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阁-20240126阅读思考周记(有价值的内容,就值得被分享;人其实不可能在某个时刻,规划出未来几十年的路径)

文摘   财经   2024-01-26 07:56   四川  

本周小记

1、2024年1月19日9点以来,阅读公众号及其他软件文章40余篇,微信读书上听文章30余篇,扣除300+字的模板字数,周记内容4600余字(预计阅读时间约9-11分钟)。

2、至写文章时,《散户乙(一Man)2023年发言汇编》阅读至29%(这不是书,就是雪球网友整理的大V散户乙改名为一Man后的2023的发言),《隐秘的人格:人格怎样决定命运》(曾奇峰著)、《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抑郁帝国》(乔纳森·萨多斯基著,祝卓宏、吴梦雪译)这周没听

这周主要是听投资相关的文章了,暂时不太想听书。

3、本周期写日记天数:7天(本次周记囊括7天),写日记字数:1900+字


本周随笔

1、我的分享观:有价值的内容,就值得被分享,除非内容的所有者不愿意

我一直有一个我自认为非常重要,也让我自己非常自得的分享观,那就是“有价值的内容,就值得被分享”。

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做的,我阅读到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我就会分享,而且分享的时候,我会尽量注明出处,除非是我忘了。

不过,经一位朋友提醒,我才发现,之前老唐说过,希望书院朋友们要尽量控制网络传播欲望,避免书院成为网络热点。

因此,从本周周记开始,如果摘录老唐说的写的内容,我不会在标注具体文章名字了,但会标注时间,以方便我自己之后去倒查材料,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

也因此,我把我的分享观完善了一下,“有价值的内容,就值得被分享,除非内容的所有者不愿意”。





2、以下内容是发生在一个投资讨论群里面的对话,起因大概是还是有朋友希望股市能涨起来,然后我就接着参与了讨论

汪伟:其实吧,涨起来没什么好的。你又不急用钱。

卫:对,但话是那一说,大多数都愿意让他涨起了(龇牙表情,请自行脑补)

常思阁:是不急用钱,但就怕需要用钱的时候还没涨起来,毕竟一发生点意外,两三年的家庭生活费,很可能覆盖不住。

汪伟:商业贷可以3年,利率3.75,商业保险什么的都要买。

常思阁:商业保险之类的我都有。至于商业贷款,贷款也需要时间呀,万一正好就那几天涨起来了呢。所以对于我这种没钱的人来说,虽然我也认同股价低能积攒更多股权,但我希望的是至少在我的股市财富达到一定阶段前,不要发生需要我卖出股票的意外。

汪伟:那这么说的话,其实严格意义上你只能投资美股,长长的慢牛。

常思阁:我只是举个例子,而且即使投资美股,也存在这样的风险。万一刚刚好赶上下跌呢。

不过我的意思其实是:投资,终归是需要一点点运气的。如果运气真的不好,那理念和逻辑、分析财报、判断企业再好,也没办法。但做上述这些能够提高我们在正常情况下的下限,所以这些事情仍然是我们所必须要做的。毕竟,什么事情没有点风险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以及在风险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让自己能够扛过去





3、以下讨论是在另一个投资群里因为讨论抄作业引起的对话

爱俪:我以为哈,不同意见,不同操作法都是必然的,投资本来就是选择和自己契合的方法

姚文学:我之前说的,任何策略,重点要想清楚的,不是策略带来的好处有多大,而是策略的劣势、短板是啥,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种劣势。享受其利、承受其弊。不能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还有就是任何策略,都不太可能时时有效,都有失效的时候,还得想好失效的时候怎么办

常思阁:爱俪姐说得太对了。就跟阅读一样,对不同的人来说,最舒适的阅读方式不一样,投资也是一样的,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才行。

照猫画虎,原样照抄别人的作业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这种情况下自己能不能做到波澜不惊,如果不能,那说明不是最合适的方式,就应该去找一个更合适的方式。除非是找不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那么才退而求其次,在自己能找到的投资方式中,选择一个自己相对最不担心的。

文学哥说得也很对,我们做一件事情,我觉得首要需要想清楚的是因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那好的结果就算再好,都不要去做,除非你是赌徒。





4、分享一个初看幸运,细品又有点哑然失笑、心情复杂的事情

1月22日股市跌得来腾讯自选股都给我发了个1毛的波动红包(而且可以提现,我就直接提现到微信上面了)。就是我点进腾讯自选股,进入自选,就有个红包按钮,点进去就是波动红包。

然而我并没有在腾讯自选股买过股票,就只是用着他的盈亏笔记和自选股功能,之前也没有出现过波动红包,所以我也不知道为啥22号会有。干脆,以后大跌的时候,大家都去腾讯自选股里面搜罗一下吧,说不定也有个1毛2毛的呢。

顺便感慨一句:ld们啊,你们看起来真的没有小企鹅爱我呢。





5、面对上涨的心情波动

1 月 23 日才在书院评论说我觉得我面对下跌没问题,但是面对上涨估计还心态不稳,希望市场挑战一下我的软肋,这不,市场就派伊泰 b 来了。

事实也确实说明我面对上涨的心态还不行,1月 24 收盘后,我按照惯例看了一下持股的涨跌,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事实就是我1 月 16 买入伊泰 b ,到 1 月 24 已经涨了 10% 了,持股体验真的太好了(但也有可能说刚刚好赶上股市反弹,以及伊泰 b 有利好)。

结果就是尽管伊泰b仍处于绝对低估状态,但我当天晚上也老在想要不要把伊泰 b 卖了,但想了半天,觉得卖了又不知道买啥,而且觉得这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所以第二天才没卖。

后续是,1月25日,伊泰b又涨了5%,体验真的太好了啊,但25号就完全没有想着要卖出的想法了,毕竟,伊泰b还是低估的,经过前一天的内心激烈交战,还是觉得要谨守自己的原则。





6、之前在群里和大家讨论持有股票市值对家庭地位影响的时候,结合川渝男人普遍的家庭地位,我突然想出了很有趣的一句话

一直就是家庭弟位,从来就没有过家庭地位,这辈子估计很难有家庭帝位。

7、瞎感慨一下

其实,这周经历了很震惊的一件事情,但因为事情的结果还没有定论,所以也不方便写出来。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个人的人设,崩塌了,而且这个瓜,应该有很多朋友都看到过,毕竟上过微博热搜。

希望这个事情能尽快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之后,也许会找个机会分享一下。


本周阅读主要感想及收获

1、20240119之感悟

老唐说的这段话,真的是让我感触太深了。

【无论是工作、投资还是人生,人其实不可能在某个时刻,规划出未来几十年的路径。

如果可以,这相当于假设了自己当下就是能力和眼界的巅峰,以后能力不会再提高,眼界不会再扩展,不会再想到、再看到今日所想不到和看不到的世界和途径。

这得是对自己的未来有多么悲观失望,或者对自己当下的能力水平有多么崇拜,才能这么想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有计划(规划)的原因。没有规划,我们就容易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而如果规划太久远,太详细,且不说能不能执行,即使一板一眼地执行了,也让我们的人生被局限在了一个范围内,还很可悲的是局限在了当前的认知范围内,失去了未来的成长性。

后面唐师的亲身经历,也生动地展示了日拱一卒的力量,我们坚持做的某些(正确)事情,日积月累,就到达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就仿佛我们持有的优质企业一样,有波峰波谷,但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创了新高。

唐师的现身说法,让我看到了我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相信这里的诸多师兄师姐、朋友们也都看到了。真心地期待接下来的岁岁年年,因为我相信回头看来,我们这个圈子真的能如同老唐当初所说,不仅仅局限于投资,而是能走出作家、走出企业家、走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





2、老唐2024年1月20日文章之感悟

(1)

不是唐师说和亲自动手带着我们算的话,我还真不知道现在沪深 300 已经比前年 10 月还低,也不知道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的持有企业除了洋河居然都是大幅上涨的,这真的就是记录和动手的好处了。虽然我不知道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因为我对下跌无感(也许只是麻了哈哈哈),但我确实没有动手记录和计算(很大原因是懒),这就是我现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已经学会心平气和地面对大跌就忽视自己的不足,以后一定要记录和动手。

(2)

老唐关于当前“乐观与悲观”的讲解,我是充分认同的,只不过我想补充一点,如果悲观者真的无论如何都无法让自己乐观起来,那就只有努力做最充足的准备了,充足到其他人或几乎归零之时,你不被归零

当然,我个人认为,悲观者受限于悲观,也很难去做这样的准备。





3、20240124之感悟

“言传”是只要想,就任何人(开不了口的人除外)都能做到的,因为真懂假懂真理解假理解真认同假认同都可以说上两句,但“身教”的难度就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受限于认知,受限于理解,受限于能力等各种因素,要身体力行地做到都已经很难了,始终做到就更难。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唐师的育儿七字箴言“平等身教低预期”,这七个字,其实放在哪里都非常适用,无论是对上对下对亲朋对好友对陌生人,只要做到这七个字,生活都会过得非常好,可惜,绝大多数人做不到。





4、20240125之感悟

芒格说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这句话,结合老唐分析的张五常教授关于“高处变轻”事例的论证过程,让我有了一个理解:

在投资里面,我们一定要有几条的规则,但不能“走极端”,既不能过于复杂,因为复杂的话会有“刻舟求剑”之感,有点用过去的锚去定未来的量之感,但也不能太简单,那样是把金子晒出来了,但也筛出来了大量的泥沙。

投资里面最好的规则就是有几条简单明确的规则,以便我们基于这几条规则筛出一堆金子含量相对更高的金子与泥沙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再结合我们的深度研究,尽量去把混合物中的金子捡起来。

至于这几条简单明确的规则是什么,当然有很艺术的个人成分,但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对我最合适的规则就是3.5条,即老唐估值法的三大前提(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再投入),再加上一定的股息率。

我的规则加上股息率的原因,是我希望有更充沛的现金流,因为我现在处于时不时需要用钱的阶段,但我又很讨厌卖出我的股票或者说股权,更讨厌在股票低估或者说还没有达到高估的时候卖出。这半条规则我还在摸索中,所以我也不知道最后会把它设置为第四条规则还是摒弃,先走着看看嘛,人生,总要有点尝试,才有突破原有能力圈的可能


重要摘录及感悟

将始终写在摘录前面的一段话:

关于摘录别人文章、帖子等的内容,常思阁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是大段地引用别人的内容,并且我自己还没有感悟,又给全文加了原创标签且文末有赞赏标签的话,不太合适,所以以后我摘录内容的时候,如果我有写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感悟,就把感悟和摘录一起放首条(首条会有原创和赞赏标签),如果没有写有价值的感悟(或者无感悟),就把摘录和没有价值的感悟(如果有)放次条(次条不会有原创标签)。


下为重点内容摘要及感悟:


1、老唐2024年1月20日文章之摘录

文章评论区:

(1)

文武:唐师喜欢和美国比,但是我觉得从人口,习惯或者国情看,中国和日本更像。日本在90年代后经历了股市长达20年的下跌。虽然这几年重新回到高点,但是我们现在其实更像90年代的日本。我觉得这可能也是a股慌忙出逃的原因之一吧。希望老唐也可以聊一下日本。

常思阁:网上有很多讲中日异同的文章,虽然我认同中日有很多相同点,但至少中日有个根本的不同,我们是有完整主quan的,而小日子,没有。我个人认为,这就决定了现在的中国和 90年代的日本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我觉得是会让我们之后三十年比 1990后日本的 30 年好的。不过好多少我不知道。

(2)

朱朱:沪深300这20年,正好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20年(除掉最后几年),所以涨幅超过美国好像也是正常的。但未来中国发展速度应该会变缓…

常思阁:我认为(只是提供两个角度,不代表我的观点或预测):

1.发展速度变缓不代表股市增速变缓(老唐多次举过漂亮国的例子)。

2.即使我们发展变缓,那只要相对其他国家仍然是更快的,就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摘录内容的备注:

有很多其他常思阁自认为同样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常思阁没有写什么感悟的内容,是放在今日次条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次条看看,相信不会让朋友们失望的


体重与运动

1、本周五体重比上周五上升0.2kg(81.3kg)

立下flag时体重87.1kg,至称体重时历时11.5周,共减重5.8kg,距离目标80kg还剩1.3kg,距离春节还剩接近2周,按前11.5周速度,无法完成目标,还需要更加努力

2、本周日均步数13867步(苹果计数,可能因骑车有所失真),其他运动1次


常思阁


微信号:changsige99

您的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常思阁
不盼蜂蝶不盼君,花香自有流水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