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景观化——国家规范与简约治理的矛盾

文摘   2024-09-28 08:17   河南  

宪法规定乡村自治,村委是自治组织,这个组织由于是自治的,因而相对松散,工作方式灵活而充满弹性,当然,工作须是有效的。简单来说,乡村治理应该既有效又简约。

但是,乡村治理却越来越规范化、统一化,同时要检查监督,这不仅与乡村自己组织的属性相冲突,给村干部带来更大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治理成本。本文以当下正在进行的秸秆禁烧工作为例,进行说明。

1、乡镇政府的治理规范

笔者以秸秆禁烧工作为例,这项工作机制就是村级执行、乡镇监督。这项工作最终是村委组织人来做,乡镇政府来监督。

乡镇对秸秆禁烧工作规定如下;设立禁烧指挥部,要有桌椅板凳、值班表、巡逻表、 灭火器1个、铁锹10个、灭火拖把10个、条幅5个。此外,乡村大街小巷还要张贴标语,同时村里大喇叭进行广播。

每周每天乡镇政府安排人员下乡视察监督,巡查内容主要是:一个是对照值班表核实值班人员、田野巡逻人员,检查在岗在位情况;二是检查物资配备情况,是否按照规定配备了各种应急灭火物资。三是标语张贴和喇叭广播的情况,这个叫做宣传氛围。

乡镇巡查结果会在工作群通报。某村没有灭火器,某村值班点没人,某村没有贴标语,某村宣传氛围不浓厚。经过日日巡查、天天通报,各村村干部这几天都紧张起来。

2、村委的应付

值班表、巡逻表有20人左右,只是应付检查,无法按照这个执行。这个表只是用来造的,用来给检查的领导看的。除了村两委工作人员,就是村干部的亲属、兄弟和发小之类的,因为这些人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只会和村干部统一立场。这些人,也种地大户,有做生意的,忙得很,根本不可能值班。村里实际值班的就是一两个村干部,实际巡逻的,是个政策享受户。由于正值低保复核期,低保户享受国家待遇,容易为村干部所动员。

宣传标语,是粉笔写在红纸片上,用浆糊站在村里的电线杆和墙壁上。大喇叭隔三叉四广播,尤其是获知领导检查时,提前打开。如果,全天候开,会制造噪音,打扰村民休息的。

其他物资则是如实购买,不过这些东西放好,下一年还能用。就是在夏季的时候,领导就说条幅要放好,秋收时节还要在用。

总之起来,物资按照上级规定去配备,但是人的使用上,则是阳奉阴违,实质是反规范的,因为规范太细就违背了村级组织的属性,他们心里自然也就抵触。

3、治理被景观化

其实村民早已有了不少秸秆的自觉性,知道烧了的后果,没人敢去烧。但是,如果没有宣传,保持这种压力态势,也难保村民不会烧秸秆。毕竟,不少村民对此持反对态度,但是那些具有恐吓性的标语(比如拘留、罚款等),让他们不敢违背。可国家的规范形成的禁烧工作治理图景,又显得太较真了,有些用力过猛了。

乡镇也意识到规范太细难以落手,因此乡镇的检查也会发生变化,从较真走向装糊涂。一开始,比较严格,按照规定,对照值班表、巡逻表,一个个查。后来,乡镇也知道村里的困难,尤其是值班表、巡逻表的猫腻,因此也就不计较是谁在值班和巡逻,只要禁烧指挥部有人就行。

至此,规范被局部虚化,镇村在抵制不合理的规范上达成了共识。

对大多数村民来讲,如此隆重,挺像一回事的禁烧工作,就像是村干部摆的一个造型:在一个个村的村口处,村干部常常坐在一个桌子前,前后放着灭火的器材,周围贴着几个条幅,这本身成为禁烧的生动符号。这种符号,具有禁烧的最大象征性,但是,一些晾晒玉米的村民给出这有啥球用的评价中,治理终究景观化了。

一线社工茶座
县域视角,一线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