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胃经堵塞会使胃部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不能及时被消化和排空,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呃逆等问题。- 营养吸收障碍:由于消化功能受损,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面色萎黄、身体虚弱等。- 气血生成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经堵塞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为气血,导致气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胃经与其他脏腑经络相互关联,胃经堵塞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连的脏腑,如肝、胆、脾、心等。例如,肝气郁结可导致胃经气血不畅,而胃经堵塞又会加重肝脏的疏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脾胃虚弱还可能影响心脏的气血供应,引发心悸、失眠等症状。- 头面部及肢体不适:胃经循行于头面部和下肢,堵塞时可能出现前额疼痛、眼眶周围不适、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袋加重、黑眼圈明显等头面部症状,以及下肢沉重、酸痛、麻木、冰凉等肢体症状。
- 艾灸穴位及功效:
-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和人体的保健要穴,艾灸此穴可激发胃经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胃部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消化吸收能力,缓解下肢沉重、酸痛等症状。 - 中脘: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处,是胃的募穴,也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艾灸中脘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对各种脾胃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 - 梁丘:屈膝时,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是胃经的郄穴,善于治疗急性胃痛、胃胀等病症,当胃经突然出现气血瘀滞导致急性胃部疼痛时,艾灸梁丘穴可迅速缓解疼痛。 - 天枢:位于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寸处,是大肠的募穴,艾灸天枢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肠道问题,对因胃经不通导致的腹部胀满、疼痛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方法:
点燃艾条后,与皮肤保持2至4厘米左右的距离,采用回旋灸或雀啄灸的手法,在穴位上空旋转或上下移动,使艾热均匀地渗透到穴位中。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左右为宜,温度以感觉温热舒适但不灼痛为度。
艾灸时要选择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环境,让自己能够放松身心。艾灸前后要喝适量的温开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孕妇、高血压患者、皮肤破损者等人群不宜艾灸。------分割线------
在我公众号分享的中医文章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许多朋友表达了想要成为我学徒的愿望。对此,我深表感激。但由于我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实在难以分身教授学徒。因此,我向大家推荐问止精一书院,这是一个学习中医的绝佳去处。
目前,精一书院为所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这样的福利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至于未来是否会收费,这将取决于院长的决定。所以,我建议所有有志于中医学习的朋友们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尽快加入学习。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希望你们在精一书院能够学有所成。
有心学习的不要错过这次机会,赶紧识别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添加预科班老师开始申请吧👇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