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22点,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德昌站4#道岔更换完毕,标志了成昆线道岔更换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施工自11月22日启动,历经32天昼夜奋战,克服诸多困难,最终圆满达成目标,这对于提升成昆线铁路运输效率、保障行车安全、促进周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成昆铁路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全长1096公里,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干线铁路。它连接了成都和昆明,并与宝成铁路、成渝铁路、贵昆铁路、昆河铁路等重要线路相连,极大地完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成昆铁路的修建克服了极其复杂的地理环境,穿越了崇山峻岭和江河峡谷,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其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经济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被誉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本次成昆线集中修换轨换岔四车间涉及牛坪子站、三堆子站、德昌站三个站点。其中,牛坪子站的施工环境困难重重,一方面,轨道车加油和材料转运需依赖邻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与职工工作量;另一方面,车间首次实现在桥面上更换交渡道岔,面临劳安风险和物料高处坠落风险。为此,车间提出交渡锐角上排,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顺利完成2-8#交渡道岔的更换,为后续站点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鼓舞了全体施工人员的士气。在三堆子站和德昌站的道岔更换任务中,车间全体职工充分运用牛坪子站积累的经验,深入分析站点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特点,有效保障了换岔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期间,困难和挑战不断涌现,但施工车间及劳务公司队伍靠着一股子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头,保持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理念,彼此之间的齐心配合,成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冬日的成昆线宛如一条静谧的丝带,蜿蜒于山川之间,气候宜人,为紧张的施工营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次集中修天窗点集中在19点至23点,气温恰到好处,既没有凛冽寒风割面,也无酷热之感使人怠倦。更令人欣慰的是,职工们在下班后能够获得良好的休息,从而为第二天的铆足干劲。
夜幕下的施工现场,结束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施工负责人卢诗海,平日里严肃严谨的他,此时也面带温和笑意,与职工们坐在车间食堂准备享用夜宵。他说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这几天的换岔任务推进得很顺利,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在这个小小的车间食堂里,只有一群为了成昆铁路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伙伴,在这简单的夜宵时光里,彼此的心靠得更近。经过一夜的良好休息,他们精神抖擞,再次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后续的换岔任务中,继续为这条交通大动脉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此次第五次集中修任务,车间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建了一支吃苦耐劳的骨干力量团队。在每日的退班会上,大家围绕前一天的施工进度、质量把控以及安全管理等多种情况,分享问题与见解。车间主任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指出施工流程中部分环节存在的潜在效率瓶颈;书记则从宏观层面,强调要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注重对职工的思想引领,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设立党员先锋岗与团员示范岗,以优秀党员和团员为榜样,激励全体施工人员积极进取。针对会上排查出的风险,大家群策群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制定解决方案。优秀党员凭借技术经验提出优化施工工艺的建议,团员业务骨干则运用创新思维引入施工新工艺,提升了施工效率与风险预警能力,为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成昆线换轨换岔四车间在牛坪子站、三堆子站和德昌站的道岔圆满竣工,有力保障了成昆铁路的安全畅通,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在成昆线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上,换轨换岔四车间以道岔竣工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铁路建设的新篇章,为铁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换轨换岔四车间
作者:刘媛媛
编辑:张秦嘉
初审:伏小浩
复审:魏启睿
签发: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