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既是落实党中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部署要求的制度安排,也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林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服务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迎接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全面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分享各学院(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农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一直秉承“德育为先 ,能力为本,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坚持培养高水平强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现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和生物育种5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和自治区品牌专业。学院1979年开始招硕士生,2003年开始招生博士,2014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设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作物生理与种子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多年来共培养本科生约1万多人,博士研究生16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遍及全国28个省、市、区及海外各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本科教育教学的举措与成效
构建并实践农科专业 “5555”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动笔写”“动嘴说”素质、知识、能力的“5动能力”协同提升为目标,通过打造稳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创建四年不断线“5田4课”实践课程模式,创制“5关20节”本科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的指导模式和“5步递进”双创实践模式,构建了“5动能力+5田4课+5关20节+5步递进”的“5555”实践教学体系。
(1)创建四年不断线的“5田4课”耕读实践教学模式
①一年级开设农事操作课,种好农事操作田;②二年级开设植物生产技术课,种好技术示范田;③二年级开设新农人创新创业实践课,种好双创训练田;④三四年级指导学生种好毕业论文试验田;⑤三四年级开设生产实习课。
(2)构建以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为主导的“5步递进”的双创指导模式
以专业教育与双创实践融合为目标,增设《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社会实践类课程,依托“专家库、项目库、人才库、资源库”,组建“本硕博”联动项目团队,开设“双创大讲堂”,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提升创新意识;培育“双创大市场”,依托科研团队项目课题,做好科研选题,提升项目质量;开发“双创大数据”,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建立“双创大基地”,深入挖掘打磨项目,提升写作能力;搭建“双创大舞台”,组织路演答辩,提升表达能力,形成“五步递进”双创实践方法。
(3)形成具有农科专业特点的“5关20节”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2004年以来,探索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和关键环节的“5关20节”指导方式。5关均由团队导师做专题讲授,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5动能力”。具体为①开题报告关:报告格式、论文题目、文献综述与试验设计;②田间试验关:田间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观测与田间取样;③室内分析关:室内规则、样品处理、化验分析与仪器保养;④撰写论文关:论文格式、数据处理、图表制作与论文修改;⑤论文答辩关:答辩重点、幻灯制作、答辩过程与回答问题。
(4)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
按照“5动能力”实践教学理念,创建“5田4课”培养方案,创新“5关20节”论文指导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创立“5步递进”创新创业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科专业双创“5555”实践教学体系。
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及自治区金奖等11项;获“创青春”国赛铜奖、自治区金奖等7项;获“挑战杯”国奖三等奖1项、自治区特等奖2项及一等奖1项。《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全院学生选修比例超过80%。指导的学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27篇,制定地方标准32项,授权专利24项;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6篇,优秀毕业生14人。考研率45%以上,就业率95%以上。学生组建创业团队21支,创办企业100余家,指导学生为“内蒙古味道”品牌推广优势特色农产品200余种,订单带动7315户农牧民脱贫致富,累计销售额1000余万元。
将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通过建设我校农耕文化展厅等耕读教育基地,系统介绍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传统农业主要农具、古代农书及其简介、主要农作物标本和种子展示和农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展等内容,在耕读基地建设宣传橱窗、绘制农耕文化墙等,营造浓厚的耕读文化氛围;并在每年秋分日举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创意竞赛、农特产品鉴会、农业科普知识汇展、法治宣传等方式,激励我院师生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做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厚植学生强农兴农使命和知农爱农情怀。
通过以上专业建设和发展,我院主持申报的“新农科创新创业“5555”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2022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项;在课程建设方面,《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获批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玉米全程机械化虚拟仿真实验》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植物生理学》获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院建设的耕读教育基地获批为内蒙古科协“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和内蒙古科技厅“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
来源:农学院
责任编辑:赵宝平
编辑:崔轩瑜
策划责编:王丽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