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项科技成果在第十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摘   2024-11-07 23:44   内蒙古  

近日,2024梁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梁希大讲堂在浙江湖州举办。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由林学院白玉娥教授主持的“西伯利亚杏等三种生态经济型灌木种质创制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和由原沙漠治理学院教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团队主持的“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流域生态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







“西伯利亚杏等三种生态经济型灌木种质创制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是我校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完成。该项目针对内蒙古地区生态经济型灌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技术不完善,缺乏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急缺支撑产业发展的良种,以及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了全国西伯利亚杏和长柄扁桃种质资源大摸底工作,结合“表型+品质+分子标记”创建了科学完善的西伯利亚杏、长柄扁桃种质评价和鉴定技术体系,选育出高产优质高抗良种25个;研发了“宽行密株机械化栽培、无人机授粉和花果防冻保果”为核心的轻简化栽培模式;研发了市场紧缺的优质杏仁油、杏仁蛋白粉等高附加值木本粮油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极大提高了西伯利亚杏等三种生态经济型灌木的产业效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生态经济林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流域生态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针对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土壤侵蚀防治对位配置及林草植被稳定维持技术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薄弱的突出问题,自2016年起,由我校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准格尔旗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和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组成科技攻关团队。项目以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和陕西省绥德县等地为研究区,建立长期定位观测样地,揭示了该区土壤侵蚀过程林草植被稳定维持机制与生态修复机理等方面的关键理论,提出了适宜于坡面、沟道和流域不同尺度的生态修复技术,形成了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流域生态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揭示的土壤侵蚀机理与林草植被配置等理论,对于提高和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技术水平,突破流域尺度治理需求的精准诊断与生态功能提升技术瓶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其形成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示范效应极大地丰富黄生态修复和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和理论,显著提升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泥沙治理成效,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官网

编辑:崔轩瑜

策划责编:王丽    王瑞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订阅号
内蒙古农业大学官方认证!扩宽完善学校的信息发布渠道,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推广和宣传提供全新、快速的沟通平台,建立起信息传递、交流沟通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