吭呲吭呲艰难的扫雪
--------------------------
朋友
新认识的朋友,通过朋友圈了解一个人是很危险的事情。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朋友圈都翻完也不及私信聊天10分钟,私信1天也不及面对面聊半小时,社交媒体助长了单向度的人,也消磨了了解的耐心。
懒
懒导致了大脑简化信息能力的发展。简化信息是大脑处理信息时候的超级能力,可以让我们很快掌握事情的框架和全貌,但缺点就是对其本质和细节却一无所知。
如果你的大脑中,已经对世界和万事的发展和状态有了确定的,相对缜密的系统理解,那就说明你的思维已经开始固化了,开始忽略自然和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
自我
当你还对世界抱有好奇,你总会尝试理解它,用自己的方式,于是你变得越来越敏锐,觉知,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贴近自己和他人。但是时间久了,你钝了,你发现你想理解的一切都不能全部理解,而就你所了解的那些,你归纳总结,按图索骥,构建了一套让心安稳的系统。而这套系统也让你固化,你离自己越来越远,和他人也越来越有距离。你发现你眼前的世界,是一片混沌,而你也木然的站在这些混沌里,无所谓“知”与“不知”,“觉”与“不觉”。你挑选的信息,接触的东西越来越浮于表面,而你却浑然不觉的,一动不动的,站立着。
关注自我,却懒于探索自我。
许知远说当你试图理解他人,试图理解你所处的这个时代,如果幸运的话,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意义空间,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忘我了。
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最后一次又推翻自己一次,放弃自己一次,最后平平谈谈找到朋友,看到她要死去的样子,然后离开。
这一生的朝圣,出发的时候他认为他是有个模糊的信念的:拯救朋友。路上开始质疑自己,回想过往的一切,有些疑惑,有些不能原谅,有些愤恨,但多了解了自己。然后再次怀疑,怀疑这一趟的意义,怀疑自己,可能马上就要放弃,但是可能会被救起,被肯定某个信念的理解,然后继续。最后一次全然瓦解这个信念,它也淡去了,因为信念和意义本身已经没有了太重要的意义,关键在于你路上的经历,你在经历一切之后去看世界的那个态度,回忆起人生,温情,那些微小的爱,是让你平复也让你坚定的力量。
意义
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也没有答案。这一点存在主义的粗暴逻辑,大部分人好像认知上都接受,但是却无法体悟。
人被赋予可以思考的能力,但思考大部分被用来设立假象。用假象创造自己的神,国家,制度,货币,历史,爱,神秘的未知,以及各种方式的解脱。这情况看起来像,一个玩具在自己国度里,不断给自己创造一些问题,同时再去创造更多东西解决这些问题。
大部分人在纠结的可能不是“答案是什么”,更多的是一种,“知道没有答案后如何自处”,试图寻找落脚点的纠结和迷茫。有些选择宗教,有些用爱与和平的模糊概念,有些自创一种精神信仰,或者用灵修的方式追求另一种意义上的答案,有些在日常生活里找到依靠,总而言之,各自盛开,而这也是人类社会总奇特,最有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