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阁-20240322阅读思考周记(丢掉无用的行囊;强烈推荐Kimi智能助手;常思阁的投资第二铁律;可持续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

文摘   财经   2024-03-22 09:27   四川  

本周小记

0、本周进行了一些思考,觉得我背负了太多没有用的东西,所以决定进行简化,周记也是一样,一些我觉得没有意义的内容,以后不会在周记出现了

1、周记内容27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5-7分钟)。

2、至写文章时,《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阅读至9%。


本周随笔

1、扔掉那些无用的行囊

这周在小茶馆里面做学习记录的时候,轩哥给了我一个建议:

【阁阁,给你个建议,别记那么多,理解就行了。收集那么多拐杖,该怎么登山哟。】。

当时,我的回复是:

【谢谢轩哥提醒,我会好好听从这个建议的。

话说回来,记录是我的习惯,但我觉得把记录比作我的“拐杖”不合适,我觉得记录是我身上的“行囊”,没有行囊是不合适的,但行囊太重也是不行的。

我从小就是这么个喜欢把行囊整重的人(因为很想弄得周全,结果就是行囊越来越重,影响速度不说,还很可能压垮自己),这是我的缺点,但我现在正在学会轻装出发。

比如雪球,这两天我才意识到,我这段时间书看少了的原因之一,就是雪球,所以我把他卸下了。】

当时觉得自己回答得可棒了。

这周四,我突然感觉自己特别地累,主要是心累。回过头一看,我才意识到,我背的行囊还是太重、太重、太重了。

就拿投资来说吧,我记得去年上半年和年终总结的时候,我都晒了自己写了多少字感悟、摘录了多少字的内容,并为此沾沾自喜。现在回过头来看,轩哥真的是一语中的,我捡了一堆的拐杖,而且还始终背着而不自知。诚然,里面一定有对登山很有用的登山杖,但背这么多拐杖,又怎么爬得快呢?何况,有用的那一根,我也没有找到啊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读书的时候:上小学时,我的书包几乎总是所有人里面最重的那一个,因为我坚持要把每一科的书,每一科的练习册都背在身上,我记得当时我称过我的书包,没记错的话,15斤是肯定有的(其实我印象中有20斤)。

是因为我比其他人都爱学习吗?并不是,仅仅是因为我不想某一天因为忘带书了而要去找其他同学借书又或者是被老师批评。后来,是因为我总是背那么重的书包上学,双肩被压得实在痛,所以我不得已才把里面的书和各种学习用品减少了很多的。如果不是因为肩膀痛,我想,我的书包大概会越来越重吧。

我学习投资至今,差不多15个月了,虽然在投资路上还没挣到什么钱,但我对投资(价投)理念的认知,自认为超过了7、8成的股民。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又陷入了当年上学时的那种,行囊越来越重的看似想做完全准备,实则是背负太多即将压垮自己的状态。

尤其是最近两三周,我开始大量地在雪球、微信公众号上看很多他人推崇的高手的投资文章或分析,光关注列表估计就新增了20个左右,还别说没关注得了。然而,之前我关注且认可且长期阅读学习思考的投资人,差不多只有7个。

所以最近真的有种学不过来的感觉。赶巧的是这周工作又到了一个特别特别忙的阶段,所以本周四下午没来由地产生了一种疲惫感,甚至有点窒息。

直到我开始整理这一周的投资阅读感悟和收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哪里出问题了:我光顾着一股脑地往身上的背包里面放东西了,却忘了从里面把没用的东西拿出来。

想通了这一点,我开始写下这一段随笔,随笔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的阴郁也消散了大半。

我想,在未来,我依然会像过去一样,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摘录下我觉得有价值的内容,但是,我也一定会逐步清理并扔掉那些无用的行囊,他们里面也许有宝藏,但更多的是垃圾,我不能为了垃圾山里面可能有的一点金子而背上整座山,但我会尽量在扔之前翻一翻里面,到底有没有金子。

写到这里,又觉得,人生就和读书类似,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读书要先读厚,再读薄】,因为我们要先记录很多笔记,然后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在脑海中印刻下其中最有用的部分。

人生也是如此,先要积累阅历,然后再去芜存菁,这样才能让人生郁郁葱葱(当然,不是头顶郁郁葱葱)。

正好这周终身黑白的一篇文章里面写了一句话,我觉得放到这里也很合适:简单到复杂,是前半生的阅历,复杂到简单,是后半生的修行。

投资其实也是如此,学了很多理念之后,就要化繁为简了,毕竟大道至简,你看段永平,翻来覆去不也就那几个核心点么?搞得很多人总觉得段总藏了什么赚钱秘籍一样。

写到这里,虽然没有一身轻松,但总归心情是好了很多了。

所以我决定,这周懒得在周记里面整理感悟和摘录了,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至于以后,我还是会整理的,不过发不发,就看我觉得是否有价值了,我不会再让自己的行囊重到压弯我的脊背,影响我登山的速度了,毕竟,翻山越岭最重要的是要走起来,而不是看你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行囊里的东西再齐全,也无法让你比脚踏实地的人走得快。

2、常思阁将在投资中执行的第二条铁律

上周和上上周,常思阁在文章中都讲了抄作业的事情。

不管朋友们认可与否,反正那将是我在投资中的第一条铁律(说是第一条,不是因为最重要,只是因为那是我自己总结的适合我自己的第一条投资铁律)。

这周,老唐的猫宁帖里面有段话,我觉得很适合作为我投资的第二条铁律,简单来说就是:买入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上限也只能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

于是,俺有了适合我自己的第一和第二条投资铁律:

1.入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上限也只能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

2.抄作业不“追高”:原则上抄作业的买入价,不能比写作业的人的买入价高。

不理解不认同第二条的也没关系,这是我这个菜鸡的个人理解,3月11日的文章和上周周记里面我都写了为啥,如果实在想和我讨论我的两个铁律,请一定先看看那两篇文章(点蓝字可以跳转),不然我真的没精力再回复了

3、强烈推荐Kimi智能助手

这又是一个大模型应用,但是,一来它免费,二来它的水平我认为是超过腾讯混元、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一众其他模型的,三来这个大模型网页版、APP、小程序都有,登录同一个账号的话内容是互通的。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Kimi智能助手吊打腾讯、百度、讯飞等一众国内大企业的大模型,强烈强烈推荐。

推荐语我就懒得写了,大家可以看看猫笔刀的《公开处刑》这篇文章里面的展示(点击蓝字跳转)

使用方式:

网页版:搜索月之暗”,进入官网,找到Kimi.ai点立即体验

小程序版:微信小程序搜索Kimi智能助手”即可。

App版:直接应用商城或者APPstore里面搜索“Kimi智能助手”下载就行了,或者直接扫下面这个二维码。

4、图里段总这段话感觉对投资也好,对理解企业也好,都挺重要的,懒得打字了,直接上图,强烈推荐看看。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如随笔第一部分所说,本周不想整理这部分内容了。


重要摘录及感悟

如随笔所说,对摘录部分我也会进行调整。以后不会再有次条了,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整理摘要上面,但是有价值的摘要我还是会放到周记里面。


体重与运动

0、这部分对我自己来说重要,保留。

1、本周五体重比上周五上升0.4kg(85.5kg)

2、本周日均步数13113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0次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常思阁
不盼蜂蝶不盼君,花香自有流水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