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期末,小学部都会有一场大剧——每个年级,都要把本学期共读的书籍,或者教育戏剧课里我们一起探索过的故事搬上舞台。
尽管大剧以正式演出的高规格配置、搭建,但和侧重表演技术、贯以严格规训方针的儿童剧大为不同,几乎没有经过严格表演训练的孩子,并且有三个准则:
• 不由成年人掌舵
• 不要求严丝合缝、十全十美
• 不以成年人审美标准和期待为目标编排、进行
四年级的孩子演绎邪恶的西方女巫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没有整齐划一的肢体动作,没有严苛的走位要求。
所有剧目的演出,只要求孩子深入理解角色,并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
英气逼人的木兰,和坚持到最后一刻不幸战死沙场的将军(一年级)
着急的花弧和坚决的木兰
孩子有权对自己的戏“指手画脚”。
于是,如果在现场看完所有表演,你还会发现,哪怕是同一场戏,在不同班级手里,从整体节奏氛围到各幕细节,都明显不同,就像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和性格气质。
用严肃挺拔传递压迫感的军官(二年级)
通过侵入他人边界彰显压迫感的军官
性格内敛、畏惧父王的公主
甜美可爱风的公主
配角比主角更加“气焰嚣张”
即便是龙套,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于传统表演要求的神情举止,因为这是孩子们的舞台,呈现的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以及每一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无论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他们真实的情感在剧场流淌,他们自然的举止在编织舞台。
国王震惊于调达的背叛,动物们也在一旁数落调达
公主偷偷会见仆人,并让他们在被发现前赶紧撤退
通过转动眼珠表达权衡木兰的请愿
在舞台上玩起来就对了!
士兵在努力控制刚刚捕获的巨龙
对公主父亲心怀不满的仆人们
排演时间极短
孩子们怎么做到的?
小学部的课程和活动多元紧凑,在期末紧张的复习中,孩子们无法通过堆时间、表演天赋来驾驭角色。
然而,期末大剧并非孤立存在。它从整整一学期的教育戏剧课程、语文课程生长而来,也接受诸多PBL课程的内涵滋养。
像这个学期,一年级就学习了《九色鹿》《木兰辞》,二年级在戏剧课上得知了《公主的月亮》这个故事,三年级共读了《一百条裙子》并开展了PBL项目式学习……
可以说,它是一次仪式,是对日常学习生活的收束。
一年级为《木兰辞》创作的绘本
出现在教学楼环境中的“一百条裙子”PBL项目式学习作品
二年级在教育戏剧课上深入《公主的月亮》时,目的并不是排演,而是通过共情角色、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内在情绪,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表达心声。
比如,当老师针对故事的其中一幕提问“面对国王的强势和不理解,作为孩子的公主,如何能向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孩子们说:“也许找他的时机不对呢?能不能在他闲下来的时候再商量?”又比如,面对“我把这个世界都给你了,这难道不是爱你吗?”这个问题时,孩子们说“不是,那不是真的爱”。
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在课上的思考和回答,完善了期末大戏《公主的月亮》——变成了角色的台词。
接下剧中的女佣一角后,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了女佣的气质
语文课方面,除了形塑基本的语文能力,更重视熏陶审美智识,形成品格底色,丰富孩子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为成长和思想奠定基础。
例如,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共读《一百条裙子》时,要写下对故事的感想,以及想对角色说的话——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调动自己的同理心,把生活体会和课程内容打通,尝试把写作、表达变成一件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事。
三年级共读课程作品节选
上下滑动查看孩子们写给角色的信
有了日常教育戏剧课、语文共读课程,孩子们就大量沉淀了对角色的情感理解。
此外,排演指导不只放在教育戏剧老师们身上,班级导师们也会参与。
基本原则是,仅从观看层面出发,提示基本礼仪规范,例如不背对观众,不在戴麦候场的时候交头接耳,说话声音尽量大一些,咬字尽可能清晰,强调教育戏剧老师们的基本指导,除此之外,不过多干涉。
我们鼓励孩子们在排练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参与剧本的微调,让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因此,比起整齐板正的表演,更多是通过捕捉每个人自然的肢体语言、语调神态,关注他们对事情本身的理解、对角色境遇的共鸣。
就像教育戏剧老师David所说:“你看,他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演员,说话语速有点快,但是,他的情绪和情感是对的,是充沛的。”
到四年级,能看到孩子更加舒展,对角色的诠释越来越到位,细节也越来越丰富
竞选角色的他们
写下了更动人的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期末大剧,什么角色交给谁来演,并不依据“三好学生”“表演天赋”等一系列成年人的标准。
每个人都有机会站上舞台,只要提交了竞选理由,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同学的认可,一个或许时常被同龄人甚至成年人看作“小透明”的孩子,也有机会演出一个“话唠”的角色;一个通常看似毫无戏剧潜力的孩子,也有机会展现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上下滑动查看孩子们的竞选陈述
教育学家怀海特曾说,教育只有一个宗旨,就是向学生展现生活的全部层面。
而剧演的本质,就是孩子在过程中全身心地浸泡进故事,从故事中再生出和自我相关的部分。
重要的是,孩子们多大程度上通过教育活动理解故事的内涵,又如何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展现不一样的自己,获得不一样的自信、成就感和价值感。
感谢为他们献上花束的每一个人
图文 / Dora、莫楚乔
一审 / Dora
二审 / David、余征东
三审 / 孙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