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阁-20240517阅读思考周记(推荐一些我觉得值得学习的A股港股投资者、投资中的当局者迷、对某种收益率计算方式的举例)

文摘   财经   2024-05-17 07:45   四川  
文字是思考的结晶,记录是为自己指路

本周小记

1、本文主要记录的是常思阁2024年4月19日-28日的阅读思考内容(少部分是整理时产生的新感悟),文章内容44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9-11分钟)。

2、至写文章时,《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阅读至37%(基本没读),《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听书至77%。


本周随笔

1.推荐一些常思阁认可并长期跟踪学习的A股港股投资者

常思阁是一名2022年2月才开始认真学习投资22年10月才真正入市的菜鸟,虽然投资水平很菜,但阅读能力很强(以前看小说练出来的),这两年多我看的投资相关文章和帖子保守估计不下于10000篇,还读了差不多20本投资的书籍。

厉害的人太多了,自然我不可能全部去学习,但看的东西多了,我自己心中也有一些觉得很值得学习的投资者,所以才会有推荐值得学习的投资者的想法。

必须声明的是,我推荐的人里面排名不分先后我只是按照我发现并开始认真学习他们思路的时间早晚来进行列举的。我推荐的所有人都是我个人觉得很有水平的投资者,他们各有所长,可能不是同一流派,甚至可能有些人彼此之间有矛盾,但是他们都有值得普通投资者学习的地方。

下面,我把我觉得很值得学习的人一一列举出来(再次说明,排序跟投资水平无关,跟我学习他们的时间有关,我最早学的在最前面,最晚学的在最后面)

唐朝、浩然斯坦、食兔君、葫芦妈妈、昆仑侠、谷雨轩、终身黑白、阿攀哥、观霖、慧思、散户乙、鹿鼎公、arch lin、苏呆子、东邪惜独、挚爱子洲、学知利行、养长电防老1、大只若鱼、散户老沈、DeepSleeper11。

至于上述我推荐的投资者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发现,他们有的在雪球,有的在公众号,有的在微博。

我估计有的人要从我推荐的人或者推荐的顺序来吐槽或者喷我,如果吐槽或者喷我能让你们的投资水平和收益有增长的话,你们请随意。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1.投资中的“当局者迷”

我发现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行业(企业)里面的人通常看到的更多的是所在行业(企业)的缺点,而较少地看到行业(企业)的优点,比如我,我在运营商相关的企业,正因为如此,我到现在都没有买运营商的股票,然后就错过了最近一两年移动、电信近乎翻倍的涨幅,虽然我不后悔,因为这不是我能力圈内能挣到的钱,但也值得我反思。

现在,通过很多高手,我逐步看到了运营商的优点和值得投资的地方,但如果不是极低价格出现,我仍然不会买,主要原因是:

我在运营商相关的企业工作,我当前的主要收入本来就是来自于这一块儿,如果这个时候还买运营商股票,那运营商在我的整个收入组合(工作+投资)中占比就太高了,这样风险太大,所以除非是极低价格出现,我仍然不会买运营商。

后续:

上面这段感悟是4月22号写的,当时我的决定是非极低价格不要买运营商。

结果就是,我在4月30号买了中国电信h。。。。。看起来当时是完全把一周前说的话忘掉了。至于买入原因我倒是记得,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时有点闲钱,另一方面是我所在公司业务和电信几乎没有关联,又觉得运营商之后几年会发展得很好,又承诺了未来几年高分红,所以买了电信。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买急了,虽然当时价格的电信不贵,但是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便宜,但主要还是与4月22号的思路相悖,而且现在来看我仍然觉得我4月22号的思路更有道理。不过,买都买了,且拿着吧,如果其他股出现机会,我倒是不介意换仓。





2、20240423之感悟

(这部分是对芒格谈普通人怎么选基金经理的三个建议(原则)的感悟)

感觉在我们这里,要想实现芒格说的第三点【了解和理解投资经理的理念】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这里的特色就是不能说得太多,而且,一个基金经理尚且不是很出名的时候,他说的话也不会被大量记录,那就更难了解他的全部逻辑,而他出名之后,很多内容又会被夸大,被神化,而如果我们无法查到他之前的言行,即使他业绩很好,也很难光从数据去相信他,所以真的挺难解的

不过话说回来,光从【自己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承担结果的人(不是依赖销售产品赚钱)。如果是私人合伙制,合伙人一定要拥有较大的份额】、【看卖这个产品的人是否赚取高额佣金或管理费】这两点来看,我们这边的基金经理,99.9%应该就被排除了吧





3.对“不知道设定目标投资收益率有什么意义”的感悟

(轩哥在小茶馆发了个帖,说他不知道设定目标收益率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说了其他一些我觉得很有价值的话,本段感悟仅针对“不知道设定目标投资收益率有什么意义”而写)

我用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说法,其实就是不要把终点和过程搞混了,投资的终点(或者说最重要目标)基本上都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巴菲特这种除外),收益率是我们追求这个终点顺带着自然而然达成的。

就像段总说的,企业如果以赚钱为第一目标,那很难成为好企业,而如果企业有“利润之上的目标”,那如果能把对的事做对,利润是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

我觉得设定一个投资收益率目标来检验自己有没有把对的事做对是可以的,但投资收益率本身不是那个对的事,为了投资收益率去投资,很难得到好结果

重要摘录及对应感悟

将始终写在摘录前面的一段话:


20240322周记我说了,摘录部分我进行了调整,以后不会再有单独摘录的次条了,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整理摘要上面,但是有价值的摘要我还是会放到周记里面。

20240322后,如果我觉得文章里我提供的有价值的东西足够多或自认为我的文章写得足够好我就会开打赏。

如果被打赏的文章里面,我引用部分的原作者有意见,那我就把我被打赏的金额全部转给作者(如果是多个就平分),如果原作者有意见又不要钱我就删文(删文的话,我就得不到打赏了),如果删文我还是得到打赏了,我就把那笔钱捐了。


下为重点内容摘要及感悟:


1.人们更容易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自我

(这是轩哥在茶馆里面发的一个帖子中的一句话,我进行了跟帖)

常思阁:说得特别对,掌声和鲜花,其实是比反对声音更危险的东西,反对声甚至喷子其实是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总结提升的,但掌声和鲜花的蛊惑力,很少有人抵抗得住,有太多人因为掌声和鲜花而迷失的例子了,典型的例子,古代近代都有





2.每个公司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的含义

段永平:每个公司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的意思其实是说这个公司有能力买,因为他能赚很多钱,和这个公司此时此刻是不是在回购(注销)或者分红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

BRK很多年都没有回购过,真正的投资者也没打过问号哈。

很多公司不回购大多是因为真的没有足够的钱,当然也有一些是因为早期没想明白的老板,比如乔布斯或者丁磊,但他们或者公司最后都被迫或主动明白了,因为现金实在是太多了哈。

BRK近几年开始回购其实也是因为现金淹到脖子了,其他一直在回购和分红的公司大多也是因为利润和现金流都非常厉害。 (雪球 20240421)





3.老唐20240418文章之摘录

文章评论区:

叶道林:什么是教育?就是学过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记不得那位说的

4.一句鸡汤

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你所看到的惊艳,都曾被平庸历练。





5.老唐20240425文章之摘录

壮壮的书房:文中有兄台问到“怎么理解选择的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我这两年深有体会,原来“真的喜欢”是种兴奋剂,使我在学习看财报时不觉得枯燥,还会着迷;面对股价波动时,内心平静甚至有些欣喜,如果不是真的感兴趣,很难长期乐在其中。

常思阁:我觉得也可以反过来想,如果一件事情自己反复做也不会觉得厌倦,那可能也是“真的喜欢”。

我就没有做一件事情就兴奋得不得了的情况,阅读写作都是,但我也确实离不开这两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是真的喜欢这两件事情的,因而有了这段感悟。





6.阿攀哥在小分队里发了个帖子,大意是说他天赋一般但很努力,我进行了回帖

常思阁:跟着努力的人学习,不想努力也得努力,这就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

阿攀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7.公众号《终身黑白》文章《胡主编可能炒股不行,但却蕴含了成功的秘密》

令你痛苦的,从来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对痛苦的抗拒。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提出过著名的悲伤“五段论”:否认、愤怒、妥协、沮丧、接受。当我们面对“痛苦”时,如果为了摆脱它,而否认它,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越发感觉痛苦不已。





8.与某位群友关于浩然师兄对洋河看法的讨论

常思阁:看来TK兄不怎么喜欢浩然哟。

TK:没有哈,他去年三四季度之前觉得洋河超级低估,还准备用跌了多少超过持仓上限的买入计划,后面变得很快,被一堆人喷了,现在看来他这个转变是对的。

我当时不喜欢其实就是他变得太快。

他之前还说的动态加仓法,跌破多少可以突破持仓上限,还突破上限买过,很多说他不按计划来。

常思阁:浩然看起来是变得有点快,但我觉得他自己的逻辑是自洽的,而且他也经过了数月的持续思考。

另外,你看老唐对投资的理解就基本不变,不是一样被骂么。。。

公开分享就是这样的,必然被一部分人反对、嘲讽甚至怒骂鄙视。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些公开分享的操作想法,其实就是对了就神,错了就鬼,他们不会去辨别背后的逻辑。

但至于是这些操作想法是真神真鬼还是装神弄鬼,只有时间给得出答案,包括分享的人他们自己,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当下的选择是正确的。

话又说回来,回过头来看,当初很早就卖了洋河的罗辑和慧思,虽然我到现在也觉得他们清仓的思路有冲动成分,但暂时来看,他们还真是对的。至于最终他们对不对以及这次浩然换仓对不对,也只有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只能说,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选择负责。

后续:

这段对话发生在4月27日下午,那个时候老唐还没有说要卖洋河,我自己也还没公开写洋河的文章。

后面,我自己卖了洋河写了文章,并且还被小圈子里面的某位“正义人士”喷了,也让我对这段话里面我说的【公开分享就是这样的,必然被一部分人反对、嘲讽甚至怒骂鄙视】【他们不会去辨别背后的逻辑】有了更深的体会。

所幸的是,这些思考和被喷的事情都让我有所成长,这就够了,这也是我坚持分享的意义之一。





9.吃亏其实是投资

朱江洪:我始终认为,吃亏其实就是一项“投资”,当然不是每次的投资都有回报,但你不投资,就永远没有回报的机会

常思阁:真的很有道理呢,其实老唐对于“吃亏”的理解也差不多。

10.摘录一个茶友对【收益率=股息率+利润增长率】这个思路的举例

假设:今年利润100且全分,股息率5%,则市值是2000,明年利润利润增长5%到105,股息率5%,则市值2100,全分了,股价涨了5%,分红也涨了5%。

第二年分红到手前的总资产是100(第一年分红)+2100(市值),收益率是2200/2000-1=10%=5%(股息率)+5%(利润增长率)

常思阁注:【收益率=股息率+利润增长率】这个思路是有些大v给投资一个企业算未来收益率的一个简便思路,目前常思阁不确定这种方法有什么具体问题,但大致觉得这样是把未来收益算低了的,这种“低”反而成了一种安全边际,所以把这个方式在这里分享出来,但不代表这种方式一定对。即使这种方式对,这也只是计算投资某企业未来收益率的一种方法而已,不是唯一,而且更重要的还是要先对企业有所理解,确保其股息率和利润增长率能够维持甚至增长,才能用这种方法。

估值,是模糊的正确,不是精确的错误,但是估值的前提是对企业本身商业模式等部分的理解,理解了企业,自然有估值,不理解企业,任何估值都是错的。

体重与运动

1、本周五体重比上次发阅读思考记录时轻0.7(85.2kg)。

2、本周日均步数16881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1次。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常思阁
不盼蜂蝶不盼君,花香自有流水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