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小记
1、2024年3月8日9点以来,阅读公众号及其他软件文章20余篇,微信读书上听文章30余篇,扣除300+字的模板字数,周记内容38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8-9分钟)。
2、至写文章时,《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阅读至3%。
这周依然是开车上下班,所以文章听了不少,也看了一些文章,但是书看得少。
另外,前两周老在雪球上寻找厉害的人并跟踪他们的发言,这周才意识到不管他们是否真的厉害,适合我的风格的,还是原来那几个,所以之后应该会多看书,少看雪球了。
3、本周期写日记天数:7天(本次周记囊括7天),写日记字数:1900+字。
本周随笔
1、对《对股票投资抄作业的思考——坚决不能追高!》(点击可跳转)一文的再次补充说明与对部分评论的回复
再次补充说明:
(1)有些朋友觉得这是我因为抄作业亏了所以才有的这个感悟,其实并不是。反而,这是我抄作业赚了后,结合之前的思考,把一些零散想法总结成的一个点(但离体系还远,也说不定未来这个点会改变)。
上图就是我抄的三个作业赚的比例,卖的原因我上篇周记《20240308阅读思考周记》(点击可跳转)有说,这里不再说了。
我就是想说,这个思考,其实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只不过刚刚好这个时刻我把他整理出来了,并不是因为抄的作业跌了而产生的思考。
(2)我说的买入价格不能比写作业的人高,是指单笔买入价格,不是总成本,比如写作业的人加仓了,那抄作业的人如果要“加仓的这个作业的话”,自己“加仓”买入(抄作业)的价格我觉得就要比写作业的人低。
如果非要跟写作业的人去比“成本”,那在成长股方面是不可能的。
(随便举个例子,因为股息因素,很多大V持有茅台成本都是负的,茅台股价跌到负数是不可能的,但假设茅台现在跌到500了,大V加仓了,那按照我的原则,我们就要在500以下的价格去买入)
对一些常思阁觉得比较典型的关于我对抄作业的思考的回复的回应(貌似三条回复刚好分别是质疑、补充、认同,朋友名字用字母代替)
(1)
朋友A:还是无法承受波动导致的[呲牙]当然,波动不单是亏损的波动,还会是盈利的波动。还是那句话,承受不了波动就不该抄作业。如果承受得了波动,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常思阁:可不是无法承受波动(我的腾讯洋河浮亏 30%+也拿得好好的),我是为了比写作业的人在卖出时产生亏损的概率更小,怎么样更小呢?买得比他低,和他同样价格卖,是不是自然比他亏损的概率就更小了?
(2)
朋友B:其实还有一条,抄作业,要全抄,照着比例抄。
常思阁:照着比例抄这个事情,和我这个我觉得是两种几乎相悖的思路,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也可以,但完全照着比例抄基本是不可能的,你很难完全控制比例一致,只能说近似。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因为资金量问题,很难照着比例抄,假设 100w 资金,一手茅台就 16%+的仓位了。
要想照着比例抄,那买入价格就很难做到比写作业的人低(股票越多,越不可能),所以我说的是两种抄作业的方法我都认可,只是我个人不选择比例一致这种方法来抄作业(因为这两种方法很难同时做到,所以我只能“择一而从”)
(3)
朋友C:抄作业本身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圈,不够覆盖此股票。那应该通过学习研究,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如能力圈不够应该不买。打折买入,是在认可别人有这个能力圈的基础上,自己增加安全边际,让自己更安心的办法。
常思阁:对滴。而且如果用我这种方法的话,必须承受企业股价就是没法比写作业的人低而买不到(抄不到作业)的结果。
2、讲个趣事
这周自己遇到个趣事。
就是这周自己吃雪糕的时候,发现了一款“脆香米”的雪糕,虽然我不太喜欢吃巧克力,但脆香米是巧克力中我最喜欢的了,因为有脆脆的东西,口感我喜欢。
然后付款的时候,我惊呆了,比巴掌还小很多的一个雪糕(可以看看图片,和AirPods盒子差不多大,然后再看看airpods和我手的对比),居然要9.9元,这回又遭雪糕刺客了。
另外,雪糕大小居然和包装上一样大(小),包装还真是与实物相符呢(没有熊的五官)。
万幸很好吃,是我喜欢的那种口感和味道(虽然其实我不喜欢吃巧克力雪糕),结果就是,第二天我又买了一个吃,第一天是被刺,第二天是主动找刺,人生,真是有趣。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1、20240312猫宁帖之感悟
从唐师举的标普500这48年(1975年末至今)211倍的例子中,再次感受到了复利的力量,算算年纪,48年后,我也不过75+,还有好多年可以享受,即使年化收益只有8%,也是1变48,直接在工位上笑出了声。
不过,我觉得要想享受到时间的复利,非常(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是用的长期资金(闲钱)且要有对自己来说充足的持续收入(自由现金流),不然,总有个理由会逼得你不得不在某个时刻卖出持有的部分甚至全部股票,这样这部分的复利就中断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首要目标是满足好家庭消费的同时攒够生活费,然后才是投资。
2、20240313 猫宁帖之思考与讨论
我有个新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欢迎朋友们讨论:
其实我觉得对于“机会成本”而言,还需要加上时间的概念,即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机会成本。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拉长时间来看,投资宽基指数是比存理财划算的,但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其实决定了到底投资宽基指数是机会成本还是存理财是机会成本。如果是十年,那投资宽基指数是机会成本,但如果这个长远只有五年呢?如果只有一年呢?至少对于我而言,到了一年,那么机会成本就变成了存理财。
对于每个人而言,总有个时间节点,会让我举的例子中的机会成本发生调换,所以最重要的是分清楚对自己来说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当然,即使我这个观点没什么问题,机会成本也还会受到除时间以外的大环境、市场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我想表达的就是,不同情况下的机会成本完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照搬照用,那样损失的很可能不是机会成本,是沉没成本。
我发了感悟后的讨论
西子:思阁,我的理解。机会成本就是当下决策时刻这个点,如果时刻跨度大,那机会成本就太多了。
戊辰小寒:我的理解和西子一样,应该就是做决断时刻,这个点可供选择的次优项就是机会成本。
西子:是的,不然为啥叫机会成本,机会就是机会,失去了就没有了。
常思阁:感觉你们说得有点道理,但这样的话,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就很虚,不过其实本来也很虚,可能我自己把这个有点搞复杂了。
西子:说得是呀,唯有智者才有机会成本的概念,普通人就是同时有多个机会一起出现,比如找对象时,同时三个喜欢你,你能同时脚踩三条船吗?换个例子,给你三个录取通知书,你也只能上一个学校不是。
常思阁后续思考:
又思考后,我还是觉得,即使站在当下,考虑不同的时间长度或者情况,“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也许我这个对于“机会成本”的理解仍然是错的吧,我觉得“机会成本”这个概念真的好虚,真的可能是“智者”才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的我并无法充分理解这个词语,也无法思考清楚。
但我觉得不管我的理解对不对,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站在当下看未来,考虑了不同的因素,那你要舍弃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如果总是想得太多,是很难做出决定的,如果总是不思考,那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就只能站在当下,考虑好自己最在乎的几个甚至一个点,然后坚定地做出选择。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不可能面面俱到,做自己最想做的或者为了以后最想做的事情做出现在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够了。
重要摘录及感悟
将始终写在摘录前面的一段话:
关于摘录别人文章、帖子等的内容,常思阁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是大段地引用别人的内容,并且我自己还没有感悟,又给全文加了原创标签且文末有赞赏标签的话,不太合适,所以以后我摘录内容的时候,如果我有写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感悟,就把感悟和摘录一起放首条(首条会有原创和赞赏标签),如果没有写有价值的感悟(或者无感悟),就把摘录和没有价值的感悟(如果有)放次条(次条不会有原创标签)。
下为重点内容摘要及感悟:
1、老唐20240309文章之摘录
本文评论区
(1)
莫大风:老唐,有教人写作的书籍推荐吗?
唐朝:没有书推荐,至少我没看过这类书。
常思阁:个人很反对去看教写作的书,写作最重要的是肚子里有墨水(知识),至于这个墨水你是用毛笔钢笔还是要铅笔(指写作的方法)写出来,其实没啥区别,肚子里没墨水,那就是差生文具多但然并卵,肚子里有墨水,用什么方法都能写出好文章,至于想更好,那确实可能就需要适合自己的笔(写作方法)了。
(2)
自然从不飞跃:我朋友圈有人说陈桂林是市场先生,尊主是巴菲特,坐那的每个人是价值投资的信徒,砰砰砰死一片还洗脑的唱。哈哈哈看到有人开始不信价投,我反而更踏实了,要不总觉得少数人有点太多了。
常思阁:这个人倒是很有才。可惜现实估计是:陈桂林是巴菲特,尊主是市场先生,坐那儿的是市场先生的信徒。
勇:但是巴菲特并没有消灭市场先生的信徒
常思阁:我觉得还是消灭了一些的,但因为市场先生的信徒远远比尊者那里的多,而且源源不断地扩散着,所以没法全部消灭
(3)
香香:今天周记的内容,与巴神1964年致合伙人信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1.要是你持有的股票市值下跌20%或30%,你就会遭受心理创伤或陷入财务困境,说明你不适合投资股票。
2.以极其低位的价格买入,平价卖出也能获得喜人的收益,这多有成就感。
—摘自《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1964年》
常思阁:引用得太好了,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第一点中“如果持有股票市值下跌 20% 或 30% 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说明不适合投资股票”的重要性,然后直接拿出全部身家甚至上杠杆去做“投资”。
2、
咚咚锵:这几年对投资的感受就是:与生活隔离并降低预期。
东邪惜独:确实啊,生活是生活,投资是投资,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为了更好的投资,两者尽可能互相促进。
谷雨轩:别指望投资改变命运,可能投资会做得更好。
常思阁:轩哥这句话说得好,我感觉我前段时间就老想靠投资改变命运,所以状态不好,越想得到的,通常越难以得到。现在我自己倒是调整得差不多了,但是轩哥这句话让我更清醒了,也觉得自己的调整是正确的。
3、公众号“谷雨轩”文章《一笔轻松的投资》之摘录与感悟
正文:right business是第一位的,right people紧随其后,最后才是right price。
常思阁:直觉上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对于我这种现在投资还没办法独立思考的人,price 也就很重要了。
关于摘录内容的备注:
有很多其他常思阁自认为同样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常思阁没有写什么感悟的内容,是放在今日次条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次条看看,相信不会让朋友们失望的。
体重与运动
1、本周五体重比上周五上升0.6kg(85.1kg)。
2、本周日均步数11340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0次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