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易错失求职机会?

教育   2024-11-22 20:52   上海  

本文字数:2391,阅读时长大约12分钟



Z是工科类专业大三男生,性格内敛,专业成绩优秀。前段时间,他在学校一场职场模拟面试的简历撰写环节表现优秀,但在群面中得分不及预期。室友小C与小Z一起参赛,因善于表达而在群面中获得了高分。不久后,他俩在同学的推荐下,做了一次时下流行的MBTI测评,结果显示小Z“I、小C“E。由此,小Z认为找到了自己多年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及近期在群面中得分不高的原因;同时,他不禁羡慕小C“E特质,担心“I特质会让自己错失求职就业机会,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愈加迷茫。

那么,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小Z会因自己是“I而受影响吗?笔者认为其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眼下,他急需在职业测评、自我认知、职业目标等方面找准定位。

01

找准“职业测评”的定位

“I“E这两个网络流行词都源自MBTI测评,前者指性格偏内向的人,后者是性格偏外向的人。MBTI测评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8种人格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4个维度,即注意力方向(外倾/内倾)、认知方式(实感/直觉)、判断方式(理智/情感)、生活方式(判断/理解),进而形成16型人格。4个维度如同4把标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个体人格有哪方面的偏向。


客观来说,测评结果没有好坏之分,只代表个体具有某种人格类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测评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也与答题者答题时所处的状态、拥有的经历等息息相关。由于每个人的人格各具特色,我们并不能一刀切地把所有人的人格简单归纳为16个类型。

因此,对像小Z这样的学生而言,应认清职业测评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定位。职业测评是简单而常见的辅助参考工具,除了MBTI,还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DISC性格测评等。它们都能让人通过问卷测试等形式较快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及性格特征,进而更好地探索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些测评还会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参考意见。但正如上文所言,这些测评是有局限性的,而职业生涯规划是长期过程,因而个体在规划未来时还需要理性、辨证地看待测评结果,不能完全依赖它,更不能将其视为捆绑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绳索。


02

找准“自我认知”的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亦是知己知彼的过程,知己指认识自己,知彼则指认识职业世界或自己以外的世界。其实,对一个人而言,最了解自己和最不了解自己的,往往都是自己。小Z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他过于依赖外部测评结果,以此代替对自我的认知,而这样很可能使他对自我的认知变得不真实和不全面。因此,像小Z这样的学生有必要找准自我认知的定位,主要可从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个人特质、职业价值观等入手。


Z正是通过上述途径更加了解自己,也发现了自身优势所在。结合自己具备的创造性、自主性、高度适应性等特质,出众的信息分析与实验实践能力,研究型职业兴趣倾向,对职业世界的认识,他期待自己未来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下一步,他将通过生涯人物访谈、企业实习等途径,积极探索专业对口领域的工作内容及方式是否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相吻合,避免盲目做职业决策。




03

找准“职业目标”的定位

设定职业目标,可以让自己的未来发展更具方向感、着力点,也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迈向理想中的人生。那么,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呢?简而言之,可以通过清晰的自我认知定位,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寻找并确立科学而有效的目标。其间,不妨遵循SMART目标法则。


S代表Specific(明确的),意味着设立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比如,小Z需要以某个科研院所的具体岗位为职业目标,而非直接把目标定为去科研领域工作。


M代表Measurable(可测量的)、A代表Attainable(可达到的),意味着达成目标的过程应指标化、可行化,避免设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比如,在明确职业目标前,对于做多少位朋辈人物的职业访谈”“整理多少个自己感兴趣的科研类岗位需求”“参与多少次院校两级职业素质培训等问题,小Z有必要先做好计划。


R代表Relevant(相关的),意味着自己所做的努力要与职业目标有所关联。比如,小Z向往进入科研院所工作,那么可以提高自身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学以致用、求职就业等能力为阶段性目标,逐步增加毕业后如愿进入科研院所干事创业的关联可能性。


T代表Time-bound(有时限的),意味着设定目标时要考虑时限。比如,小Z在设定认识自己及职业世界的短期目标时,应明确每个小目标的完成时间;在设定职业目标时,不妨考虑毕业3年、5年、10年内自己想达成的目标,这样就能给自己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引。此外,他还有必要定期复盘,评估各目标是否合理可行,评估自己有没有走在实现目标的正道上,并留出一定的调整时间。


总之,小Z不用因自己的MBTI测评结果是“I而自卑、迷茫。找准上述3个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真付诸实践,他就能勇往直前,并拥有在未来闪闪发光的机会。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师)



编辑:田晓雪

责任编辑:白羽

来源:《成才与就业》杂志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规划】高职毕业后,去读本科还是直接就业?
【规划】选专业要不要看性别?打破“预设立场”很重要
【规划】学会抓重点


成才与就业
《成才与就业》的主要读者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少年。《成才与就业》\x0a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青少年学生读者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求学、求职、求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