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梦
□崔福林
卷首题记:
人之口无梁子斗,粮油肉蔬往里走。
开天辟地到如今,人类延续不断头。
吃饭天下第一事,谁能离了五谷走?
一旦失去稻薯麦,怀揣真金命亦休!
人之口无梁子斗,酸甜苦辣不拒收。
差欠少许且饶你,一天三顿非得有。
年年月月关不住,不到咽气誓不休!
谁有高招能计算,一生吞掉几山丘?
第一章
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植物、动物都是以吸收养分、吞食食物来维系其生命的。
猿猴从人立起来开始,在不断扩展、寻找食物链中进化成人。人类从只吃野果发展到狩猎、而后刀耕火种,于是,农业产生了;人类在种了粮食后不用顿顿吃水果、肉食,他们把抓来吃不了的野羊、野马、野牛、野驴、野鸡、野鸭圈养起来,驯化它们,于是,家庭养殖业产生了,并逐渐发展成了畜牧业;有了农业和畜牧业,人类才从高空、树上逐步降落在地,并把根深深地扎入了土地。至此,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根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进步、变化,人类生存的根基在土里,这是永恒不变的铁律!
粮油、肉食、蔬菜、水果搭配,不仅拓展了人类食物链,而且向精美方向精进......
农业、畜牧业成为农村、农民的两大主业,由此奠定了人类稳定繁衍的基础。
“择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繁衍的本源,稳定的柱石。因而,不管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离不了农业这个根本!
农业生产的稻、菽、薯、谷、麦,油料;菜蔬、水果及农民养殖的鸡、鸭、鱼,猪、牛、羊等,是人类果腹不可或缺的食物链。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健康与否,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日也离不开食物来养生健体。
食物不仅是人生命之必须,还是支撑人类各项生产的动能。即使天空有太阳,地上有水源,宇宙有空气,地上有各种果类,但如果没有粮油、肉类形成绵绵不断的食物链,人类只能停留在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果腹上,其他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将无从谈起。
由于食物链的不断延长和逐步完善,人们的营养越来越均衡、全面;加上长期的捕猎、养殖、农业等生产活动,人类的大脑得以更快发达,人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大量全面的开发、挖掘、提升、升华。人类的一切活动——政治、文化、军事、工商、科学技术等各类生产、竞争、创造都才得以开展、推进和发展!
我国不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出现天灾或人祸或战乱等大的灾变,老百姓就流离失所,社会就动荡、就不稳定;其他各行各业就受影响;各项经济建设就无由发展。
从人口居住地域看,城市只占很小面积,农村却极其广阔。直到现在,占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民,占据着百分之九十的国土面积。分布在广阔农村的农民,一大部是居住在贫瘠、干旱或沙漠碱滩上。
农民担负着各行各业——也就是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可见身上担子之重。而这些身负千斤重担的人们,他们却是工、农、兵、学、商等各个行业中最苦、最累、也最穷困,社会地位最低下的群体。
我国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农民中“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数约占农业人口的近百分之六十;有些土地却无牲畜或农具的、或有牲畜农具而无土地的,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勉强能自给自足的约占百分之十左右;大、中、小富人合起来约略不到百分之十,真正的大富豪不到百分之五。
“养马当差,种地纳粮”,一直是千百年来天经地义的铁律。从事这个群体的农人,担负着那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社会徭役,是所有人群中负担最重的阶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民细瘦的腰身、瘦弱的肩膀,却是那时国家机器最雄厚的基石,中华民族的脊梁,又是社会上、尤其是战争时期任人驱使的最廉价甚或被白驱役的劳工群体!
解放以前的远、近代历史上,虽然有几个有识之士提倡过均贫富、均田制的构想,但真正意义上的均田制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过,尤其没有在全国实行过。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农村才实现了这个目标。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促使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农民的社会地位却仍一如既往地居于社会的最下层。苦累、宭困和积贫积弱,一直像终生伴侣一样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绝大多数农民。有史以来没有任何朝代、任何人从根本上解决过这个问题,甚至这样想过的人也不多。
消除绝对贫困,说到底就是彻底根治农村落后,农业滞后,农民积贫积弱、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
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不平衡、不充分说到底就是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社会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改变农业发展现状,缩小城乡差别,缩小社会分配差别,逐步让农民富起来,过上与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这就是农民数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农家梦”。这个农家梦是中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农家梦,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中国梦!
超过1.2万人正在关注
全民阅读 等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