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贺雪峰:调查不能饱和经验,生活才能还原真相

文摘   2024-10-15 08:58   河南  

“不管你怎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老贺的饱和经验,够厚道了,但就发现真相来说,似乎也是个脏东西。

饱和,就像是测量生活:村民有几斤的美德,村干部几米的权力。一开始,方向就错了。这非多测量能解决的,因测量这一方式就不对

1、脑子里的脏东西——去饱和经验

发现经验是提炼规律的基础,经验的残缺和不真,让研究者看不到真相,真理可能就无从谈起。饱和经验,或许看不到真相,或许也发现不了真理。

学者获取经验资料,一味强调用脑子。如此,不管你调研多有深度,也似乎都很难还原真相,还是个“脏东西”。

笔者以为经验不是靠脑子去调查得来的,而要靠生活。乡土派核心人物强调完整的经验获取,可他们却不知道,完整的经验只能从生活中得来,而不是用脑子去复印,因为只要去复印,就会失去一些东西。

想比于学者过多地用脑子来研究,而非是用心。笔者不排斥用脑,但更强调用心。经验这些东西,你越观察,越想还原,越想有个结果,反倒是像陷入沼泽或漩涡中,越陷越深。只有拍出心中杂念——发表、调研,不是获取别人的生活资料,而只是靠自己用心,去生活一遭,这样,经验自在心的关照中完整呈现。

靠生活,而不是饱和,如此经验不再是外界的,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给具身化了。饱和这东西,也是人工制造的过程,而生活,直接就是经验本身。只有以自己生活为基础,从真相走向真理才有可能。

2、不研究的研究——用心

清华大学严飞的研究附近,还有项彪的以自己为方法,较之经验饱和法,更加接近真相——完整经验的获取。

饱和经验法,似乎也是在吃饲料。他入场前,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是研究,是要通过发表的渠道来证明和实现,这就是他们的研究这个行动本身的意义。学者的身份和研究方式,其实妨碍了他们获取珍惜那个。

可能学者只要抱着发表学术文章的动机,本着博士论文发表这样的功利性目标,发表规训和毕业压力,使得这种获取真相或者完整经验的方式,就不得不追求效率,因此可能是用吃饲料的方式,去获取完整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比别的研究方法,少吃了一点饲料而已。

学者总是以非正常的方式进入田野,他们认为他们能够融入其中并在融入后,条件一满足,就很快露出研究的獠牙,开始各种密集的访谈,以为获取了经验,以为这些发表就能不肤浅地去发现规律。

不过,以自己为方法,也有局限,毕竟是个方法,还没有忘了要去研究。

3、反研究的研究(用心的),谁来做

也许,研究者永远是错的,永远在模糊的镜像世界中,他们的写作,是在进行虚幻地表达。

我们我们毕竟要让一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呈现,或者说相对性的八九成的真理得以去呈现,谁来做这种研究?

生活的人不会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同贺雪峰说的那样,学者经过训练,有那样的敏锐性,但学者永远在观察、体悟他者,他本身也可以作为他者去呈现自己,可是要呈现,反而就又称为那个受局限的学者了

也许,研究者都不能发现真理,但是,他们表达出来的真相却能够被证伪,只需要给生活的人翻译他们的学术成果,生活的人自然会判断了。

所以,你看评价学术不应该是学者,他们最终是评价方法和技术,而不是评价真相,唯有生活者,才有资格评价真相。


一线社工茶座
县域视角,一线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