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而中医智慧告诉我们,人体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
幸运的是,中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理论,还给出了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按摩脾经上的关键穴位。这些穴位不仅能调节脾胃功能,还能缓解多种慢性病症状,堪称我们身体自带的“保健医生”。
一、太白穴:脾胃的“急救站”
一、太白穴:脾胃的“急救站”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位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凹陷处。它就像是脾胃的“急救站”,在脾虚症状出现时,能迅速发挥作用。
脾虚的表现多种多样:睡觉时流口水、舌边有齿痕、饭后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其实都是脾胃运化功能不佳的信号。而按摩太白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不仅如此,太白穴还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调节器”。通过简单的按摩,血糖水平可以逐渐趋于平衡。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垂直按压太白穴,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按压持续10秒,休息片刻后重复,每天进行3次,每次10分钟。
二、公孙穴:脾胃的“交通要道”
公孙穴位于足部第一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是脾经的络穴。它就像是脾胃的“交通要道”,能够调节气血的运行,缓解多种脾胃问题。
按摩公孙穴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胃痛、呕吐等症状,还能调节气血,缓解痛经、改善睡眠。对于女性来说,公孙穴还能调节月经不调、缓解痛经,堪称女性健康的“守护神”。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公孙穴,力度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宜。每天进行3次,每次10分钟。
三、商丘穴:身体的“消炎药”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是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它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具有强大的消炎作用。
按摩商丘穴可以缓解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炎症性疾病,还能调节脾经的气血运行,排出体内湿气。对于腹胀、大便黏腻、身体困重等症状,商丘穴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商丘穴,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每天进行3次,每次5分钟。
四、大包穴:脾胃的“调节器”
大包穴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隙处,是脾经的大络穴。它就像是脾胃的“调节器”,能够调节脾胃功能,缓解全身疼痛。
按摩大包穴可以改善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等症状,还能调节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问题。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大包穴,揉动脾经,使穴位产生酸、麻、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腋下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15分钟,每天2次。
在中医养生的智慧中,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通过按摩脾经上的这些关键穴位,我们不仅能够调节脾胃功能,还能缓解多种慢性病症状。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用中医的智慧守护自己的健康。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遵医嘱。
完
探索后溪穴:解锁身体自愈力的关键
冬季咳嗽人群增多,常按经渠穴快速止咳
福 利 入 口
想要更深层次的养生知识当然也需要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现发放中医养生、调理、食疗
🔥仅限100人🔥
150节中医养生课程免费学习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学习
人数:本批次仅100个名额
报名条件:不限职业、学历
方式:线上进行,不耽误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