,写周记的时候才发现,这句话和摘录的第5点还呼应上了呢。
8、看到了一段话而产生的一些感悟
土壤很重要。在石头缝里有可能偶尔长出一棵好苗和好树。但是,如果土壤是肥沃、自由的,风调雨顺的,那长出的就不是一棵苗子,那肯定就是一片真正的森林。
常思阁:但是如果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所处的土壤的话,就不能去羡慕森林里面的树苗,而只能努力在石缝里面先长成一根苗,再努力长成一棵树,再看看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很多人连树苗都没长成,就开始怪土壤了,搞得好像怪了土壤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样。
当然,不怪土壤也不代表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但努力总归会有希望一点。努力长成树了,开了花结了果了,种子才有希望被带到肥沃的土地去,而不是仍然在石缝里面求生。
体重与运动
0、这部分对我自己来说重要,保留。
1、本周四体重比上周五上升 0.1kg(85.6kg)。
2、本周日均步数16666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2次。
步数还真吉利。。。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