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整齐划一的内容、节奏、形式;学习探究的对象不是课本框定的知识,而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1-4年级所有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什么地方的文化,并结成全新的18个混龄研究小组……
中国文化周官宣后,有人替我们捏了把汗:一所新建校这样折腾,已经超出“硬核”,多少有些“疯狂”,孩子年纪小,真能自己选择学什么、怎么学吗?难度和不确定性上升到了一个骇人的高度,老师们能行吗?会不会走形失控、偏离目标?
步小的孩子们再次验证了一个经典的教育常识:儿童永远比成年人想象的更棒。
当拿出五个完整的下午,给到沉浸式的探索学习体验,我们看到的,是无数非线性的成长、跃动的生长,依据地域组建的18个混龄学习共同体,就像18个新物种一样,各自绽放。
在研究小组内部,每个生命也都以或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迸发热量——
“我们组有个一年级孩子,刚开始都用拼音做笔记,就这几天下午的探究,在尝试写汉字了,越写越多,你看,他还挑战了相对复杂的‘冀’字。他用粘土捏地方文化符号,比高年级的还逼真……”
“我带他们‘出土文物’,没想到比预想的难度大,费了一下午的劲也没能完成。结果他们带回去,晚上继续‘施工’,第二天一早就把文物带来了”
“这是他做的蒙古包,第一版没有抓特征,自由发挥,第二版就做得像模像样,也说得出它和帐篷的区别”
“有个内敛的一年级小姑娘,总躲在人群外围,不参与,也不知所措,后来每个活动她都主动探出身子。有一个实践环节会被其他小朋友团团围住,她也没有露怯退缩”
“他给自己组做的岳阳楼定价100个小步币,从1楼跑到4楼,向所有人推销,到最后都不肯降价。这是他认定的岳阳楼的价值,必须得是这么高”
……
“天价岳阳楼”推销员
四处奔波的背影
小学教育,宽度比深度重要。
学习和成长,从来不真正发生在成年人的有限掌控中,而在一个师生共建、开放蓬勃的生态里。
小学部教室变成样貌各异的研究基地
教室凝结了学习的文化,学习就会自然发生,学生将推动课程不断朝着更广阔、更纵深的方向生长。校园同样如此,有了探究和学习的安全感和共识,大大小小的学习将会自然生发、一直持续,然后塑造生态、汇成气象。
接下来的回顾有点长,是这场大型探究之旅的图文纪实,它将带你看到歩小的老师们如何构建真实的学习,以及全校孩子内生动力、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萌芽。
中国文化周项目展示当天
1F-4F的开放式阅读空间大变样
全校导师各显神通
搭梯子而不是交钥匙
兴趣是学习和成长的入口。所以,导师们需要通过在开局领航,把孩子们“领进门”——找到与过去的有形连接,有的放矢、持续地调动孩子的好奇,建立对地域文化的兴趣,激发对中国历史的热情。
特别的是,对于如何“说学逗唱”,每个组的老师有极大自由——
语文老师贺嘉琳是中国传统文化狂热爱好者,她带孩子们了解湖湘地区艺术的角度,不能说是刁钻,但可称作清奇。
她深知,湖湘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融合发展,孕育出无数珠玉,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原典”,集中在湖南省博物馆;在综合类博物馆林立、新一轮博物馆更新热潮到来之际,各地博物馆都马力全开,推出了面向各个年龄段、各种形式的开放知识内容,人们只要会用博物馆资源,就能轻易走进广袤的文化艺术世界。
她常和孩子们打交道,也非常清楚:许多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博物馆知之甚少、兴趣缺缺。于是,贺老师从挖掘博物馆的魅力开始,基于博物馆设计学习单,把孩子们“拐”成博物馆迷。
在她的火热“安利”下,博物馆组形势逆转,从只有1人报名,变成了一支热闹的团队!
孩子们对博物馆馆藏文物兴趣浓厚
音乐老师段兆轩,曾经在陕西读书,顺势成了陕西组的导师。他上课的“姿势”相当自由,颇有网红教授的范儿:一堂课一气呵成,信息量极大,什么问题都能接起来、展开来。
他是讲故事的好手,官方正史、民间野史、街头趣闻……信手拈来,一个接一个。他通过“肉夹馍”的名称演变,让孩子们体验陕西方言的乐趣,并认识到事物命名与当地生活、文化紧密联系。只要捕捉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信号,他能立马用关键词搜索相关精彩资源,帮助孩子们通过丰富的视听信息加深认识。
这都得益于他熟悉许多传统器乐、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有冒险精神的旅游达人,喜欢做攻略,广结旅友,既能甄别热门的,也能挖掘冷门的,对各地人文风情有浓厚兴趣,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宝藏青年。
带孩子们深入陕西
也是以旅游攻略的形式展开
数学老师郭佳安理工气质拉满,他坚定地相信孩子们的潜能,会给三四年级学生推荐有些硬核、有些超纲但十足有趣的启蒙书籍。这次,他领着“川渝”研究小组的孩子去啃硬骨头——都江堰水利工程。他糅合了大量地理、工程知识,传递大型基建的魅力。甚至,还鼓励孩子们去研究制作吊脚楼……
无论多大的孩子,都爱聚在郭老师身边
像这样,导师们同样围绕地域重新组建团队,语、数、英、科、音、美、体、戏剧……学科的隔阂被打破了,每个人充分释放自己的人格魅力,带来五花八门的入门资源。
他们不仅是领航人,时而也是“苏格拉底”,化身提问狂魔,时而还是“孔子”,看见每个组孩子的个性、特质,适时引导,一点点推动他们大胆推想。
孩子们很快和导师打成一片,有的还迅速找到了“新欢”,打翻了自己班级导师的醋坛子……
他们进入状态的速度很快。借助导师提供的启蒙和支架,活用笔记法,做思维导图,捋清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要素,积极推进海报制作。
坚持自己想要专注的、真正热爱的,才能激发内驱力,拔节成长。在这个认知之上,每一个研究小组的导师都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支持每一个孩子。
正是从这天起,整个校园的气氛变了。
每天一大早,越来越多孩子叽叽喳喳,越来越多孩子满脸开心,有的兴奋地从校车上蹦跶下来,有的举起文化周需要的纸笔工具雀跃地奔向教学楼,有的挥舞文化周的研究工牌和导师们打招呼,有的来到主题墙前和班里朋友交流自己在研究哪儿、头一天做了什么,有的愿意带刚结识的导师去寻找学校里最棒的夕阳观景点……
也是从这天起,每天下午,孩子们渐渐模糊了上、下课的概念,沉浸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中,只剩下了中场休息。
大带小模式
熟得快,学得也快
信息、要素流动起来,经验和智慧也会流动起来。
那么,孩子们学得最快的时候是在课堂听老师讲的时候吗?不,是在学习共同体中,和更多孩子一起的时候。导师们只需轻轻一推,鼓励大带小,鼓励分享帮扶,各种各样的学习就会自动发生。
有小前辈带着讨论的;
有在一旁帮助,把操作权给到年纪更小的孩子的;
有静静观摩的,也有跟着一起做的。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越来越多孩子迅速掌握如何向AI提问,如何筛选信息。
高手在民间。还有不少孩子懂得巧妙利用网络资源、环境资源,帮助自己完成作品和汇报展示,这份经验也迅速扩散开。
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合力完成是家常便饭。
确定共同目标后,他们也会尊重成员的个性,分头行动、各自专注。
在汇报目标和方案展示环节,有代表发言,也有轮流发言。
那些内敛的孩子、腼腆的孩子、有过“恩怨情仇”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心越来越齐。
感知文化的内在肌理
还得“卷”具身学习
教育界有一个经典智慧:孩子的学习,不在于教了多少,而在于让他体验了多少。
信息收集整理只是点亮了学习之旅的路灯,孩子们的兴趣需要被持续激发,那些抽象的文字、概念,复杂的图像、结构,也必须通过调动身体亲手实践才能被真正理解、内化。
于是,各小组导师迎来了第二个高光时刻。
最先惊动整座教学楼和导师群的,是武术老师搬来的狮头。
“云贵桂”研究小组则“长驱直入”舞蹈教室,模仿彝族火把节。
“湖南”研究小组相当有情调。在研究基地循环播放湖南民歌《月亮粑粑》,没多久,整个小组的孩子都会唱了!博物馆小分队也在这样的BGM中“出土文物”……
“江西”研究小组小分队溜进书法教室,体验古人砚台磨墨……
从地貌入手,能为理解历史故事、人文风情奠定扎实基础。
在“湖北”研究小组,每支小分队都认领了一个地级市,从勾勒轮廓,到捕捉地势、地形、地貌特征,再到用超轻粘土再现。你会发现,有孩子特立独行,做出了3D感!
“山东”研究小组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安排了竹简临摹,还安排了甲骨文临摹……
脸谱绘制,簪花围,奶茶制作,釉上彩,陶艺,兵马俑,四合院,蒙古包,王宫……几个碳水大省不约而同安排了从零开始的面食制作……
从不像到像,从朦胧到精微……
一趟体验下来,越来越多孩子开始理解,这些事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相反,蕴含了数不尽的迷人智慧。他们被中式美学、技艺自然而然地吸引,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想要分享的事物。
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每一个作品的强烈自豪感、认同感。除了“天价岳阳楼”,我们还发现,一些孩子会借“玩”美周末的机会,拉着爸妈们去教室看自己的研究和作品。
令我们惊喜的是,有的小朋友开始尝试将碎片化的知识放在更大的图景中思考!
接着,他们从分散的满天星变成凝聚的火焰,尝试融合各种探究成果的要素,创作代表整个小组的大型文化符号……
有的小组工期紧张,有的小组时间宽松,每一个孩子都根据自身兴趣、优势推进工作。
18个研究小组,一边保有快乐和松弛,一边驶向旅程的终点站。
真实的挑战
让孩子“营养均衡”
在具身学习这件事上,最“卷”的可能是文化周项目组。他们提出: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要做成文化符号市集,可以体验、可以交易。
于是,继大型特展、霍格沃茨进教学楼,“文化市集”也被搬进了教学楼!
面对水涨船高的难度,导师们再次变身提问狂魔,向孩子们“碰瓷”“找茬”:
“如果展板放不下所有人的作品,怎么办?”
“怎样吸引别的小朋友驻足停留呢?”
“咱们打算赚多少小步币?”
“如果原材料需要这么多小步币,定价多少合适?”
“现在这个定价,会有多少人买?”
“如果打价格战,意味着赚不了小步币,也是可以的吗?”
这样的提问拉锯,看上去和文化周主线无关,实际上是文化周项目组的初心。在此次中国文化周项目策划案里,明确设定了一系列目标素养:学习力、人工智能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审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表达展示能力……
也只有当真实的挑战和问题出现,知识和智慧才有扎根的机会。这在孩子们的展板、笔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展出当天,孩子们成功地惊艳了我们。每一个展板,都记录了他们的学习旅程,包括思维导图、信息梳理、文化符号作品;
每个摊位,互动设计相当有趣;组内分工明确,揽客手法多元;
小主理人们捍卫成果的价值,买家们想精打细算过日子,到处都在上演精彩的博弈;
严肃的学术交流也在同步进行。经历完整的项目式学习后,他们和所选地域文化之间结成了紧密羁绊,也对其他地域萌生好奇。
德国著名学者埃利亚斯曾谈到,“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是“习惯”,是“特色”,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
文化不在言说与教育,而在感受与体验,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富饶的土壤,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开始思考、探索、交流,因好奇而相聚,经探究而认可,与文化共生,他们将经历完整的项目研究,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可以如何学习;当他们通过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构建美好、温暖的场域,他们才能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真正开启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