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扬的旋律中,有一位女子轻旋于舞台,她是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桥梁,是艺术天空中最温柔的星辰——谭元元,一位用灵魂诠释芭蕾之美的皇后。
01从舞者到艺术总监的华丽转身
2024年7月31日,苏州芭蕾舞团的新作《小夜曲-春之祭》亮相上海大剧院,风格迥异的音乐与芭蕾相互交织,形成兼具柔美和阳刚的视听盛宴。
而负责率领本次芭蕾舞团登台的正是国际著名芭蕾皇后-谭元元。
《小夜曲》(Serenade)和《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是两部在舞蹈史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小夜曲》最初是由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后来被编舞家乔治·巴兰钦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纽约市芭蕾舞团的开团之作。
《小夜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流畅的舞蹈编排以及简约而优雅的舞台设计而闻名,展现了巴兰钦对于古典芭蕾美学的精炼与创新。
《春之祭》:《春之祭》则是由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一部划时代音乐作品,首次公演于1913年,由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编舞。
这部作品因其复杂激烈的节奏、不和谐的和声以及对传统音乐结构的打破而在首演时引起了巨大争议,但随后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之一。
它讲述了原始部落春天祭祀的场景,其中包含对新生与牺牲的强烈象征。
《小夜曲》与《春之祭》的组合呈现,浪漫柔情与狂野激昂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不仅为观众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受,也让舞者通过多元化的作品历练,提升了专业素养。
今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谭元元结束了她在旧金山芭蕾舞团长达29年的舞台生涯,这一成就本身就是对她在舞蹈艺术领域杰出贡献的见证。
这一天也是她48岁的生日。演出结束后,她缓步走向舞台前沿,优雅鞠躬,单膝跪地,双手抚摸着舞台。“那一刻,我的心里很踏实,因为得到了所有观众的肯定。”谭元元说。
深度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中当谈到芭蕾舞者短暂的艺术生命时,她说:舞蹈家的一生会有两次死亡,其中一次就是离开舞台的时候。
但在她看来,创作就是消灭死,
所以回归祖国的谭元元选择拥抱那个终归要落下的“大幕”,投身于幕后工作、开启通过创作再创新生的舞蹈之路。
现在的谭元元不仅仅是苏州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还是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特聘教授。
而她的华丽转身,无疑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在这个新角色中,谭元元不仅能够继续在芭蕾艺术领域深耕,还能够运用她的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指导和培养新一代的舞者,推动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这一转变,不仅是个人事业的新起点,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芭蕾艺术界的一大贡献。
02 芭蕾是一门残酷而美丽的艺术
芭蕾,无疑是美的。然而,这份美背后,是舞者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长时间穿着足尖鞋进行高强度练习和表演,每日重复的跳跃、旋转和伸展动作,恢复期间的不确定性和复出的压力,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对芭蕾舞演员都是极大的挑战。
顶尖舞者如她,在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伤痛和牺牲。
最严重的一次受伤是15年前,在《吉赛尔》第二幕时,因为想展现幽灵的灵动轻盈,她跳得很高,一使劲,胯骨脱臼。
“那一刻,心情非常复杂,我不愿意就这么低头,为了留在舞台,再努力一下吧。”看了好几个医生后,她选择保守治疗,而不是做微创手术,用了两个月去养伤和恢复。
“如果没受过伤,你一定是外星人。”为了展现一种极致的美,仙气飘飘,女舞者必须拼命踮起脚,足尖触地。
谭元元说:“舞者的一生,就是用身体和音乐在打交道。美到极致的芭蕾是残酷的艺术,唯有刻苦、自律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
”舞者永远要做好准备,有信心,有恒心,还要聪明,知道怎么把伤痛减到最低。“
克服了无数次伤痛与困难,谭元元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小提琴演奏者吕思清、钢琴演奏者孔祥东等合作表演《思乡曲》。
1998年:出演巴兰钦的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之后,谭元元陆续得到很多机会,参演了巴兰钦的另一些作品和《天鹅湖》全剧.
2001年:随旧金山芭蕾舞团赴欧洲进行巡演,并因此赢得了国际声誉,英国舞评家Covent Garden则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
200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并成为封面人物 ;同年,入选“亚洲20位40岁内最有影响力英雄人物”
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刘岩、杨丽萍联袂共舞《岁寒三友——松、竹、梅》。
2006年:正式晋升为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达到职业舞者的顶峰,成为亚洲第一位在美国顶级芭蕾舞团中担任此职的舞者。
2015年:,出席“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并获得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及“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提名。
2018年:谭元元获得“旧金山市长艺术奖”,而这一天也被命名为了“谭元元日”。
03未来之路
对于转型,谭元元也是忐忑的,以前是专心的在舞台上,专心专意跳舞就行,现在的她更像一个大家长,什么事都要操心。
不过更让她开心的是她可以更加注重年轻舞者的培养,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下一代,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芭蕾舞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鉴于谭元元在国际芭蕾舞坛的声望,她完全有能力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参与或组织国际性的艺术节、工作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我想未来的谭元元,一定继续闪耀着艺术之光,激励和影响着更多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