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与介入建议——基于积石山县的调查报告

文摘   2024-09-22 07:49   河南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与介入建议——基于积石山县的调查报告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023年12月29日 23:52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与重建阶段

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与介入建议

——基于积石山县的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

  • 调研过程与整体观察

  • 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 特别声明与鸣谢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联合发布)

2023年12月28日

一、调研过程与整体观察
(一)调研背景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中强度地震),截至24日23时最新数据汇总,总共造成149人死亡,其中甘肃117人死亡,781人受伤,青海32人死亡,198人受伤,2人失联,大量民房倒塌。
全国社会工作高校、行业协会、机构以及社工同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与到对灾区的支援工作当中。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校内外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同时在之前参与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以及云南鲁甸地震等众多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同仁的支持下,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积极发挥专业和在地优势,协同兰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组成地震灾后社会工作服务先遣队,深入震中积石山县,开展社工服务介入需求评估工作,为基金会、社工机构、志愿组织以及各高校进入灾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专业参考。
2023年12月25日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联合举办了“过渡性安置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与介入建议”线上专题讨论会,邀请灾后社会工作服务与行动研究经验丰富的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涛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史铁尔教授以及四川农业大学齐华栋博士与谈,各高校、基金会、服务机构以及社工同仁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经过专家讨论和各方意见汇总,形成最终报告向社会开放。
(二)行动目标
1.对受灾情况、社会服务需求情况、社会工作服务力量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2.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基金会以及志愿服务组织提供观察分析参考和介入建议。
(三)调研过程
积石山县是地震中心,根据地震局发布的烈度图,全县全部乡镇均在6度[1]以上烈度区域,大部分在7度和8度区域。调研组重点选择了8度和7度的乡镇/村庄进行调研,同时兼顾了6度的个别区域。[2]
图1:积石山地震烈度图(引自地震局官网)

[1] 根据相关资料反馈,Ⅷ度(8度):多数土木、砖木房屋严重破坏,少数不设防砖混房屋严重破坏,少量框架房屋中等破坏;Ⅶ度(7度):多数土木、砖木房屋中等破坏,多数砖混房屋轻微破坏,个别框架房屋轻微破坏,部分斜坡失稳,出现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Ⅵ度(6度):少数土木、砖木房屋中等破坏,少数不设防砖混房屋轻微破坏,多数框架房屋基本完好。

[2]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最大烈度为Ⅷ度(8度),等震线长轴呈北北西走向,长轴124公里,短轴85公里,Ⅵ度(6度)区及以上面积8364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5232平方公里,青海省3132平方公里。此次地震涉及甘肃省3个市(州)9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以及太子山天然林保护区、盖新坪林场,涉及青海省2个市(州)4个县(市)30个乡镇。

Ⅷ度(8度)区面积331平方公里,其中包含异常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涉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镇、大河家镇、石塬镇、刘集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寨子沟乡、盖新坪林场,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甘沟乡、中川乡、杏儿藏族乡,共计12个乡镇和1个林场。

Ⅶ度(7度)区面积1514平方公里,主要涉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7个乡镇和盖新坪林场、永靖县3个乡镇、临夏县3个乡,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8个乡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3个乡镇、化隆回族自治县1个乡,共计35个乡镇和1个林场。

Ⅵ度(6度)区面积6519平方公里,主要涉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4个乡镇、永靖县13个乡镇、临夏县25个乡镇、临夏市11个乡镇(街道)、东乡族自治县8个乡镇、和政县4个乡镇,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1个乡、夏河县7个乡镇,兰州市红古区2个镇,太子山天然林保护区;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3个乡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7个乡镇、化隆回族自治县4个乡镇,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1个乡;共计100个乡镇(街道)和1个自然保护区。

此外,位于Ⅵ度(6度)区之外的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个别房屋出现破坏受损现象。(以上资料转自: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烈度图公布:https://www.gs.chinanews.com.cn/news/2023/12-23/367011.shtml)

1.调研时间:2023.12.21-2023.12.24
2.调研路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徐扈家乡乔干村→大河家镇集中安置点→石塬镇沈家坪村→柳沟乡袁家村→刘集乡刘集村→胡林家乡→吹麻滩镇→刘集乡团结村→大河家镇四堡子村→大河家镇陈家村。
调研范围涉及积石山县7个乡镇的11个观察点,具体情况如下:
图2:调研路线与观察点
       图例:

去过的乡镇


去过的村庄(安置点)及顺序和时间

(1)大河家镇:大河家镇地处积石山县最北面,东南与刘集乡、石塬乡相接,西北与青海省循化县以及民和县相邻,以积石山脉及黄河为界,区域面积51.6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7532人。大河家镇下辖1个社区(大河社区)和10个行政村(大河家村、康吊村、甘河滩村、梅坡村、大墩村、韩陕家村、陈家村、周家村、四堡子村、克新民村)。
走访观察点:
A.韩陕家村三社(烈度8度):居民以回族为主,共有12个社(自然村),人口5000余人,900余户。在12月21日走访过程中,先遣队入户了1例伤亡者家庭。临时安置区一般三户左右(十余人)住一顶帐篷,帐篷较为紧张。在村社当中,有外出开拉面馆的多位青年自发回到村子为村民们做牛肉面。有一位患有精神疾病多年的村民,据家人称有暴力倾向,没有人愿意和他住同一顶帐篷,先遣队经和其家人协商,与驻点民警合力将其带离危房,为其链接帐篷、被铺等资源,安置到帐篷中。
B.大河家镇上安置点(烈度8级):作为主要安置点,和其他安置点相比,生活基础设施设备、人力、物资等都相对充足,医疗、辅导、服务团队也相对充足。服务项目包括:心理辅导、团康、食物救济(牛肉面)、通信服务(临时基站、临时邮局、卫星电话)、医疗服务(应急医疗车)、供电服务(双电源供电,当地电网、供电应急车)、理发、物资发放(排队有序领取)、微型消防站、秩序维持(党员、公安)、帐篷课堂、爱心书屋等。
安置区中的儿童较多,有临时心理辅导、各种康乐活动以及临时学校教学等,这些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可以自己出门活动的儿童青少年,而小一点的婴幼儿主要靠家庭照顾,当中也有哺乳期的婴幼儿需要重点关注。
先遣队探访了三户残疾人家庭,包括两岁儿童和三十多岁的男青年和女青年,三人均为脑瘫,需要卧床或坐轮椅。据三户案例反馈,目前还没有针对残疾人的个别化服务,主要靠家庭照顾。
另外,据大河镇安置点驻点干部和村民反馈,目前正在沿着镇中心的河边建立板房区,后续居民会陆续被安置到板房中过冬。同时安置点附近的商铺房屋和民宅因地震影响较大,大部分商铺由于房屋倒塌损毁关闭。
C.大河家镇四堡子村三社(烈度8级):共有6个社,走访的三社有100多户村民,470余人,死亡1人,十余人受伤。房子基本全部损坏。23日走访时板房在紧张搭建中,据干部称26日可住人。
D.大河家镇陈家村帐篷区(烈度8级):据陈家村反馈,陈家村共586户,人口2863人,地震中死亡22人,其中至少有10名儿童,另外重伤28人。24日走访时,一般一户一个帐篷,同时村民已经陆续开始搬迁到板房区居住。目前依托陈家小学原来的师资力量,建立了临时学校(3个帐篷点),主要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提供服务。
E.大河家镇陈家村板房区(烈度8级):板房区距离帐篷区大约2公里。24日走访时,已建好302间板房,最终预计建造600余间板房,将目前集中在帐篷区的全村586户,共2863人全部转移过来,现在已经转移170多户,板房区条件比起帐篷区相对较好,通电以及各种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比较充足,板房安置区周边建有旱厕。
(2)刘集乡:地处积石山自治县县城西北部,东与大河家镇毗邻,西与石塬乡交界,区域面积57.0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7180人。
走访观察点:
A.刘集村(烈度8级):位于刘集乡镇旁,目前大部分房屋受损,村民被安置到村委会院子的帐篷区,走访时看到板房区也在快速搭建中。不少青年从外地回来,自发帮忙做志愿者,维持秩序、搬运物资等。
B.团结村(烈度8级):据村民反馈,团结村的伤亡较多。走访时板房修建基本完成,板房分配由村上组织,板房有的沿河而搭建,有的成堆搭建。目前已经有村民陆续入住沿河而搭建的板房。
(3)石塬镇:石塬镇位于积石山县北部,总面积52.26平方公里,共辖8个行政村73个合作社。
走访观察点:
石塬镇沈家坪村(烈度8级):共240户村民,有8个安置点,残疾人40余人(精神残疾10余人),走访时76人已住进板房。
(4)柳沟乡:地处积石县西北部,东与关家川乡毗邻,南与吹麻滩镇相接,西与青海省循化县以积石山为界,西北与石塬乡接壤,北与青海省民和县以黄河为界。区域面积49.93平方千米,据2018年统计户籍人口10862人。
走访观察点:
柳沟乡袁家村七社:共70户村民,270余人,23日走访时,三、四户人共住一顶帐篷,据当地干部介绍不能入住的危房达到85%以上,没有死亡案例。调研过程中看到当地正在加紧平整土地和安装板房。
(5)胡林家乡:地处积石山县城东南部,东邻关家川乡,南连安集乡、铺川乡,西接积石山县城,北靠柳沟乡。区域面积50.35平方千米,据2018年统计户籍人口12837人。
走访观察点:胡林家乡一带山比较多,调研组通过开车走访的方式观察,村子比较分散,因此安置点也相对比较分散。
(6)吹麻滩镇:位于县城所在地,区域面积36.54平方千米,据2018年统计户籍人口32025人。
走访观察点:由于吹麻滩镇位于县城中心,先遣队在各个乡镇评估过程中反复经过。县城中框架结构的房屋比较多,一些没有破损房屋的商铺、旅馆等陆续恢复经营。
(7)徐扈家乡:地处积石山县城东南部,东与郭干乡接壤,南与居集镇相连,西北与寨子沟乡交界。区域面积21.67平方千米,据2018年统计户籍人口11083人。
走访观察点:
乔干村基本情况(烈度6/7度):位置较为偏远,处在大山之中,22日走访时,积雪较多,温度较低。之前为深度贫困村,共有12社,467户(其中294户为贫困户),2个自然村,共有2390余人,地震中无死亡案例,受伤6人。虽然不是8度烈度的区域,但是村里大部分房屋已经有裂缝不能住人。同时由于是山区,缺乏平地,集中安置难度大,目前处于分散安置状态,村民在各自家旁边驻扎帐篷,两三户人共用一顶帐篷的情况较多。
(四)整体观察
1.积石山县各乡镇沿着G310国道由东南往西北方向延伸,西北区域地势相对较平,镇/村较多,房屋和人口也比较密集,东北和东南区域山比较多,村落比较分散。震源位于西北的柳沟乡和石塬镇一带,8度区域主要在积石山西北的几个乡镇,因此积石山的伤亡也主要集中在人口和村镇相对集中的西北侧。靠近积石山西北侧的青海海东市民和县也有较大的伤亡情况,相关组织同样可以多关注青海海东情况。
2.积石山其他区域(东南和东北角)主要是7度区域,个别乡镇为6度区域,7度区域有个别伤亡情况,6度区域主要是房屋损毁,以调研点乔干村为例,80%左右房屋不可住人,这些区域受到的关注度相较于8度区域弱一些,受山区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板房安置速度也相对较慢些,目前帐篷分散安置得较多,公益组织也可以多关注这些区域群众的需求。
3.受冻土层、低位无法施工等因素影响,当地冬季建房子不现实,据多方信息反馈,预计明年10月能重建起新房子,政府目前重点加快推进板房安置区建设工作。观察点中的重点安置点如大河家陈家村、镇上安置点、刘集乡安置点等,板房建设速度很快,受灾群众陆续从帐篷搬迁到板房,公益组织可以争取相应的资源进入板房区开展服务,尤其是安置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可以介入。同时也更需要公益组织关注板房区修建相对较慢一些的其他村/镇帐篷区以及分散安置的服务。
4.社区当中的不能自理的老人、病人、精神残疾、肢体残疾以及婴幼儿和哺乳期孕妇等不容易被看见,相关服务也较少,个别化的物资需求比较缺乏,如慢性病人的用药、儿童用药、衣物等。同时这些群体目前主要靠家庭照顾,家庭照顾者在灾后照顾中面临照顾与安置、重建等多重压力。
5.社区当中的儿童青少年较多,每个家庭都有两三个及以上孩子,中小学校校区成为危房后,较长一段时间孩子无法返校,教学节奏和孩子生活节奏被打乱,需要辅助性教育资源和力量提供支持。同时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这和行政村中有小学,还有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容易受到关注有关,相对较小和较大的儿童青少年的需求同样需要被关注。
6.目前有基金会、志愿服务团队、心理救援团队、社工机构等不同的组织已经陆续进入灾区提供服务,前期主要是物资链接。也有基金会已经和社工机构对接服务,如壹基金对接了临夏社工机构的青少年服务。但积石山以及所在临夏州当地的社工机构和社工服务力量需要进一步发展,外来组织紧急支持阶段之后留下的社会力量不多,需要考虑如何发展服务项目,可以采用引入外地机构和培植当地组织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尤其是后者。
7.地震后,较多年轻人返乡,随着安置工作进一步完善,他们可以成为社区重建与服务的重要力量。通过走访韩陕家村,了解到外面经营拉面馆的年轻人返乡,通过投工、投劳、投钱的方式,承担起了为安置点做饭的工作。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社区当中有各种能够链接资源的关系网络,例如筹集帐篷、棉被等,在过渡安置与重建阶段需要充分挖掘社区中的内生力量。
8.灾情发生在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居民的取暖问题较为突出,前阶段对棉帐篷需求较大,随着板房安置,后面对火炉子、电热取暖器、棉被以及适合不同人群的棉衣也会有一定的需求。同时,由于集中安置,使得供电有压力,火炉子比较实用,取暖的同时还可以用作烧水、做饭、围炉聚会社交等。另外,之前老百姓大部分依靠烧炕取暖,床铺有限,个别地方对床铺依然有需求。公益组织进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观察,链接更加符合当地需求的物资。
9.积石山以及青海等地受灾村/镇大多为民族聚居社区,介入干预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工作者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胜任力,例如食用清真食品、女性佩戴头巾、当地风俗仪式等。
10.需要留意安置点的规模和已有服务,以便更好地铺开后面的服务设计。
(1)大型安置点:心理辅导、餐饮服务(爱心牛肉面、热水供应点)、通信服务(临时基站、临时邮局、卫星电话)、医务医疗(应急医务车)、供电(双电源供电)、理发、物资登记领取、微型消防站、秩序维持(公安、党员)、帐篷课堂、爱心书屋等。(乡镇一级集中安置)
(2)中型安置点:儿童临时课堂、餐饮服务、供电、物资登记领取、临时诊所、微型消防站、临时派出所等。(行政村一级集中安置)
(3)小型安置点:餐饮服务、供电、物资登记领取、临时诊所、临时派出所。(自然村/社一级集中安置)
但随着救援阶段结束,进入过渡性重新安置和重建阶段,部分服务组织将退出,同时目前一些较偏僻的中型安置点和较多的小型安置点还没有社会服务力量入驻。公益组织根据项目大小和特点,看是否可以建立以县或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而形成“县—乡镇—村/居—自然村”逐级的、综合性的又或是某一专项的服务网络。例如某些专项的服务,因为小型安置点人数少,可以在上一级辖区内建立服务时间表,如周一和周二在A小型安置点,其他时间在别的安置点,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拓展服务面。
二、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先遣队通过对不同观察点中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伤亡者家庭以及安置区进行了服务需求评估。
(一)儿童青少年
1.基本情况:社区当中的儿童较多,每家基本有两三个以上孩子。地震后学校损毁,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返学。行政村当中原来一般都设有小学,小学兼设幼儿园的情况较多。地震后,一些小学在辖区内的集中安置点设立临时教学点,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条件等有限,临时教学点一般为各年级混班开展一些基本的教学活动。另外分散安置的地区较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办法设立临时教学点。目前孩子主要在社区中玩耍,较多区域断壁残垣,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另外,社会关注点较多集中在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孩子身上,高年级学生群体,如初中、高中学生的需求,以及婴幼儿的需求还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
2.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震后恐惧、焦虑以及创伤等心理现象比较普遍,孩子晚上不敢睡觉,做噩梦,还有一些孩子由于自身、亲人、伙伴以及同学等在地震中伤亡,或是目睹伤亡,存在经常流泪哭泣、情绪低落等情况。
策略:设立类似于“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服务项目,让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被倾听。发展青少年服务项目时,需要根据服务对象心理困扰的严重程度来界定通过个别辅导还是团体辅导来开展干预服务。对于严重程度较高的,需要强化家庭关爱意识和能力,同时建立转介机制,与当地心理救援协会、医院等建立转介通道;另外在一般社区服务当中,促进儿童发展社区朋辈关系,有利于减缓心理困扰;同时设立儿童活动空间和小组,如玩具屋、故事会、康乐小组等都比较适宜开展;还有在地服务的社工,可以通过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和社工比较容易上手的“绘画+叙事”的方式来促进表达,实现疗愈。
慎用临床个案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对受灾儿童造成二次心理伤害,儿童自身具有抗逆力,可以通过小组对其进行引导,促进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校舍损毁,社区中的孩子们较长一段时间还没能上学。临时学校的师资不足,课程安排难以规范,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和辅助力量作为补充。
策略:可以在安置区中单独开展,或是与临时学校结合,发展补充性教育,例如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朋辈教育、生活教育和团康游戏等服务。
(3)目前安置区针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服务较多,一方面是因为行政村有当地的小学,有学校力量关注该部分儿童的工作;另外,这些儿童也会经常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容易受到关注。而比这些小,例如4岁以下,还有比这些大的,如初中、高中的儿童青少年,有针对性地服务相对较少。
策略:对于较小的幼儿,在后续安置区当中,是否可能建立如玩具屋项目,通过游戏来疗愈这些表达能力还相对较弱孩子的创伤心理;还有对于相对比较成熟初中、高中学生,可以发动作为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帮助辅导安置区当中较小孩子课业、探访并帮助老人以及残疾人等。另外,对于临近中考、高考存在升学压力未能及时返校的学生,由于板房或是帐篷当中相对嘈杂,缺乏学习的氛围和条件,甚至部分同学也缺乏上网课的条件,如网线、电子设备或是安静的环境,是否有可能建立“宁静学习室”,配置一些桌椅、网络、电脑、平板等设备,辅助学习,同时促进青少年群体的自助和互助,也可以依托其来开展心理疏导等。
(4)各组织机构现阶段所链接的物资比较大众化、成人化,缺乏面向儿童青少年针对性的药品、衣物、学习用具、绘本、符合身高的桌椅板凳等。
策略:一些基金会在推进儿童“温暖包”“爱心箱”等行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安置区的孩子进行链接,同时也可以联合卫生院或社区医生等,发展儿童社区药箱或是家庭药箱等服务项目。
(5)需要关注灾后儿童营养问题,如所需要摄入的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以及后续可持续性供应的问题。
策略:是否可以发展可持续性的儿童营养餐公益服务行动,例如鼓励当地妇女组成爱心妈妈队伍,帮忙供应儿童营养餐。既能创造妇女劳动岗位的同时,又能持续性地解决儿童营养的问题。
(二)老年人
1.基本情况:低龄老人能够听懂普通话,但是表达的时候,地方口音比较重。和中高龄老人沟通起来需要当地志愿者协助。安置区空间有限,能自由活动的老人平时会在帐篷区或社区一带活动,年纪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目前主要待在帐篷或是板房内,缺少活动空间,同时缺乏坐便器、轮椅、助行架等生活辅助设备。
2.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各个安置区当中,有基础病(如肾病、心脏病、中风、耳聋等)的老人较多,但是灾后家庭和社区都缺相关药品,目前阶段也不容易购买,同时还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才能用药。
策略:联合地方卫生院、卫生站,评估安置区是否可以推动设立应急药箱公益项目,整合当地力量,避免直接发放家庭造成浪费和误用、滥用药品等情况。
(2)安置区条件相对简单,即便是板房区,也相对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生活设计。生活无法自理、缺乏日常照顾以及照顾者压力较大的老人及其家庭,需要得到辅助性帮助。
策略:发展“过渡性安置阶段适老化微改造”项目,社区和公益组织可以调查登记社区当中行动无法自理、缺乏/疏于照顾、照顾者压力较大的老人及其家庭的情况,个性化添置生活辅助设备,如坐便器、出行扶手、轮椅等。
(3)老年人地方口音较重,外来服务组织与志愿者在沟通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策略:当地有不少的青少年没有返校,同时也有较多的青年回乡,可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发动当地青少年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协助翻译。志愿服务的内容是为社区缺少照顾的老人送餐、搬物资、协助家属照顾等。特别是后面过渡性安置相对平稳后,较多外来的社会服务力量撤出,需要培植当地的志愿者关注当地空巢独居老人以及其他特殊群体。
(三)妇女
1.基本情况:目前许多老年人、儿童、妇女等挤在一个帐篷里生活,妇女在其中承担了主要照顾者的角色。从社区观察来看,发现经过前期关于关注妇女需求的呼吁之后,当地妇联以及社会组织增加了对女性用品资源的链接力度。当地是多民族交融聚居的区域,不同民族妇女的特殊需求同样值得被关注。由于先遣队中缺乏女性成员,该部分会存在不够充分和敏锐的地方,需要各机构从性别视角出发,进行妇女生活观察,以此发现更多的服务需求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2.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较大安置区已较快地建起厕所,一些中小型安置区尤其是帐篷区,在调研的过程中,还未建厕所,或是原来有厕所,由于安置区聚居压力,加上厕所又是旱厕和临近安置区,很快被迫停止使用。一般群体上厕所都有困难,妇女以及其他特殊群体同样会面临更大困难。另外帐篷内一家老小加上不同户人家一起居住,女性缺乏处理个人卫生的隐私空间和条件。
策略:公益组织可以争取板房或是帐篷资源,设立相应的女性关爱服务空间,提供相应的护理用品等,以提供便利为基础,拓展如卫生教育、心理干预、家庭辅导等服务。受性别、文化等因素影响,该项服务适合由女性社工/志愿者承担。
(2)安置区中较多女性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或病人,重建阶段部分家庭中的男性开春之后要外出务工,女性要承担家庭照顾和重建的双重压力,女性身、心、社方面的服务需求需要被进一步关注和满足。
策略:结合当地妇女的兴趣和能力,发展针对妇女的互助性、支持性服务项目,如建立兴趣小组、爱心妈妈营养餐生计互助小组等,促进安置区妇女相互交流,群体互助,也促进当地妇女能够走出家门,更为独立自主。
(3)安置区当中发现有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案例,她们的服务需求需要被进一步关注和满足。
策略:多户共住帐篷不利于产妇护理、哺乳等,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安置区社区服务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相应案例,为其积极对外链接和向社区争取帐篷、板房、护理物品等资源。
(四)残疾人
1.基本情况:先遣队专门走访了集中安置区和分散安置区当中的多个残疾人案例。如其中的精神健康个案,家人反馈案主有间歇性暴力倾向,家人和村民不愿意与其共住一顶帐篷。先遣队社区走访的时候发现其独自蜷缩在危房中,联合家庭、村社以及驻点民警将其合力安置;另外在某安置点走访的时候,一个社区当中就有三位残疾人,均为脑瘫,包括1名2岁儿童和2名男女青年。2岁的孩子之前来过兰大二院检查,患有二级智力残疾,大脑无法控制身体,另外两个全身瘫痪男女青年无自理能力,全靠家人照顾。
2.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灾后残疾人变得更加“隐秘”,他们不容易被发现,需求也不容易得到关注。
策略:可以通过社区普查、社区漫步、入户探访等方式,建立残障群体专门档案,登记不同个体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生活辅助、照顾辅助、康复训练、社区融入等服务。
(2)残疾人主要依靠家庭照顾,地震导致残疾人家庭家园损毁,打破了原有的照顾条件和照顾模式,生活变得更加不便利,也增加了照顾者的压力,同时照顾者需要面对照顾、安置和重建等双重乃至多重的压力,后续服务需要协助家庭重建照顾方式,减轻照顾者压力。
策略:可以参考“过渡性安置阶段适老化微改造”的做法,开发“过渡性安置阶段适残化微改造”项目,增加家庭照顾辅助设备,如护理床、坐便器、轮椅、拐杖、助行架等,有利于减轻照顾者压力;同时为照顾者提供一些更为简便的照顾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具,也能够减轻照顾者压力;再者从心理上支持照顾者,让照顾者情绪得到释放;还有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的可能。
(3)需要为已有的残疾人和因地震灾害致残的残疾人,链接治疗资源和跟进康复过程。
策略:重点链接关注残疾人服务的基金会、残联和民政的服务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治疗支持、生活辅助器具以及康复支持等,尤其需要关注年龄较小的残疾儿童和因地震新致残的居民的身体康复、生活康复、社区康复、职业康复等系列性的康复服务需求,培养其自理能力,防止其由残疾转为残障。
(4)促进残疾人社区融入和减少社区排除的需求。
策略:帐篷区作为临时安置区,和残疾人匹配的条件和资源特别有限,板房安置区相对较好,但是大多功能设计主要针对正常群体而设。灾后存在社区新增肢体残疾和原来已有残疾的案例,除了在帐篷或是板房户内可以进行“适残化微改造”之外,通过社区公共空间服务设施的微改造,如简单的无障碍通道建设、公共厕所扶手或是座椅添置等,帮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减少社区排除。
(五)伤亡者家庭
1.基本情况:本轮地震总共造成148人死亡,其中甘肃117人死亡,781人受伤,青海32人死亡,198人受伤,2人失联。先遣队进入伤亡者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到这些家庭处于伤痛期,需要陪伴支持和哀伤辅导。受习俗影响,很多社区事务这些家庭不便参加,较多灾后资源信息没有办法及时知晓和获得。
2.突出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震后政府鼓励丧事从简,一些死难者家庭已经给遇难者办了后事,也有个别家庭还在处理后面的祭奠仪式,处于伤痛期,需要哀伤辅导和支持陪伴。
策略:社工进入社区时,及时上门探访吊唁,协助家庭处理后事,通过共情、情绪宣泄与安抚等方法,陪伴这些家庭度过伤痛期。
(2)受文化习俗的影响,加上伤痛期,死难者家庭较少出门和参与社区事务,特别是分散安置的死难者家属,对震后救助信息、政策安排不清楚,没能及时获得相应的物资帮助。
策略:在陪伴支持过程中,对伤亡者家庭的日常生活事务多协助和关心,及时与其沟通,使其了解社区救助、重建政策安排和慈善资源等相关信息,并引导社区邻里互相帮扶。
(3)走访点的村居都有受伤的村民,有些还在医院,部分已经回到安置点,对于受伤甚至致残案例的需求应特别关注。
策略:在地震中受伤的村民会有更严重的心理恐惧,需要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来帮助疗愈心理创伤,具体的心理社会疏导方式可以根据案主的具体问题来研判,叙事治疗、认知行为、沙盘治疗等适合不同的人群和需求。对于致残的个案,可以结合残疾人部分所谈到的需要进行跟进。对于程度较轻的,可以通过叙事小组的方式来引导疏导。
(六)社区
1.基本情况:从走访情况看,我国村/居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势在震后救援、安置以及重建工作中都得到充分发挥。发生灾害后,社区很快就能够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基本运作也很快得到恢复。救援阶段完成后,进入过渡性安置和重建阶段,需要重建社区秩序、培植社区内生力量,进而推动社区重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社区观察点不仅有外来的服务力量(各类救援与社会服务组织)、社区内制度化的服务力量(如村居委、驻村工作队等),也有诸多社区内生的、自发的力量涌现出来,例如主动回来为乡亲做牛肉面的马大哥和杨姐,还有四处呼吁,为家乡募集物资的作家和回乡青年等,他们都是社区不可多得的资产。
2.突出的服务需求与可能性服务空间
(1)目前安置点集中力量解决的是居民吃和住的问题,中小型安置点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相对缺乏。
策略:在后续工作中,可以参考云南鲁甸地震后由社工组织开展的“葫芦桥茶馆”的建设经验,比如拓展“围炉夜话”服务项目,在板房区或是帐篷区争取或是搭建公共服务空间。通过空间打造,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发展各类社区组织,如兴趣小组、生计互助小组等,促进居民交流互动,凝聚社区力量,发现社区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依托公共空间,建立社区信息驿站,通过驿站,促进居民的服务需求与志愿服务、帮扶资源得到及时和精准对接,同时协助政府以及社区及时通报后续安置与重建的各项信息,促进资源分配公平、公开、公正。
(2)一些安置区(尤其是大型安置区)当前的社会服务主要依靠社区以外的单位/组织提供。在后续阶段,这些外来的组织将陆续撤出社区,如何培植社区内的自组织,成为维系后续服务的关键。
策略:对于热心的、关心社区事务的积极分子,可以通过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将其组织起来,例如发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厨房小组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先建立兴趣组织,待时机成熟,适当引导兴趣组织扩展社区服务功能,如帮忙探访慰问老人、帮助孤儿、维护社区公共资源等,以此带动不同的居民参与;还有可以通过建立爱心妈妈厨房、生计互助小组等形式,满足妇女或是其他居民的生计需求的同时,也为社区提供公益服务,从而保证小组服务的可持续性;另外,需要关注安置区当中已有的自发的一些服务团队,例如前面介绍的几个在外地开面馆,灾后约着回来给父老乡亲做面的青年,通过对其提供支持,促进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3)安置区刚建立,原有管理体系虽然存在,但是社区生活方方面面被打破,涉及社区当中吃喝拉撒等各项事宜,需要通过社区教育,建立社区公约等方式来促进社区规范化治理。
策略:可参考之前广东泥石流板房区社区公约的建设经验,与社区领袖以及自组织相结合,通过社区教育和社区动员过程,培育积极分子,引导积极分子关心社区问题,提出关于社区公约的议题,并通过促进讨论,形成各项社区公约,并拟定监督实施的办法,促进社区公约的形成。
(4)需要关注安置区当中的精神病人(如阿努的案例)、孤寡独居老人、事实孤儿、缺乏监护的儿童等等。
策略:这类型的个案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介入,可以通过支持家庭发挥功能、培养邻里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引入外来机构帮扶等方式来帮助这些个案。对于需要救助的个案,社工需要了解和对接相关资源。
(5)外地的社工在介入灾区时,存在较多不便利的方面,包括语言、民族、文化、饮食、气候等。外来社会服务机构较多在救援阶段和重建阶段初期开展短期服务,可持续性的服务需要依托当地组织来开展。孵化和培育当地专业服务组织,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策略:外部机构受其机构发展规划、服务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终将撤出社区,服务设计需要从一开始关注、规划和培育当地力量,特别需要注意发展在地化的社会服务力量,可以通过“传帮带”“牵手计划”等形式,培植在地服务机构,尤其是推动当地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也可以通过公益小创投的形式,孵化如妇女生计互助小组等居民组织,保障后续服务得到延续。
(6)工作者往往受限于需求视角或是工作者视角来评估安置区的服务需求。
策略:需要掌握运用资产视角、发展性视角以及整合性社区服务视角来开展灾后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进一步关注当地居民的资产和潜能,挖掘与发挥社区的韧性,例如社区的产业、空间以及能工巧匠、文化人、司机、企业主、热心青年等,还有促进社区内的不同的个体、群体以及机构等相互融入和相互服务。同时也建议在进入社区后,可以通过行动研究和生活模式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边服务边观察,进一步挖掘居民的服务需求和评估其生活适应能力,提供相应的协助性服务。
(7)当地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对工作者的文化胜任能力提出了要求。
策略:驻点社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胜任力,提前关注和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从物资准备到进入开展服务,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特别声明与鸣谢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与重建阶段社会工作服务需求与介入建议——基于积石山县的调查报告》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钟耀林副教授组织团队,深入积石山县7个乡镇的11个观察点调研所得,并于12月25日邀请全国灾后社工服务专家学者、高校、基金会、社会组织以及前线社工等举行专题讨论,最终修订完成向社会发布。
报告修订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感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甘肃省民政厅的支持和指导!感谢之前参与过汶川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和雅安地震等社会工作高校、机构以及社工同仁的鼎力相助!感谢调研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同仁!特别感谢当地的社区居民,对先遣队和评估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成果不涉及商业利益,向社会开放,以期更好地促成社会服务资源有效对接。报告时间仓促,未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海涵与批评指正!全体社工同仁紧跟党和政府的步伐,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一线社工茶座
县域视角,一线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