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40岁生日时举办了一场名为“葬礼告别式”的另类仪式,引发网友热议。
乍看好荒诞,我却觉得她好通透。
她就是杨天真。
看过她的著作《通透》及公开言论,她的通透也是有迹可循的。
一、自我认知与目的非常明确
杨天真认为,活得通透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像导演掌控剧本一样规划人生。
她曾直言“我的人生观就是三个字,自己爽”。
很喜欢她说的这句话:人生无需迎合他人期待,而应聚焦于“我想要什么”。
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也不奇怪她在40岁生日时选择用“葬礼”告别过去。
葬礼上,她躺在花床上两小时,画遗像、念悼词,象征性地埋葬了前半生的焦虑与执念。
正如她所说:“人生要创造记忆的彩球,让生命对爱的理解更深一层。”
“向死而生”在她这里有了很好的体现,通过直面死亡,倒逼自己更鲜活地活在当下。
二、从“抬杠王者”到“静默容器”
杨天真在《通透》中提出,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逻辑,并放下对人性的幻想,是减少痛苦的关键。
之前被称为“国家一级抬杠选手”,近年却展现出惊人变化:面对他人长达四小时的批评,她不再反驳,甚至主动内省。
好友脱不花形容这种变化如同“李叔同出家”,是“活够了”与“活透了”的叠加态。
这种转变源于她对“喜恶同因”的洞察:他人的评价体系本就矛盾,若过度敏感于外界反馈,只会陷入内耗。
正是这种对人性的清醒认知,让她在娱乐圈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游刃有余,既保持真诚,又避免情感绑架。
三、另类仪式背后的生死观:用荒诞解构焦虑
杨天真的“葬礼派对”绝非炒作,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行为艺术。
她通过“躺平两小时”的极致体验,解构了社会对年龄、成功的刻板期待。
正如她所说:“钻石可以代表爱情,但女性更该用它为自己加冕。”
她追求的不是仪式本身,而是对生命掌控感的确认。
她虽微胖,却自信展示礼服。
拒绝被审美规训,用实力与自我接纳对抗焦虑,这也是她人生通透的一个表现
四、从“自己爽”到“公共化”
早年以“自己爽”为信条的杨天真,近年逐渐“公共化”。
她的个人目标从单一的职业成功,转向赋能他人。
例如,她创立大码女装品牌,鼓励女性摆脱身材焦虑;在《通透》中分享职场智慧,将个人经验升华为普适方法论。
曾经的“爽感”来自个人成就,如今则源于“融入更广阔的洪流”。
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正是通透的终极形态:既保有个人棱角,又能与外界共振。
五、实力与自信的底气:通透的根基。
杨天真的通透绝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职场实力之上。
她曾放言“我是全中国最好的经纪人”,并凭借精准的行业判断力,打造鹿晗、张艺兴等顶流案例。
这种专业自信,让她敢于打破常规——无论是缩胃减肥的“狠劲”,还是从经纪人转型为作家、品牌主理人的跨界勇气,都印证了她“人生规划师”般的执行力。
正如她在书中所说:“活得通透需要锚点。”
于她而言,这个锚点不是外界认可,而是对自我价值的笃定。
杨天真的通透,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理性的“自私”——她始终将能量集中于核心目标,过滤无关噪音,甚至用“葬礼”这样的极端仪式切割过去。
这种活法或许显得“心机”,但正如王尔德所言:“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真正的通透,不是无欲无求的佛系,而是看清规则后,依然敢按自己的剧本活得酣畅淋漓。
愿我们2025也活出通透人生,做好自己。
我是筱瑜,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两个可爱的宝贝,闲暇之余愿和你分享生活感悟,育儿心得。
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