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皇后广场的影像神经科学探索之旅

文摘   2024-11-19 07:15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影像神经

伦敦

皇后广场 @

科学探索




一年前的十月,我踏上了英国伦敦的旅程,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

初到伦敦,竟意外遇见了两周多的阳光明媚,仿佛这座城市正以它少见的连日晴朗来欢迎我。随处可见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古老的地铁系统、夜幕下人头攒动的剧场和门庭若市的酒馆,似乎一切都很新鲜。在初步探索并适应周边环境后,我逐渐融入了影像神经科学系的学习与科研生活。







01

访问院校

风采概览


我此次访问的院校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作为英国G5名校之一,UCL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医学专业排名第6;同时,在最新的U.S. News全球大学综合排名及神经科学领域均位居第7。历史上共诞生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尽管有时被戏称为“水校”,其校友中不乏著名人物,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文学巨匠泰戈尔以及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值得一提的是,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皮尔逊系数”的提出者——曾在UCL创办了世界上首个大学统计学系,并建立了生物计量实验室。

UCL Bloomsbury校区的标志性主楼前的打卡


作为访问学者,我的主要工作地点并非UCL主校区,而是位于距离主校区约10分钟步行路程的皇后广场神经病学研究所。该研究所历史可追溯至1859年,目前设有8个系,与邻近的国家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医院密切合作,形成了集临床、基础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世界级中心。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谷歌DeepMind创始人Demis Hassabis就曾在此完成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皇后广场神经病学研究所。上:皇后广场及周边建筑;中:皇后广场影像中心;下:功能影像实验室。

临别时团队赠送的礼物。一本讲述皇后广场神经病学研究所发展历史的书籍。


02

实验室

影像中心

我所在的影像神经科学系专注于通过影像学手段研究神经科学和神经病学问题。该系是神经影像分析先驱软件SPM的诞生地(尽管如今有了更多新兴而好用的工具,但它仍然是神经影像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拥有高场强MRI、MEG和OPM等先进设备,科研硬件环境优越。导师Price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失语症的转归预测及语言机制探索,曾任影像神经科学系主任,被授予了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实验室影像中心的各个角落。左上:被试接待室,柱子上画着大脑皮层细胞的组织学结构;中上:行为学评估室;右上:紧急医疗事件处置室;左下:7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室;右下:脑磁图仪器。


03

研途中的

学习日常


在伦敦皇后广场的学习生活中,我有幸加入了UCL的卒中后语言恢复预测研究(PLORAS)团队,系统性地体验和参与了团队的工作流程和各项科研活动。

研究团队的办公室一角

整个团队的工作高度专业化,成员分工明确,涵盖了项目主管、资深研究员、博士生、研究助理、言语治疗师、数据库协调员以及成像数据采集、行为数据收集和临床转化等专员。每个角色的职责清晰且彼此协作紧密,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机制。团队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首席研究员团队患者管理团队研究分析团队三大模块。患者管理团队负责患者招募、数据收集和后续随访;而研究分析团队则主攻数据处理、分析,首席研究员团队则负责科学研究的设计和质控。这种模块化的组织方式不仅实现了分工明确,还促进了团队间的高效协作,为大型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际参与,我不仅熟悉了团队的日常工作模式,也学到了不同岗位如何配合、互补,为高效推进项目提供了借鉴。这种架构为今后的科研管理提供了的新思路和实用经验

与患者管理团队成员之一Ruben(右)和分析团队成员Doug(左)的合影

在该团队的学习经历中,我的角色侧重于研究分析团队、但也会经常向患者管理团队请教经验。例如综合失语量表CAT的系统学习是一项宝贵的收获。与国内常用的WAB或ABC量表相比,CAT量表在评估范围和精确性上更具优势,能够在有限时间内细致地反映失语症患者的神经心理特点。在影像分析的科研过程中,我的研究项目着重分析了卒中后命名障碍的复杂性,特别关注皮质下结构与其他脑区之间的交互作用。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导师对结果的严苛,和英国人骨子里的批判思维。导师一句初步的鼓励和肯定的背后,可能还要经历无数轮的反刍、推翻、再探索和多角度验证。一年内经历的迷惘和沮丧经历多过以往,但这就是科研工作的日常。

实验室研究工作的瞬间:一些摆拍或抓拍


总的来说,这段经历使我对脑卒中语言康复领域的认识更为深刻,对研究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术结果的推敲有了更深的体会。希望能为日后的学术和临床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04

学习氛围

从制度到文化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深入参与了研究所的一些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对这里的教育科研制度有了新的体会。在UCL,许多高效且富有创意的机制不仅提升了学术效率,也为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提供了宝贵支持。


1

脑科学会议 ·思想碰撞

每周五下午,部门内部的脑科学会议“Brain Meeting”都会如期而至。这个小型却内容丰富的交流会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分享最新成果、激发灵感的舞台。会后,大家往往会在实验室一楼的阳光房里边享用点心边交流,不仅讨论科研问题,也聊聊彼此的生活和想法。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也形成了一种开放、共享的学术文化氛围。国内或许也可以尝试类似的非正式社交活动,为跨学科、跨层级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深入参与了研究所的一些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对这里的教育科研制度有了新的体会。在UCL,许多高效且富有创意的机制不仅提升了学术效率,也为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提供了宝贵支持。

部门每周五的脑科学会议。上:主持人介绍;中:主讲人展示和讨论;下:问答环节。


2

灵活的基金项目 ·预展示制度

  实验室科研团队会定期举行基金项目的预展示活动。在英国,基金申请也是同样“关乎生计”,实验室各层级成员基于各自的动机和研究需求提出funding申请计划:博士生通常需要funding来支持学费和生活开销,博士后依赖funding维持研究岗位的稳定,研究员和教授则借助funding推动大型项目并提升学术影响力。在展示会上,团队成员分享最新的基金申请思路,各团队之间也借此促进合作。每个展示会都会提前邮件通知,并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使学术交流变得更加灵活,还提升了科研项目的透明度。

基金项目预展示会议的现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3

PhD项目 ·进展汇报

学生的项目进展汇报也是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类似于国内的组会,但这个展示面向更大的听众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团队内部、而是延伸到整个院系。来自多个团队的不同思维角度可以开拓眼界,在让博士生理清研究方向、展示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接受导师和同伴的反馈,提供了公开展示和的学术表达能力。

PhD项目进展汇报和讨论现场


4

心得分享 ·孕育科研火花

每周四或周五傍晚,不同团队成员都会在实验室楼下的酒馆The Queens Larder中聚在一起聊聊工作与生活。这是许多皇后广场的教授在回忆过往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地点,犹如哈利波特中的“三把扫帚酒吧” 一般具备特有的温馨和归属感。隔壁的Master Wei西安小吃则是皇后广场中国留学生们定期交流的首选地点之一,工作日也经常坐满外国人。此外,只要不下雨,很多同事会在中午前往附近的罗素广场或布伦瑞克广场花园席地而坐,边聊天边午餐。

实验室边上的小酒馆和中餐馆:日常交流的主要场地

草地上的工作日午餐时刻:研究间隙的片刻放松


这种非正式的交流不仅缓解了工作压力,还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讨论科研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这样轻松的氛围让导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能有效突破科研中的“瓶颈”,不失为一个促进情感联结与学术碰撞的好机会。


05

学术之旅

交流与启发


在伦敦访学的一年中,除了日常的研究工作,我也积极参与了学校内外的多场学术活动,每一场都带来不少启发,让我深入感受到英国学术界浓厚的科研氛围。以下是几场印象最为深刻的学术会议和讲座。


1

Brain杂志年度脑科学会议

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由《Brain》期刊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举办的脑科学年度会议。这场盛会吸引了神经科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主题涵盖广泛,包含神经炎症、脑卒中以及视觉康复等多个领域。每场专题讲座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研究进展,也为神经学和相关学科提供了促进教学和科研交流的宝贵平台。

2024年度脑科学学术会议现场打卡


2

UCL神经康复研究交流会

 UCL神经康复研究中心定期在国家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医院的地下讲堂组织神经康复研究交流会。该活动专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设计,致力于搭建关于神经康复问题的交流平台。访学期间几场精彩的演讲探讨了卒中后失语症的理解障碍、语言治疗的脑成像应用、慢性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最新进展等。与会者们不仅有机会分享研究成果,还收获了宝贵的反馈意见,并促使更多临床医生关注并参与到康复研究中,对于推动科学发现和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皇后广场国家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医院。左:医院外景;右上:医院门诊;右下:医院负一楼讲堂的神经康复研究交流会


3

诺贝尔得主约翰·奥基夫教授的讲座

 6月底,著名神经科学家、UCL神经回路与行为中心主任、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 教授在主校区解剖学大楼JZ Young讲堂带来了一场关于“海马位置细胞的发现”的讲座。奥基夫教授详细回顾了这一发现的过程和意义,带领听众深入解读了位置细胞如何参与大脑认知地图的形成。这次讲座不仅是对科学前沿的探讨,也是对神经科学界不断探索的精神的致敬。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奥基夫教授的讲座和合影



结语

 这一年的伦敦访学不仅让我提升了科研技能,更深刻感受到国际化科研环境中开放与严谨的和谐共存。在UCL皇后广场神经病学研究所的团队中,我深入学习了语言康复的精细评估,参与了多学科合作研究,了解了先进的团队分工与协作模式,增强了对科研管理的理解。丰富的学术活动更为我拓展了视野,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希望能将这些收获带回国内,助力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更多学术创新的发生,为临床研究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 张劼,医学博士,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 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荣誉研究员

• 现任数智化康复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失语症研究者协作组成员

• 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医师”,浙江省医学会“优秀康复医生”

• 长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康复诊疗,专注康复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融合的交叉研究,致力于卒中后失语症语言功能预后的精准化预测和康复机制研究

•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 2项;参与浙江省” 尖兵” ” 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4项、厅局级课题 4项

• 发表SCI论文 25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 14 篇,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等中科院1区Top期刊3篇,实用新型专利 2项


科室简介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省内综合医院中建科最早、人才最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仪器先进,社会效益最好的康复医学科之一,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重点培育专科、浙江省医学(创新)重点学科、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院级重中之重学科,是浙江省康复中心、数智化康复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康复与运动医学研究所、杭州医学院康复学院、杭州医学院康复研究所、浙江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以及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设办公地点,长三角康复联盟首任主席单位,浙江省康复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省内唯一一家国家卫健委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国家级综合性培训基地。

科室设7大康复病区(重症康复病区、脑部损伤康复病区、综合康复病区、脑血管意外康复病区、意识障碍康复病区、脊柱脊髓康复病区、神经肿瘤康复病区),以及康复治疗部、康复门诊及高压氧中心,床位总数达321张。以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为主攻发展方向,近年来开始开展神经重症、心肺重症康复,各类疾病的早期康复,并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省内开展了生物反馈技术,神经促通技术,异常步态的神经阻滞技术,机器人及外骨架减重步态训练,失语、失认、失用症的电脑辅助诊断与治疗技术,认知障碍的高级脑功能训练技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微创造瘘等。在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运动康复机制、认知言语行为康复机制、意识障碍促醒机制、重症康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人工智能主动康复技术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大量成果。康复治疗场地环境舒适,设备齐全。拥有世界先进的双下肢康复机器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仪、基于主动想象的上下肢运动康复系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虚拟情境互动康复训练系统、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多通道持续脑电监测等一系列先进康复仪器,助力患者早日康复。科室医技人员119人,副高及以上高级职称2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13人、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3人,副主任技师4人,博士28人,博士后8人,硕士学历89人。


联系我们

重症康复病区
朝晖院区5号楼13楼 0571-85893971 
综合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5号楼1-2楼 15057189235
脊柱脊髓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5号楼3楼 15068846908
脑部损伤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1-2楼 0571-87312708
意识障碍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3-4楼 15988181880
神经肿瘤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2-3楼 13805795463
脑血管意外康复病区
望江山院区3号楼5-6楼 13616818716





图文:张劼

编辑:肖盼盼

初审:叶青

终审:叶祥明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学术交流、病例分享、康复科普、通知发布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