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阁-20240419阅读思考周记(强烈推荐《寄生兽:灰色部队》;推荐《战斗民族养成记》;段永平关于人生、投资的经验分享摘录)

文摘   财经   2024-04-18 15:51   四川  

本周小记

1、周记内容66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3-16分钟

2、至写文章时,《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阅读至20%(基本没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创业发展之路》听书完毕,《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听书至14%。


本周随笔

1.强烈推荐《寄生兽:灰色部队》

尽管这部剧豆瓣评分“仅”8.0,但我很喜欢这部剧,我愿意给这部剧打9分

我其实一贯是不喜欢看英雄主义片、怪兽片的,所以之前看到这部剧上热搜后我也没有看。由于老婆想看,所以我就陪着老婆一起看了,然后一看就入了神,尽管最近工作很忙,但还是和老婆一起,一共用了四天看完了(一共6集)。

这部剧是动漫改编的电视剧,我没看过动脉和日版的电影,但按我老婆的话说,这部网飞的韩版剧其实就是借用了“寄生兽”这个设定,其实剧情和动漫的相同之处很少。对终于原著党来说,这个自然是很大的缺陷,但对没有看过原作的我来说,这部剧真的非常好看,好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

1)尽管是怪兽片,但是这部剧依然对人性、对社会、对组织(或者说集体)有充分地展现,而且把人性中的阴暗、复杂居然套在了寄生兽的身上,可能这就是大韩影视的特色吧,什么片子都能扯到人性上面。但是这部剧所展现的人性是观众都可以理解的,并不是大韩特有的,而且我觉得穿插得总体还是挺自然的,包括反派的成长变化以及运用的手段,确实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点。

2)对人物的刻画非常到位和成功,女主、男主、女二的形象非常鲜明但又各不相同,让观众有很深的记忆点,男二的刻画稍微单薄了一点,但男二嘴炮男主的那段话真的超级精彩,而且男二的演技非常好,把后面的变化演得淋漓尽致,演员单纯靠演技和嘴炮让这个本不丰满的角色直接立了起来。

3)不同于传统英雄主义怪兽片的里面男女主牛皮轰轰的设定以及从头到尾的打打杀杀,这部剧其实打斗场面并不多,但节奏很紧凑,很多时候都让我沉醉其中,跟着一起紧张,剧中少数的打斗也很精彩,很抓人眼球,全剧基本没有注水时长,让我非常想一口气看完。

当然,基本上每部剧都躲不过我的吐槽,这部剧也不例外,比如最主要配角的刻画不足,转变得有点突兀,且转变前后又变化很大,又比如最后在本来节奏就很快的情况下,最后一集半又进一步拉快了节奏,有种为了在6集里面结束故事而强行让反派降智的感觉,又比如设定上其实有些bug,因为剧中其实提到了,不只是反派老大有某个能力,但全剧就只有他使用了那个能力,等等。

但总之,亮点远多于槽点,所以我强烈推荐这部剧,而且剧一共就六集(加起来差不多5小时),也花不了什么时间,强烈推荐朋友们观看。

至于链接,大家可以私信找我要,我看到后就会发出来(是私信要,不是在评论区要)

2、推荐《战斗民族养成记》

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1的剧尽管我“只”能给它打8分,但也改变不了它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的事实。

简单来说,这部剧讲了一个奶奶是大鹅人的米国人因为一些原因而来到大鹅工作生活的故事,尽管他会俄语,但因为米鹅文化不同,加上他并不熟悉大鹅文化,导致闹出了一系列笑话和抓马故事。

我打8分是单从喜剧角度而言打的,但我猜想,之所以这部剧豆瓣评分那么高,可能是因为它把鹅米文化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也对大鹅文化有诠释,剧中明显有很多诸如黑大鹅或者米国的彩蛋(尽管很多我不懂)。

这部剧的故事主要是围绕三对男女展开的,我最喜欢的是男三和女三,男三是典型的草根霸总,因为出身草莽,一身黑道气息,但那种霸气在全剧提供了不少名场面,也符合我对大鹅壮汉的认知。女三是典型的单身女强人,事业心极强,职位高,也养成了傲气,导致感情中也总是盛气凌人的,也因此单身很久。

正因为男三女三都是强人,所以他们的感情戏有强烈的喜剧冲突,而且都敢爱敢恨,我觉得观感很好,对比起来男一女一就都很优柔寡断,男二女二就一个坏主意贼多一个标准傻白甜(让人不太喜欢的那种)。

男主的话,我感觉他对这部剧笑料的贡献很少,主要可能是起了个引出文化冲突的作用。男主非常优柔寡断,而且和周围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当然这方面演得不错,毕竟就是有文化差异),而且做事死板但又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又因为文化原因导致闯祸能力没有比男二逊色多少,但却是串起整部剧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男二,按照我老婆的话就是,这脑子要是用来给女二家经商,不知道能创造多少财富,用我的话说就是,除了工作,啥都能(想些歪门邪道)来达成目标。

女主,也是个优柔寡断方面不比男主差的人,和前男友剪不断理还乱(其实男主也是和前男友这样,感觉这点看倒还挺配的),也不知道保持距离,过场也很多,在全片里面我觉得其实没什么存在感。

女二,就是养尊处优但是没有一点自理能力而且看起来就没太有脑子的究极傻白甜,任性又坑爹,我是喜欢不起来。

另外,这部剧明显是想拍续作的,但不知道为啥,可能zz因素吧,反正都快十年了,还是没有续作。

不过,总体而言,我还是挺推荐这部片子的 笑料不断,让人开心,不费脑子,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佳作。这剧的资源在B站可以搜到,不用找我要。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1.20240408 猫宁帖之感悟

今天猫宁帖精彩内容太多,要是写感悟的话,我估计就能写一篇文章,时间有限,挑一个我比较想写的内容写

【有的人修改体系去试图覆盖更多类型的企业,而有的人固守体系,只投资适合的目标企业。我自己是后一类固守型,但并不是说前一类就不对。】这句话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

真的太多人喜欢非此即彼了,自己选择了 a,就非要说选择 b 的人哪里哪里不对,b选项哪里哪里比不上 a,何必呢?先不说大家各自为自己的钱负责,人生本就不是单选,更不是只有两个选项的单选,如果有尽善尽美的选择,那也就不会有其他的选项了,正是因为各有优劣,才会有分歧,正因为各有优劣,所以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很正常,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分享(以帮助一些不知道怎么选择的人)就够了,何必指着做了其他选择的人的鼻子说别人不对而且还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呢?

后续补充:

正好,这周周中的时候,浩然师兄也在群里说了一句话,大意就是他对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在老唐估值法的基础上,把估算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的分母进行了微调,然后有人抓着这个不放,说不应该调整。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两句:

1、到底要不要调整估值公式,或者投资体系,老唐这段话,就是最好的回复(选择适合自己的A,但不要去盲目否定选择B的)。

2、如果非要说别人有问题,要么拿出可以证明别人错误的合乎逻辑的论据,要么就等时间说话。





2.20240409猫宁帖之感悟

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不要神化钱的作用,但也不能漠视钱的重要,更不应该去鄙视任何合法赚钱的行为。

让生活美好的方式很多,赚钱是其中(很重要且有效)的一种,但他和其他让生活美好到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选择自己喜欢且能做到的就好,千万不要对合法赚钱的他人指指点点,这其实是嫉妒在作祟。

对于投资者而言,那更不应该忌讳“赚钱”二字了(或者把钱替换成“财富”更合适),这本就是我们投资的目标之一,但也必须明白且牢记,这不是我们投资的唯一更不是终极目标。





3.为什么要开心

开心不开心都是一天,如果不开心有用,那我当然可以选择不开心,但不开心的人大多都是既不开心又不行动,因为不开心导致的各种内耗本身就是阻止他们行动但最大障碍,就像我不开心的时候,一般都是什么有利于提升改变自己的事情都不想做,选择躺平。

所以我选择尽量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4.弄懂企业,自然知道该怎么估值,也就知道有没有低估,弄不懂企业,用任何估值法估值都是错的,是刻舟求剑





5. 4月11日轩哥在“致知小茶馆”里面发了个帖,其中有句话我很有感悟,所以摘录下来

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我们很难接触到,对这种公司,我们就要保持警惕。

无论公司或者券商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实际上你是无法分辨的。

常思阁:轩哥这句话说得太太太太太好了!没有亲身体验,光从别人口中了解,自然很难窥得全貌,对这样的企业,产品,当然应该保持谨慎。

借着轩哥这句话去扫了一眼我持有的股票,刚刚好都是平时能接触到的,可能是因为我基本都是抄高手们的作业吧





6.股市里面,知道自己不会什么,比知道会什么,更重要。

往往正是因为觉得自己会了,才会造成亏损。

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吧,往往正是那些我们觉得自己会了的东西,让我们踩了大坑,吃了大亏。


重要摘录及对应感悟

将始终写在摘录前面的一段话:


20240322周记我说了,摘录部分我进行了调整,以后不会再有单独摘录的次条了,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整理摘要上面,但是有价值的摘要我还是会放到周记里面。

20240322后,如果周记里面我觉得我提供的有价值的东西足够多,我就会开打赏。

如果被打赏的文章里面,我引用部分的原作者有意见,那我就把我被打赏的金额全部转给作者(如果是多个就平分),如果原作者有意见又不要钱我就删文(删文的话,我就得不到打赏了),如果删文我还是得到打赏了,我就把那笔钱捐了。


下为重点内容摘要及感悟:


0.雪球专栏文章《浙大信电学院60周年校史文集一一段永平篇: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之摘录与感悟

1)

段永平:记得有一次做实验,需要用力拧,我想要拧得更紧一些,结果弹簧被拧出来了。黄老师说做事要留有余地啊,说我最后为了一点好处就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因为装回去很难,需要费好大劲才装得回去,所以要留一点点余地,用劲到95%就可了,不用追求100%的好处,否则到最后你会失去更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最好都留一点余地。

2)

段永平:人生的乐趣就是在过程当中,需要自己不断地设定目标,而不只是达到某个目标。达到某个目标以后,就要设定新的目标,才会找到乐趣。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玩游戏?游戏容易有目标,达到目标之后马上又有新的目标,所以有个过程。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一个过程是很必要的,比如考硕士、博士,这都不是终极目标,但是这个过程你都可以享受。而且你达到这个目标以后,得马上再有下一个目标,当然需要是你自己喜欢的目标,如果你不喜欢就要避开。如果把考研作为终极目标的话就不合适了。

常思阁:游戏还真是有目标,拿竞技类游戏来说,小到一局的输赢,大点是一个段位,再大点是长时间的高水平等等,这可能也是当初段永平会投网易的原因之一吧。

3)

段永平:一个企业如果把能赚到钱作为终极目标,就会认为蒙钱也是行的,所以也就没有是非了,然而蒙着蒙着,最后就垮了。很多企业垮了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垮的。这样做企业有点像小偷,被抓到了只会觉得偷技不够好。如果这样想,那下回偷的时候会更精,会偷得更大,被抓起来后也会判罪更重,这不就是永远总结不出错误的原因来了吗?如果终于总结出来偷东西不对,哪怕偷技再高也从此不偷了,才表明悟对了。

常思阁:说得太对了,可惜我们这里,太多的企业,总结的东西似乎都是,技术不好。。。

4)

问:您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看法?

段永平:我从来没鼓励过在读大学生创业,甚至不鼓励创业。为什么呢,因为你需要创业的时候,你必然会去创,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为创业而去创。你说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别人都很喜欢,所以你要把它变成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公司。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当一个老板而去创业,那多半都会很惨。你可以往回看,大学生创业不是现在的事情了,好多年前就有。那时候创业的大学生现在能有几个好的?我不反对大学期间去做一些生意,建立一些创业观念,但是不能把这个作为一个目标。

苹果公司的CEO Tim Cook在某所高校做了一个毕业典礼的演讲,就是说你要找到自己的北斗星。你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然后你要一直朝那个方向走,那么几十年之后会有好的结果。这个东西不一定要毕业的时候想,上学的时候就可以去想了。只要心里真有想法,暂时失利或者错一步两步也是没关系的。

《功夫熊猫》你们一定都看过,第二部说的就是你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决定未来的不是你的开始。我对这句话蛮有感触的。创业这个东西呢,该创的时候就去创,不要以为只要是大学生就该去创业。我们需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常思阁:说创业这个真的说得好,其实就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有好的想法了就自然而然地顺着想法去创业

5)

段永平:别人都问我有什么技能,我从来不讲技能,因为技能这个东西都是要自己学。比方说打高尔夫,我会告诉你打高尔夫的体会。一杆打得远、打得近都没关系,一杆打得好、打得差也没关系,要有平常心,一杆一杆地打很多人上一杆打糟了,下一杆就想打好一点、打远一点,想把它弥补回来。

有的人做生意不顺,想下一单夺回来,所以冒更大的风险,然后又砸了,很多人都是这样将企业做死的

常思阁:从打高尔夫到做企业,其实也是做人生的道理,即不要因为上一杆影响下一杆的出手,每一杆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平常心打好每一杆,最重要。

如果总想着去弥补上一杆的过错,结果大概率是越补问题越大。

1.公众号《阿攀哥》文章《一个重要决定!》

之前看到硅谷王川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洞见,他说:

人际关系分强关系 (家人亲戚,好友,同学) 和弱关系 (一面之缘,点头之交,甚至网上神交 ,由于我们和强关系的朋友拥有类似的背景/经历/环境,反而彼此之间更难增加新的价值。

而弱关系比强关系有更大概率带来新知识,新机会, 创新。

弱关系是连接不同社群的重要桥梁,是促成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的关键所在。

缺乏弱关系的人,观点视野非常狭隘,缺乏对其它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的理解。长期不利于其生存。

如果没有弱关系,我们就都变成各自独立的,完全分割的部落。拥有很多弱关系,使我们智力上更加灵活,自由。更能理解不同的思维框架。

人的本性总是过分使用我们的强关系 (家人,朋友。同事/同乡), 而很少利用我们的弱关系 (点头之交)。

有些弱关系,你以为他帮不了你,但是他可能会认识别的人,给你提供完全意想不到的帮助。

常思阁:感觉说得特别有道理,我就是一个喜欢去建立弱关系的人,但我的问题在于,我的强关系很少,且我也不善于(或者说羞于)去运用自己的弱关系,这是我需要去学习提升的。

2.《微光探索》公众号文章《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研究(上)》

公司每年都分红,平均有约3.1%的股息率,为什么反而还缩水了呢?

这是由于上述分析只适用于没有定增或定增占比较小的情况。如果有定增,可能会导致定增对象和普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不均。分红再投增加了投资者持有股份,本来应该使投资收益增加,但由于定增的股份变化,可能会使普通投资者没有完全享受到公司利润增长带来的收益。

长江电力上市后,有过几次发行股份支付和定向增发募资收购电站。从以上收益测算结果来看,定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普通股东的利益。红利再投带来的收益率,理论上应该大致等于股息率。因而定增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约3.1%+0.48%=3.58%的年化收益。

常思阁:原来定增会降低分红再投入到收益率啊,学习了,但是还没求证,先记录下来,留待以后思考。

3.《微光探索》公众号文章《分红算不算利润增长之外的额外收益呢?》

分红算不算利润增长之外的额外收益呢?

其实从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来看,自由现金流本来就是可以每年完全分掉也不影响之后年份自由现金流的,分红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分红占比都不高。于是,大家心目中便把公司不分红时的利润增速当做估值的默认标杆。其实不分红时,利润增长包含了前期利润留存的影响作用,利润不算是真正的自由现金流,只是具体数额不好区分,财报里也没有自由现金流这个数据。于是,大家便把利润近似当自由现金流了。

如果把不分红的公司作为默认对比标准,分红了还能达到同样的利润增速,那自然更好,这时把分红率当做额外收益率也是合理的。

不过我们心里要知道,估值时把不分红的利润增速当做自由现金流增速,其实是冒进了。

常思阁:最后两段很重要。

4.老唐20240409文章之摘录

评论区:

承兑邓伟因为有作业可抄,学习方面变得懒惰了怎么破?。时常安慰自己,现在能坚定的抄作业不耍小聪明已经很好了。有时会想:是不是理念对了,其他的具体数据没有那么重要了,毕竟有那么多优秀研究人员的分析可以看,真想只做个领导,批阅一下员工们交上的方案就好了。

常思阁:我觉得,如果能接受没有作业抄的时候买入宽基指数的年化收益,抄信任的人的作业其实也没什么,毕竟投资领域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写作业的。

但抄作业不代表不研究,抄作业和写作业的区别之一在于,很大程度上抄作业研究的是人,而写作业研究的主要的是企业(研究管理层也是研究人)。


体重与运动

0、这部分对我自己来说重要,保留。

1、本周四体重比上周五重0.9(86.4kg)。

2、本周日均步数11961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1次。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常思阁
不盼蜂蝶不盼君,花香自有流水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