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城的登机口排队登机前,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手拉四轮行李箱,箱子上坐着一个四、五岁光景的男孩。男孩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双手环绕着四轮箱的拉杆正入迷地玩着游戏。
因为走的是旁边的特殊通道(带小孩的及军人),小孩的鞋子被栏杆剐蹭掉了,男子只管拉着行李箱把手向前走,孩子只管盯着手机,不知道是否知道鞋子掉了。
站在我前面排队等候的同事,忍不住大声喊道:“小孩的鞋子掉了。”
男子大概是听到了喊声,驻足回头,面无表情,推着携带孩子的行李箱折回头,把掉落的鞋套在孩子的脚上,然后继续向前。
飞机降落到L城,从机舱出来,再次碰到那对父子,同样的画面,孩子还是同样的姿势坐在行李箱上盯着手机玩游戏,男子依然拉着行李箱的把手一路向前。
吃惊于这对父子的默契,各得其所的自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手机是工具还是猛兽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对于孩子而言,既是探索世界的神奇工具,也可能化身为吞噬时间的猛兽。
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发展兴趣爱好的重要平台。
孩子可以通过手机观看教育视频、阅读电子书、参与在线课程等,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未知的世界。
其强大的功能和无处不在的信息流,既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学习资源和娱乐方式,
同样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沉迷游戏、过度社交、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
孩子沉迷玩手机并不单单影响视力那么简单,甚至还可能伤害大脑。
网上有这么一个故事《13岁孩子玩手机智力倒退瘫痪: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
一个留守儿童,经常玩手机到深更半夜,作息特别不规律。有一天,突然像疯了一样,一直拿头去撞墙,后来病情不断恶化,竟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了,还有智力衰退的现象,不认识家人...
经医生诊断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过度玩手机导致作息不规律,过于疲惫,身体免疫系统出现混乱,从而患上了免疫性脑炎。
可见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并非危言所听!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也曾研究发现: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大脑,与普通孩子大脑的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而上瘾的大脑,就像萎缩了一样,简直触目惊心。
用手机看短视频、玩游戏都是一种高刺激行为。长期接受高兴奋体验、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现实生活中集中注意力。
华盛顿大学的一项实验证明:
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也许做父母的我们也知道这些利弊,但我们却无法掌握风险。
以为靠孩子的自律可以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殊不知如同鸦片一样的种子已经在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当今的我们因为工作繁忙,或需要独立处理很多事务时,不想要孩子过来打扰,而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手机递给孩子,让孩子自娱自乐。
可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是需要耐心和智慧的。
首先家长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合理使用手机,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尤其是在餐桌、学习等关键时刻。让孩子能感受到手机并非生活的全部。
其次是要设定规则,明确界限:设定每天或每周的手机使用时间限制,并严格执行。可以使用手机管理工具或家庭协议来监督执行情况。
再次是教育内容筛选:给孩子的手机安装内容过滤软件,以阻止不良信息的访问。审查并批准孩子想要下载的应用,确保它们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
最后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艺术创作等,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体育等。
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有参与感的陪伴。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是增强情感联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度更多有意义的时光:
共同参与家务活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一起打扫房间、整理玩具、准备晚餐等。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还能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
户外运动与游戏:安排家庭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车、野餐、爬山等。在户外,家庭成员可以一起探索自然、锻炼身体,并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欢乐。
阅读分享: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分享感受。可以轮流朗读,或者各自阅读后交流心得。阅读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手工艺与创意活动:鼓励孩子参与手工艺制作、绘画、拼图等创意活动。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或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这些活动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增进亲子间的合作与默契。
家庭电影之夜:挑选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或纪录片,在周末或晚上安排家庭电影之夜。观看后,可以一起讨论电影内容、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情感交流。
角色扮演游戏:根据孩子的兴趣设计角色扮演游戏,如模拟超市购物、餐厅服务员等。在游戏中,家庭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互动和表演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旅行与探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排家庭旅行或短途探险活动。在旅途中,家庭成员可以一起探索新环境、体验新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旅行中的互动和分享将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这些具体的亲子互动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还能帮助孩子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写在最后
董卿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强调了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从C城到L城这个给自己和孩子短暂自由的父亲不知道是否想过未来,是否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孩子的重要性,是否能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负责!
做个有爱、有责任心、有耐心、有智慧的家长吧!
愿我们都能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感、既懂得爱又懂得被爱的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