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赋型选手,做什么都平平无奇,怎么办?

教育   其他   2024-11-01 16:30   上海  

本文字数:2425,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案例

最近,茜茜同学连遭打击,有些郁闷。茜茜在一个月前,受邀加入导师的跨学科研究课题组,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外,还要快速理解另外两个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茜茜眼看着课题组其他成员渐入佳境,自己却始终摸不着法门。而且,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烧脑的论文,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


同时,在一次专业课的小组合作中, 茜茜作为“扛把子”,承担大量资料搜集和文献整理工作,为小组论文准备了一份逻辑清晰、内容翔实的文献综述,得到组员的一致好评,并在小组汇报中上台介绍文献综述部分。然而,等站上讲台,面对台下几十双眼睛,茜茜便开始紧张,在老师的鼓励下才磕磕巴巴地完成了汇报。下台后,虽然组员暖心安慰,但茜茜还是觉得对不起大家,不停懊悔自己“不争气”。


进入大学以来,因为觉得自己不善与人交往,茜茜在犹豫中错过了学生会的招新报名;因为害怕被淘汰,古筝已通过业余十级仍最终弃赛;看着室友拿了高数满绩而更感挫败……


“为什么我做什么都平平无奇?自己没有亮眼的优势,既不是天赋型选手,也不是后来居上的黑马,到头来一无所长、一事无成。”茜茜发愁。


 分析

在茜茜的眼中,自己是缺乏亮点、平平无奇的“失败者”,但在第三方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身上的光芒。例如,她能受邀加入导师的课题组,说明导师对茜茜是认可的。结合茜茜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以及她非常翔实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她勤奋笃学,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考取古筝十级证书足见她的毅力和艺术功底,对自身成绩的高要求也体现了她臻于完美的进取精神。可见,茜茜其实是一个踏实的“好学生”。


然而,为什么茜茜还是有挫败感,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所长呢?


大家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长时间注视太阳或强光后,再看别的物体,会感觉眼前有白点或阴影。这是视觉上的残象。哈佛大学的经典公开课“积极心理学”提到了认知残象(Cognitive  Afteimage):“当你的视角一直盯在某件事上, 这件事就会影响你对其他事物的看法。”据此,当茜茜把目光聚焦在自身缺点上,被失败的残象遮蔽时,就会产生认知偏差。即使有他人安慰和鼓励, 她也难免陷入沮丧和自我怀疑,从而过度放大自身缺点,疏于发现自身优点,难以发掘自身潜力。


在千万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下,人类建立了应激反应这一保护机制,即遇到挫折、磨难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压力激素,使人紧张、恐惧。这还衍生出一个自我保护机制——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其背后的逻辑也很好理解:面对风险,若忽视负面信息、过分乐观,就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不利后果;而如果过分关注负面信息、小心谨慎,可能错过某些机会,却不会造成什么“致命伤”,这使人类得以持续繁衍进化。长此以往,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在人类基因中占据上风,让我们趋于保守、谨慎,更易关注并过度加工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加工优势让人类“活下来”,但一个人如果长期关注并过度加工负面信息,易引发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在生存无虞的情况下,我们更应着眼于积极心态,帮助自己“活得好”。


对策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言:“乐观主义是一种天然理性范畴的认知方式,因为大脑的加工习惯是悲观的。要乐观,需要我们大脑前额叶的智慧,需要我们的理性。” 


对于尚未陷入抑郁、焦虑等具体心理问题的普通人来说,运用积极心理学是一个理想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主张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心理科学和实践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聚焦“建设”而非“修补”,以提升人类的普遍幸福感。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一心理学主张,发挥优势、快乐生活呢?不妨从塞利格曼的“幸福五要素”(PERMA)入手: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


1.主动捕捉,体验积极情绪

下课路上的漫天红霞、一朵形态可爱的云朵、雨后一树树的梨花……这些美景都值得驻足欣赏、悉心收藏。为减少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关注,平衡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我们还可以记录每日“好事”: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努力钻研后的豁然开朗,赶上末班车的幸运……写作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更全面地看待自我与生活,主动捕捉、强化积极情绪。


2.全情投入,尝试“置身事内” 

如果不在赛场,我们永远不会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即使用十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也要让自己在场,尝试“置身事内”,全情投入,否则将永无胜利的可能。那些错过的招新报名、临阵脱逃的比赛,并不会让我们真正轻松,只会成为遗憾,在深夜啃咬每一个辗转难眠的人。


3.彼此支持,建立积极连接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为自己构建牢固的社交支持网络,不仅能让我们在寻常琐事中感到幸福,更能激励我们在困境之中满怀力量,成功破局。


积极的人际关系不仅是获得他人的抚慰与支持,同样包含给他人关怀与善意,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案例中,茜茜的老师和小组成员都给予她认可、鼓励和支持,相应地,茜茜可以向他们表达感谢;面对已经融入的课题组成员和成绩比自己好的室友,茜茜也可以主动求教,互相取长补短;在赛前犹豫不决时,茜茜不妨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忐忑和紧张……握住那只伸来的手,并主动伸出自己的手,可以让自己的支持网络更强大。


4.发掘优势,实现个人价值

作为拥有智慧的高级生物,人类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会对我们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产生持续的积极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中,“优势发掘”是一项重要课题。学会寻找长板,并让长板更长,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成就,领略生命的意义。案例中,茜茜所展现的长板有勤奋笃学、专业扎实、精诚协作。对此,茜茜可以继续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在正向反馈中汲取动力,以此形成能量“永动机”,奔向向往的未来。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长板怎么办?借助亲朋好友、能力测评量表“照照镜子”,会有新的发现。



编辑:田晓雪

责任编辑:白羽

来源:《成才与就业》杂志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成才与就业
《成才与就业》的主要读者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少年。《成才与就业》\x0a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青少年学生读者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求学、求职、求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