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夜晚,沪昆线六盘水南站至曹家湾站区间,4℃的气温透着寒意。“哐当、哐当……”一阵沉闷的钢轨落地声响起,打破了寂静的夜晚——成都工务大修段运输车间正在进行沪昆线应急供轨施工作业。
54岁的工长陈猛,头戴工作帽,身穿红色防护马甲,右手紧握对讲机,站在长轨车卸轨龙口前。他眉头微皱,黝黑的面庞写满专注,对着地面撬轨的作业人员,强调安全作业的关键:“干我们这行,讲的就是安全,安全生产大于天呐。”话音刚落,陈猛立马拿起对讲机确认起下一个对位点。当天,他和同事需要完成3对长钢轨卸轨作业。
随着2025年春运开启,列车开行密度加大,车次增多,钢轨受冲击碾压后容易产生磨耗和擦伤等病害,到达使用寿命,就需要T11长轨车把新的钢轨运送到施工地点进行换轨。
“春运已经拉开帷幕,我们负责运输的长轨,就好比是‘快递’,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无误送达到位,才能保证后续换轨施工的顺利进行,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火车晚点等严重后果!”陈猛一脸严肃,字字句句透露着长轨运输的重要性。
据了解,此次沪昆线应急供轨任务时间紧迫,为了保证钢轨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换轨现场,长轨三工区在完成西成高铁一体化施工后,还没来得及加挂宿营车,便立马奔赴沪昆线开展长轨运输任务。
“由于任务时间紧张,长轨3号车在1月16日空返石板滩焊轨基地后,就立即马不停蹄地组织装车发运,因为没有宿营车,大家都暂时挤在一节发电车上,一日三餐和个人卫生都存在一定困难问题。”车间主任王小刚介绍道。
为确保沪昆线应急长轨能够及时送达六盘水工电段,成都工务大修段运输车间从安全预想、机具配备、作业流程、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和环节进行了精心准备。在接到应急供轨任务后,车间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重难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讨论,制定方案具体落实,严格开展技术交底,重点研判变化风险,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可控。
1月19日晚上8点16分,在经过两天4个天窗点的连续鏖战后,陈猛和他的同事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沪昆线应急供轨任务。“长轨快递”发送完毕,陈猛立马来到发电车,忙碌着为大家准备一些简单的速食晚餐。谈及30年来的工作经历时,他缓缓地说:“工区的年轻人常说我们这一行是长轨‘快递侠’,我不太懂这些新说法,总归铁路平稳,旅客平安就好。”
晚饭结束后,火车笛鸣声响起,陈猛他们的长轨车随着火车机头的牵引带动向西驶去,渐渐消失在了浓浓的夜色之中。
来源:运输车间
作者:张遥
编辑:张秦嘉
初审:伏小浩
复审:魏启睿
签发: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