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今年来第三次参加村民的葬礼了。驻村干部小明还是像往常那样参加村民葬礼——送上两小捆纸钱,以寄托哀悼之情。
村里这位老人去世时70多岁了,患有脑梗。秋收时节,因为背着一袋花生上楼,引发脑梗,从楼梯上摔倒,之后就不省人事。立马叫了救护车,拉到医院,经过医生会诊,还是没能救过来,最终人还是去了。
村里的葬礼习俗,一般是,在人死之后需要停放三天,亲戚街坊过来吊唁。等到第三天放入棺材,撒入粮食、元宝之类,午后下殡,举行系列仪式,入土为安。
三天吊丧期间,不时有各种亲戚、邻居前来吊唁,家属需要外出迎接,尤其是亲戚,需要放炮并抬着石合,在上面放上亲戚带来的纸钱或其他礼品。抬石合需要两个人,还需要一个人引路,总共三个。
这些干活的人,一般是坐在大门外面,沟通内外。比如大老远一看谁来,就通知人放炮,有个人是专门放炮的,家属听到炮声出来后,两个人开始抬石合迎接,其中有一人带路并招呼。抬石合一般是两轮轮流着,每次抬石合回来,主家会给一个“利什”——用黄纸包的5块、10块不等。
现在做饭的已经外包,不需要操心。打墓挖坑,也有人。需要邻里帮忙的主要是移动棺材。这个虽然外包,但是需要从屋子移动到外面,这个时候,帮忙的都一起上手。之后到墓地,帮忙封土。随后,家属还会有后续的其他仪式。
在吊唁和下殡前后,村里这些帮忙的人,凑在一起,这些人几乎是固定的几个人,他们分配的任务也有些固定,尤其是司仪,几个葬礼都是一个人。其他帮忙的,可以调换,谁来谁干,但是大体上那几个人的分工是照着以往的。
葬礼也是村里的一个大事,这些过来帮忙干活的人,彼此分工合作,那些吊唁的人,过来后也坐下来,有时开个什么玩笑,气氛就热烈起来。死人的事是自然规律,干活的人情绪一般不过分受影响,习以为常了。
作为驻村干部的小明,参与葬礼时,外面的帮忙的村民热情地打个招呼。小明送过纸钱后,也坐在外面,不像之前,不懂风俗,心里想着鞠个躬,就一直朝里走,给里面的亲属带来麻烦。然后,就和座位边上的几个叔伯大哥,随便聊聊。
置身其中,感到这一场葬礼,强化了村民的共同体意识,在这个葬礼上,那些帮忙的,以及前来吊唁的,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情感:我是这个村的,有什么事是互助的,不是孤单的。
我想,这就是葬礼除在巩固亲情之外的公共价值,对于社区团结关系和村庄共同体情感起到的强化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