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脱钩,大多数的知识的生产为了职称,一线社工不得不抛弃理论,靠常识和经验在行动。
1、教育和实践脱钩,大学老师不算是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是个实践性的专业,因此主要任务是教书的大学老师,压根就不是个社工,当然,那些领办过社工机构或有相当实践经验的老师属于例外,而且他们是占少数的。
你说大学老师搞社会工作教育,这个是否属于社会工作实践呢?当然不是,因为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学教育乃至于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在中国教育体制内,主要还是传播知识——从老师的脑子里输送到学生的脑子里。
不少学生,向一线社工茶座反映,他们的老师根本就不懂社工,也没有实践,他们感到很迷茫,这就对了。正如张和清在论文中的委婉说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结合不紧密:专业化程度低、教学与实践相脱离、教育与行业未能有效对接、
根据张和清的说法,我们直接推断出来: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下的学生,专业学的浅,知识没法用,机构用不上。
2、社会工作知识发表——大学教师竞逐利益的战场
中国社会工作有半专业的行政性的、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之多个说法,近日来,获得社会工作部表彰的还有跑外卖的,以社会工作部职能扩大专业社会工作之内涵,把自己人都搞乱了,这不都是知识发表的结果嘛
翻阅社会工作文献库,除了少量实践研究、行动研究的论文,对于我们的实践富有一些启发之外,大多数社会工作文章都是在做理论分析、理论对话,固然理论的起点在于经验,但是一星半点的经验,大咖能给你炮制一缸理论。在理论的路上滑了太远,最终只是对理论的精细加工,在理论上完善,回过头来,早已不知实践的起点。
当然,有些理论讨论社会工作的本质、伦理,是基础性理论的讨论,也是重要的,但这个和实践性经验上升形成的理论合起来,占据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库的比例太低,太少,还根本发表的主流,几乎可以忽略。
清醒如焦若水,2024年6月他说:我们学外国的社工知识,讨论和发表关于外国知识,而外国的知识在中国失灵——此乃社会工作发展存在全球与本土的张力。
那么,大多数大学老师乐此不疲的发表是为了什么?
为了提高职称,为了多拿工资,一句话,为了钱或者权,这是生存本能, 不应该被批评。然而你,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学术发表是学术发表,实践是实践,为了钱的发表,就别说自己多管用,多重要。应该自觉降低自己对实务的领导权,不要轻易对实务指指点点,实务界也不必拿他们太当回事。
3、中国社工实践靠什么
一旦学了那些老掉牙的教科书,明白了什么是个案、小组、社区,就成了一个社工了。实践似乎再难以和课本与理论发生关系了。
此时,一旦你走进机构,就开始面对个案、小组、社区的指标了,你开始把人聚集起来,搞一场闹哄哄的活动,就是小组、社区工作,由于张和清说的专业化程度低,大多数社工做个案并取得深度效果的,实在是少数。
社工还是写工,干多少、干好坏,全看你包装。你观察中国几乎所有社会工作机构的公众号,映入眼帘的是一场场活动,这准没错,你还要把这些材料搞好,给这些活动套上理论,包装成专业的。
理论似乎一无是处,实践未必也要跟着沦陷。
人不会被尿憋死,社工也不会被理论逼死。既然理论用不上,社工不必非要依靠理论,实际上,如何帮助一个人,我们更多靠常识,实践多了,就有了经验,知道了方向。
近日郭伟和发表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不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告诉我们你该如何行动了。距离实践比较近的如布迪厄等讨论的实践,也是总结实践的特征,根本没有告诉我们实践如何发生?社会工作者脑中发出的行动指令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