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青楼女子遇良人,水墨丹青留青史

百科   2024-09-21 22:50   江苏  

提及潘素,不少人会联想到同时期的另一位杰出女画家——潘玉良

她们均曾为青楼女子,均遇良人而成为知名画家。

潘玉良在绘画风格上,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其作品用笔干脆利落,用色主观大胆,充满力量感。

而潘素则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更是擅长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她的作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古典美。

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称赞潘素的绘画:

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著名美术史家和评论家常任侠教授著文称潘素的作品:

功力既深,培基复厚,远绍祖国唐宋传统,下与明清名家并驰。

红学家周汝昌评潘素山水画作:

潘素女史,张伯驹先生之夫人,画家,专工宋派山水,不但笔下功力深厚,尤擅大幅巨制,稜稜凛凛,气势宏廓,而又富巨丽之景光,精致之法度,无一丝柔弱粗陋鄙俗气息。此在女流,尤称罕见

前面已经有《从青楼女子到世界级画家,你不知道的潘玉良》

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水墨丹青留青史的女画家潘素。

早年的经历

潘素,原名潘白琴,字慧素,191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名门望族,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宰相潘世恩。

潘素的父亲潘智合是名门之后,但性格纨绔,不擅持家。待潘素出生时已家道中落。

潘素的母亲沈桂香是位大家闺秀,对潘素视如掌上明珠,自幼便着力培养她的才艺。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潘素自小便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才艺。

潘素不仅工于女红、音律,更在绘画和诗文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年仅十岁的潘素,便已经能弹得一手精妙的琵琶和古琴,且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然而好景不长,潘素十三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此后,她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父亲潘智合在母亲去世后不久便迎娶了继母王氏,而王氏对潘素并不友善,甚至以弹琵琶可以赚钱为由,将她卖到了上海的青楼天香阁。

在青楼中,潘素凭借出色的容貌和不俗的才艺很快声名鹊起。

她不仅擅长弹奏琵琶和古琴,还精通书画和诗文。这些才艺让她在青楼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有名的潘妃

遇见张伯驹

1935年,集收藏、书画、诗词、戏剧于一身的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在上海的青楼中偶遇了潘素,被她的才华和气质深深吸引。随即写下: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而潘素也很快钟情于儒雅多情的张伯驹。

真正:“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尽管张伯驹当时已有三房妻室,但他与潘素之间的情感迅速升温,两人决定缘定终生。张伯驹由此为潘素填词一首《浣溪沙》:

隔院笙歌隔寺钟,画阑北畔影西东,断肠人语月明中。小别又逢金粟雨,旧欢却忆玉兰风,相思两地总相同。

然而好景不长,潘素却遭到了对她一见倾心,准备娶她为妻的军阀臧卓的绑架,并被软禁起来。

张伯驹在好友孙曜东的帮助下,买通了臧卓的守卫,潜入酒店将潘素救出。

历经波折救出潘素后,张伯驹更加坚定了与潘素共度一生的决心。尽管他当时已有三房妻室,但他为了潘素毅然遣散了之前的妻室。

1935年,37岁的张伯驹在苏州迎娶了20岁的潘素,从此有情人终成眷属。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而幸福的,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张伯驹常常以诗词来表达对潘素的深情:

相知相守的知足:

齐眉对月,交杯换盏,犹似当年。红尘世上,百年余几,莫负婵娟。

潘素生日时的祝福:

明月一年好,始见此宵圆。人间不照离别,只是照欢颜。侍婢梅花万树,杯酒五湖千顷,天地敞华宴。主客我与汝,歌啸坐花间。

离别时的思念: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为潘素的画作《素心兰》填的词:

“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

这大概就是最美好的爱情,情投意合,两心相悦!

天赋惊现

张伯驹不仅是潘素的良人,更是潘素的伯乐。

婚后不久,张伯驹逐渐发现了潘素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和潜在天赋,并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关系,为潘素提供了各种学习环境和机会。

潘素曾师从朱德箐、陶心如、祁井西等绘画名家学习花卉绘画。

此外她还广泛涉猎古代名家画作,深入研习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潜心观摩张府珍藏的众多名家真迹。

为了拓宽潘素的眼界,张伯驹多次带她游览名胜古迹,使她能够从自然和人文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潘素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灵感,也为她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素不仅拥有非凡的艺术天赋,更愿意下苦功夫去研究绘画。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青绿山水画风格:

一、典雅细腻,气势磅礴

潘素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中国的大好河山,感情饱满,意境明朗丰富。其青绿色富贵典雅,虚实结合,辽阔大气,充满时代气息。

二、色彩丰富,极富感染力

潘素的青绿山水常常采用平远法构图,层次分明,空间感强,工细严谨,色彩丰富。她的设色山水,敷色明丽,直逼唐人,色彩运用上既传统又富有创新。

三、推陈出新,格调高古

潘素的山水画不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的精髓,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她的画作中,山川壮丽,巨峰耸峙,草木丰荣,屋舍俨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布局严谨,妍丽清新

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浅绛山水,潘素的布局都极为严谨,妍丽清新,充满生气,引人入胜。

五、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潘素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得她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潘素曾与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多次合作,她的画作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受到高度评价。

她的作品如《云峰春江》、《漓江春晴》、《夏山过雨》等均为经典之作。

潘素还曾参与创作《普天同庆》等国画巨作,并与多位国画宗师共同创作。

潘素的作品约有千余幅之多,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潘素的画作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写在最后

潘素的一生,如同一个传奇:从青楼女子到名画家的华丽转身不得不说首先遇到了贵人。

但她不是凭借美貌去攀附去迎合,而是靠自己勇敢、努力与才情赢得爱情、欣赏与尊重。

潘素的画更是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可。

潘素与张伯驹的旷世爱情,更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彼此成就,才能创造奇迹。

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

愿你眼里有光,心里有海 目之所至皆是星辰大海 心中所期皆有春暖

END

筱瑜爱生活yu
分享生活感悟,育儿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