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中医学对心脏的形态 、位置早有描述 ,如“心为牡脏 ,其色赤” ,“心象尖圆 ,形如莲蕊” ,“居肺管之下 ,膈膜之上” ,“心之外体圆滑 ,内空如囊 … …中有直肌隔之 ,故有左房 、右房之称 。左右半截 ,又有横肉间之 ,故有上房下室之号 。… … 中有门户 ,自能开合” 。其记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基本一致 。具体说 ,心脏是一个运动的器官 ,色赤红 ,形似未开荷花倒置的圆锥体 ,位于两肺之间 ,气管交叉之下 ,膈肌之上 。心脏内部被房中隔 、室中隔及左右房室口而分为四腔 :左右心房 ,左右心室 。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右房室口有三尖瓣 。当心室收缩时 ,阻止血液逆流入房 。在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 ,分别有三个半月瓣组成的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在心室舒张时关闭以阻止血液逆流入室 。
生理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血脉:心的功能之一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确保全身的血液流通。心气的推动作用使血液能够在脉道中循环,从而滋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如果心气不足或心血不足,可能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胸闷、胸痛、脉搏细弱等症状。
2. 主神志:心还主管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志等。心的气血充盛与否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如心气旺盛则神志清楚,反之则可能导致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因此,心被称为“君之官”,是主宰人体精神活动的重要器官。
3. 开窍于舌:心的功能还与语言表达有关,心气充足时,语言清晰流畅;反之,则可能出现言语不利或失语的情况。
4. 在液为汗:心与汗液的分泌密切相关,心气旺盛时汗液正常分泌,反之则可能导致出汗异常,如盗汗或无汗。
5. 其华在面:心的气血充足与否直接影响面色,心气旺盛时面色红润;反之则可能面色苍白或萎黄。
6. 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形成表里关系,两者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过程。
心在中医理论中不仅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器官,更是一个包含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整体系统,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功能涵盖了血脉运行、精神活动、语言表达、汗液分泌以及面部色泽等多个方面。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志的概念指的是心脏不仅负责血液的循环和营养的输送,还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心脏的生理功能正常,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反之,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则可能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倦怠甚至癫狂等症状。
对于失眠、多梦等精神状态问题,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所致。具体来说,失眠多梦的形成往往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因素有关。心脾两虚会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影响心神的安定;而心肾不交则会导致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深度不够以及睡眠时间过短。
在治疗方面,中医通常采用养心安神的方法来调节心神。例如,归脾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健脾养心、安神治疗的作用,适用于因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此外,针灸和中药结合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通过调理心脾两虚、阴阳平衡来改善睡眠质量。
总之,在中医中,心主神志的概念强调了心脏在维持精神状态中的重要性。
完
望诊:中医四诊之首(内容超全)【值得收藏】
福利入口
想要更深层次的养生知识当然也需要家人们的积极参与!!!
现发放中医养生、调理、食疗
🔥仅限100人🔥
150节中医养生课程免费学习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学习
人数:本批次仅100个名额
报名条件:不限职业、学历
方式:线上进行,不耽误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