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举行的2024年FISM Asian国际魔术联盟亚洲魔术大会上,上海市马戏学校2021级魔术班的赵羽佳与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7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脱颖而出,成功赢得了被誉为“魔术界奥运会”的FISM总决赛的入场券。
这位年仅16岁的“魔术少女”成为亚洲区晋级的最年轻参赛者,明年她将远赴意大利都灵,与全球顶尖魔术师展开巅峰对决。
赵羽佳的成功背后,是上海杂技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突破。10月29日至31日,第七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新时代杂技人才培养”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杂技艺术教育专家和从业者。
与会者不仅深入探讨了杂技剧的创作和杂技艺术创新等议题,还首次将魔术师与滑稽演员的培训纳入研究范畴。
国际魔术联盟(FISM)是当今世界魔术界公认的最专业、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国际魔术组织,FISM世界魔术大赛每三年举行一次,被称为“魔术界奥运会”。2024年FISM Asian国际魔术联盟亚洲魔术大会的主体活动——亚洲魔术冠军赛,就是世界魔术冠军赛的亚洲区域预选赛,吸引了亚洲魔术高手们齐聚深圳,共同争夺亚洲魔术的最高荣誉和世界魔术冠军赛的入场券。
赵羽佳曾在2023年第十届深圳“金魔童”少年魔术交流活动中斩获“金魔童”冠军,这是她第二次踏上深圳这片“魔幻”热土。
上海市马戏学校全力支持此次活动,结合她的钢琴才艺,为她量身定制的全新《音乐少女》节目,讲述了一个热爱钢琴的少女练琴遭遇瓶颈,偶然唤醒了藏在琴谱中的音符精灵,最终与音符精灵们一起完成了一曲华丽的乐章。
舞台上,赵羽佳表演细腻、技巧熟练、动作干脆,充分展现了当代中职学生的阳光和自信,成功入围总决赛。
实际上,出生于2008年的赵羽佳,练魔术仅三年。13岁那年,赵羽佳偶然结识了一位魔术启蒙老师,从此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跟随老师学习。
当得知上海市马戏学校开设魔术专业后,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与其他同学一样,赵羽佳在日常练习中非常刻苦,但她尤为突出的是那份爱思考、勤提问的精神,在节目编排与表演过程中,她常常有自己的见解。
正是凭借这种不怕吃苦、勇于钻研的态度,短短三年赵羽佳就从一名“魔术小白”成长为了一位“小魔术师”。
闯入世界舞台的魔术师在上海“养成”并非偶然。
魔术是杂技的四个专业方向之一,其余则为肢体技巧、马戏、滑稽。作为上海四所艺术类中职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杂技魔术类专业学校,上海市马戏学校一直承担着上海乃至全国杂技人才培养的任务。
“马戏学校2021年正式启动首届魔术班的招生,通过三年的匠心筑梦,培养了一批魔术专业的后起之秀,学校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提供了众多机会和专业平台,学生们先后踏上了金手杖奖魔术比赛、上海国际魔术节新人赛以及中国杂技魔术最高奖项‘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等赛场,让他们在赛场上成长。”据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介绍,魔术班的孩子们通过三年的学习,从热爱变成职业,如今即将迎来毕业,正式成为职业魔术师。
未来,这些贴有“海派”标签的魔术师将在国内外文旅市场中大放异彩。
“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型景区和主题公园内的驻场演出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杂技元素,这也使得高质量的杂技人才更加紧俏。”在梁弘钧看来,未来的杂技艺术需结合传统与现代,实现艺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论坛上,多个专家发言指出,新时代杂技人才的培养应当重视全面素质的提升,即培养所谓的“六边形战士”,不仅具备扎实的技巧,还需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联首批特约研究员金浩认为,卓越的杂技艺术家不但要有敏锐的感受力,更要拥有艺术的创造力。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六边形战士”不仅要学好技巧,更要培养开放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
“今天的杂技不仅融合了舞蹈、戏剧表演、情感表达,还包含了精心制作的音乐。”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认为,“当杂技演员开始歌唱时,这不仅是对传统戏曲的一次跨界挑战,更是展现了杂技演员多才多艺的一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表演形式。”
专家们强调,杂技教育需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创作中锻炼综合能力。通过多样化的项目和模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杂技行业的挑战。
据悉,此次论坛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和上海市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中国杂协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市马戏学校、上海杂技团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白羽
图片:由上海市马戏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