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布】从科技评估视角分析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实力及合作现状

文摘   2024-06-24 09:00   四川  

欢迎引用
沈云怡, 孟繁超, 韩炳阳, 任孝平. 从科技评估视角分析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实力及合作现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4.03.002.
沈云怡   孟繁超   韩炳阳   任孝平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摘要:新加坡是中国周边的重要邻国,创新实力强劲,人才竞争力全球领先,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角色十分突出。自1990年中新建交,两国在贸易、金融和投资、科技创新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中新设有副总理级别的双边合作机制,以及苏州、天津、重庆三个政府建设项目和广州知识城国家级项目。中新关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两国的经济与科技互补性强,这为双方提供了广阔的科技创新合作空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案卷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创新能力、人才竞争力、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比研究了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同时还分析了两国在高层交往、国家级项目、人才交流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进展与现状,为下一步推进中新全方位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科技评估;创新实力;国际关系


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资源紧缺的“小国”,但该国具有强劲的创新实力和科技竞争力,且在政治、外交、科技合作中具有突出优势和重要战略意义。如在国际关系上,基本处于中立立场,在国家战略上奉行“平衡外交”,在创新策略上重视创新企业和科技人才;在地理位置上,是国际重要的航运中心,是连接东西方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天然的“离岸中心”,对于中国开展全球经贸发展有强力支撑作用;在基础设施保障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在血脉纽带上,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多元族群国家,在多个科技创新领域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发展态势。因此,新加坡具有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作用,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以及东盟框架下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最佳伙伴之一。

由于新加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治理模式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如在国家层面,李鸿阶和张元钊通过分析韩国与新加坡的科技创新政策,对比研究了两国科技创新成果成效;王军和苏展波梳理了美国、新加坡和日本在发展科技与创新上的措施,并针对中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形成了启示建议;彭顺昌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等方面总结了新加坡的科技创新经验;陈强等从政策、人才、领域、环境等维度分析了新加坡的开放创新体系;李威从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科技研发投入、人才教育与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布局投资等方面分析了新加坡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在地方层面,王子昌通过梳理分析苏州工业园的建设经验,总结了工业园区移植新加坡政府行政管理经验;曾睿从合作机制、合作项目、合作渠道和支持创新主体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三周年成果;周红等通过分析新加坡产业创新生态机制、特征等,搭建了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发展的能力指标体系;林宇等通过梳理分析新加坡创新城市发展条件,以及推动创新城市发展的举措,为上海市建设创新中心提出了顶层设计、氛围营造、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议。

总体来看,鉴于新加坡自身体量,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角度均有开展中新合作现状的相关研究,但仍有片面性。如国家层面的研究,仅局限于研究新加坡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或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现状。而在地方层面的研究偏微观,学者们未能站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高度探讨通过地方合作夯实国家间合作基础。因此,本文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评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中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评估分析框架,对比两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人才竞争力,并从经济、外交、科技、教育、人文、地方等角度系统分析两国合作现状。

 1 
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合作研究评估作为科技评估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在快速发展。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评估时,需要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竞争与合作分析评估框架,给出评估研究指标和数据来源,才能系统地研究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富景筠通过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数评价、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以及创新主体绩效等维度分析了俄罗斯的创新能力;张逸雯等从项目、成果与绩效、人才、机构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科技评估体系;任孝平等通过投入、活动、产出、效果和影响等指标构建了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估框架。

由于中国与新加坡的科技创新合作从高层交流互访、平台机制、人才交流培养、联合研究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从创新能力和创新合作两个视角,对中新科技创新与合作现状研究框架进行构建(表1)。考虑到中新科技创新合作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在设计评估框架和选取指标体系时,充分吸纳了主要研究学者开展国际关系预测研判时的主流指标,包括国家的综合创新能力、创新投入、项目、人才、平台、创新产出等,同时考虑了两国数据的等效、可比和可获取性。中新科技创新合作现状评估框架在“创新能力”维度中,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在“创新合作”维度中,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

通过上述设计,本文将中新科技创新合作现状的主要维度及代表性指标纳入分析框架当中。在数据来源方面,表中还给出了各个代表性指标的数据出处和分析方法,如公开的智库报告、论文或专利数据库等。为了保证研究的时效性,在后面的分析中尽可能采用近年来的数据或者最新进展。

 2 
中国与新加坡科技创新竞争力
2.1 中国与新加坡的创新能力

《全球创新指数2023》(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报告显示,中国位列全球132个经济体中的第12名,近十年整体呈提升态势,在东南亚、东亚与大洋洲地区排名第3。在所有80项指标中,中国有6项位列第一。中国在制度(Institutions)、人力资本和研究(Human Capital and Research)和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三个创新投入指标排名中相对落后。新加坡的GII排名全球第5名,在东南亚、东亚与大洋洲地区排名第1,远超东盟其他国家。在所有80项指标中,新加坡有11项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其中位列第一的创新投入指标有8项,超过了美国。新加坡在制度(Institutions)、人力资本和研究(Human Capital and Research),以及商业成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三个创新投入指标排名中遥遥领先;在知识和技术产出(Knowledge & Technology Outputs)与创造性产出(Creative Outputs)两个输出指标排名相对落后,但创造性产出指标排名在近10年间上升了15名。相较于新加坡的创新能力,中国的创新投入指标排名均低于新加坡,且在制度指标上的排名较新加坡相差40余名,但在创造性输出指标的排名均高于新加坡(图1)。

在科研创新投入方面,据OECD官网统计,2000—2020年间,中国与新加坡的科技创新投入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20年,新加坡科技创新投入达114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3倍,但由于国家小,经济体量也小,因此投入总量远低于中国。从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上看,2000—2020年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攀升,平均值为1.67%,而新加坡研发投入强度稳定保持在2%左右。从使用境外研发经费情况上看,中新两国2000—2019年使用境外研发经费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中国吸引境外研发经费的强度远低于新加坡。

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WoS论文数据库显示,2022年新加坡发表18356篇科研论文,较2018年提升12.7%;2022年科研论文全球占比0.80%,较2018年下降0.06%。主要发文领域为: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在专利申请方面,据WIPO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中国2022年申请PCT专利量位列全球第1位,共申请70015件,同比增长0.6%;新加坡2022年申请PCT专利量位列全球第16位(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申请PCT专利数量涨幅超过一倍)共申请1740件,同比增长5.3%。中新两国申请的PCT专利主要聚焦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领域。此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提供额外保障之际,还通过资金扶持等具体措施,营造和培育有利于激励创新、加强成果转化的创新环境。

2.2 中国与新加坡的人才竞争力
2022年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GTCI)报告显示,新加坡排名第2,仅次于九年蝉联第一的瑞士,而中国排名第36。新加坡在各分项指标排名中,除人才保留指标(Retain)相对落后以外(全球第36位),其余的国内环境(Enable)、人才吸引(Attract)、人才培养(Grow)、技术与职业技能(VT skills)和全球知识技能(GK skills)指标均排名前五,远超东盟乃至东南亚其他国家。中国除人才培养排名前十以外,其余分项指标均在30名以外,其中人才吸引力最弱,排名第87。另据OECD数据显示,尽管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总体规模不如中国,但其每千名员工中的研究人员数量具有绝对优势(图2)。

此外,据科睿唯安历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图3),2022年新加坡共有106人次入选(占全球总人数的1.5%),位列全球第十;中国共有1169人次入选(占全球总人数的16.2%),位列全球第二。

2.3 新加坡的创新创业环境
伴随各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创新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也成为衡量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准。早在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就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Dunn则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创业,进一步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并广泛用于评价创新创业环境。2022年,美国政策咨询和研究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创业生态系统》报告对全球280多个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和300万家初创公司进行了分析,对领先的140家初创公司生态系统进行了排名,其中新加坡排名第18位。其在创新创业资助(Funding),以及市场覆盖面(Market Reach)两项指标上表现较好。与此同时,据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统计,新加坡目前有近4000家创业公司、220多家风投公司和加速器。该国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等吸引了大批创新企业,也为打造全球自由贸易港奠定了制度和环境基础。
 3 
中新科技创新合作概况

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于2015年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23年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3月底会见新加坡时任总理李显龙时指出,“中新关系始终展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不仅有力推动了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也为地区国家树立了标杆。”中新两国关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科技互补性强,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并已成为中新合作的亮点。与新加坡加强开展务实的科技创新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彼此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助于拓展多边技术领域合作,维护东南亚的和平与团结,加快东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两国双多边高质量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3.1 以高层交往引领创新合作

近年来,中新两国领导人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落实中国—东盟峰会成果、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3+1”政府间项目等创新合作议题开展了频繁的高层交往(表2)。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并宣布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3月,新加坡时任总理李显龙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有力推动了两国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互联互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双边合作。

3.2 以政府间项目平台促进区域创新合作
中新两国高度重视标志性合作平台的建设,陆续促成了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及广州知识城建设,有力带动了新加坡参与中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推动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苏州工业园于1994年批准设立,是中国与新加坡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不仅是一个商业化的平台,更是新加坡对华分享优势经验的平台。
天津生态城于2008年正式开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国之间联合开发的生态城市,聚焦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天津生态城也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示范区,不仅建成了天津市第一个智慧小区,还将盐碱荒滩改造成花园城市,破解了北方盐碱地改良难题。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新两国创新开展的不限定四至边界的区域性战略合作平台”,没有物理局限,而是通过合作所形成的网络在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催化作用。截至2022年9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总金额252.6亿美元,累计落地218个合作项目;金融服务项目金额290.4亿美元,累计235个。
广州知识城是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国家-部委-省级”三级双边会议机制,致力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东盟”的内外循环枢纽,不断释放科技创新的带动引领效应。
3.3 以人才交流与培养拓展深入合作

人文交流在维系中新两国关系上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自1999年起,中新两国教育部陆续签署了多项学生交流实习的备忘录和协议,为两国青年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合作方面,新加坡顶尖大学与中国各省最好的大学设有联合办学项目,通过共享优质师资团队,合作培养了优秀科研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华还设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等4所研究机构,其中的广州创新研究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中国合作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

在人才交流方面,2019年10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青年实习交流计划的协议》,共同推动实施中新(加坡)青年实习项目,该项目是继中法、中德项目之后又一与发达国家共同实施的青年人才交流项目。2021年6月,中新两国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青年实习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此外,中国新加坡商会和新加坡青年理事会(National Youth Council,NYC)还共同发起了“中国-新加坡青年领袖交流项目”,为两国青年提供短期交流机会。

在人员培训方面,中国把新加坡作为领导干部海外培训的基地,以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两国外交部不仅制定了互惠培训计划,即新方为中方外交官员提供英语语言培训,并加强其对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的了解,中方则为新方外交官员提供中国国际关系及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培训,还签署了新加坡高级官员访华项目谅解备忘录,以派遣各级官员到新加坡学习。

3.4 以科研合作促进各领域发展

国际科研交流合作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对于科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00年,中国便开始安排和部署国际科研合作,并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为中新两国科研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家部门层面,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部共发布两次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联合研究项目指南,涉及领域方向包括医疗技术,以及应对传染病(包括新冠病毒肺炎)的疫苗、疗法、检测诊断技术联合研发。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涉及量子技术、环境科学、合成生物学、地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新发传染病等多个领域,资助项目30余个。

在地方省市层面,中新之间也开展了诸多合作。如:四川省是中国内陆第一批与新加坡建立双边合作机制的省份,还联合建设了“新川创新科技园”,并于2020年明确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全力打造5G智慧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签署备忘录开展“深圳-新加坡联合研发资助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包括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海、江苏和浙江省科技厅(委)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于2021年底联合设立中国长三角—新加坡产业创新合作计划,共同推动长三角与新加坡企业间研发和创新合作。此外,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凯德基金、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年底联合组建江苏省首家、全国第16家银行系统公募基金,苏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中新两国金融合作开启了“新大门”。

科技和产业研发项目有力推动了中新两国科学家间的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中,论文和专利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中也是如此。根据WoS数据库,2018—2022年,中新两国共发表29629篇科研合作论文。其中,2022年合作发表6712篇,较2018年提升34.73%。其中中方主要合作机构为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新方则因科研资源稀少而主要聚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从合作领域上看,新加坡发文量前五的ESI领域,以及中国发文量前五的ESI领域和中新合著论文发文量前五的ESI领域对比如表3所示。自2011年起,新加坡的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规划便聚焦健康、制造、可持续发展、数字等领域,同时,新加坡在科技创新投资、基础科学研究、企业国际化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而中国则在技术转移转化、市场推广、规模化生产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在中新两国均重视科技创新投入与发展,以及科技优势互补的背景下,两国的科研合作蒸蒸日上,促成了多个创新合作典范项目。

在专利合作方面,中新两国也有一定基础。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在新加坡申请发明专利总量1578件,同比下降4%,是2016年以来中国首次在新加坡申请发明专利总量下降;新加坡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2024件,同比增长54%。据新加坡知识产权局2021—2022年度报告,中国是除新加坡本土以外,在新加坡申请专利数量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此外,2023年4月,国际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推动两国科技资源转移共享。

 4 
政策建议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政治经济继续承压、地缘政治风险不断集聚,中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加坡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随着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加坡在中国与世界关系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在中美摩擦冲突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角色和定位也愈显重要。对此,提出未来中新全方位科技创新合作建议如下。

加强高层引领作用,优化对新创新合作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创新发展战略对接,使“高质量”持续成为中新科技创新合作的标签;不断稳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努力为两国科技创新合作营造氛围和便利条件。依托中新高层互访中提到的合作机制平台,加强中新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上的协调和配合,重点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中国—东盟“10+1”等地区和多边机制中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交流沟通;聚焦高层互访中强调的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重点合作领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相关科研合作。继续落实好中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打造“陆海新通道”。

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中新科研交流。自2016年以来,中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仅发布过两批指南(2016年和2021年),项目领域也仅限于医疗领域。而从两国发表科研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上看,中国与新加坡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因此也可进一步拓展中新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双方优势领域的科研合作。此外,随着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可探索出台促进中新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与绿色通道,以丰富两国在研究论文、科技产品、专利标准等方面的科研产出成果。

加大教育人才合作,系统谋划合作平台建设。鼓励两国学生双向流动学习。“定向资助”有研究潜力的新加坡学生,支持其来华留学和工作,同时鼓励中国学生赴新留学,双向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大引进新加坡优势领域人才智力。充分发挥中新(加坡)青年实习交流计划、中国—新加坡青年领袖交流项目作用,吸引鼓励新加坡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来华工作。系统谋划重点科技合作基地(平台),进一步制定对新合作的相关资助政策和落实方案。充分发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优势,以及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等平台作用,丰富和夯实各地方与新加坡的科技创新合作内涵和基础。

整合中国与新加坡领域和产业优势,切实推动两国创新创业合作。积极利用各类海外平台和引资、引技机构,通过采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措施、提供优惠税收等利好政策吸引更多新加坡高科技企业来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新加坡商会等双边平台作用,促进新加坡与中国境内的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技术、专业、商务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持续提高两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利用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双边税收协定,鼓励中方企业以新加坡为跳板,走向东南亚等国家。







编辑部信息

邮箱:bj@clas.ac.cn

电话:028-85223853

网站:www.globesci.com


【免责声明】出于科研和文化交流目的,本公众号主要发布《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的录用文章,或转载其他媒体与网站的图文资讯。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公众号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抄袭本文至其他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公众号平台无关。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官方公众号,为报道国际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态势、政策、管理、评价的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评述与展望、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态势与趋势、科技预测与预见、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评价与评估、科技决策与咨询等方面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