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诗稿》是对怀安诗社诗稿墨迹的影印、整理。怀安诗社作为一个业余性的文艺社团,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其成员包括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民主人士,如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乃至朱德、董必武等人。
1975年,李木庵之子李石涵将父亲保存的《怀安诗稿》(囊括了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人的600多份手稿)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目前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珍贵的手稿,既是学习和研究怀安诗社及怀安诸老生产活动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中国共产党延安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能够给人以极高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他们以诗言志、以诗会友,不仅以雄浑、刚健、激越的风格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与抗日战争、军民关系、边区建设、文化生活、生产劳动、人际关系有关的方方面面,也以抒情细腻的语言向后人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的人格风范和崇高品德。本书一方面保持了诗稿墨迹的原貌,一方面提供了全新的阅读文本。
怀安诗稿
张建儒 谭虎娃 主编
怀安诗社诗稿与书信集萃: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怀安诗社的诗稿墨迹的集中搜集整理,也包括诗社成员之间的书信往来,是了解怀安诗社乃至当时延安情况的第一手材料。陕甘宁边区文化与书法艺术价值:此书不仅可以推进陕甘宁边区生产文化建设研究,进一步揭示陕甘宁边区军民关系,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实生活和“边区执政者,辛苦不计官,一心为民众,甘充勤务员”最朴素的艺术写照,也可以作为一件书法艺术品供阅读者欣赏。文博研究员、三级教授,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宣传和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曾历任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等职务。现任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理事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出版有《陕甘宁边区的创建与发展》《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人民的胜利》《刘少奇与延安》《烽火韶光》等10多部专著,并在《党建》《光明日报》《红旗文稿》等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2020年5月,荣获陕西省首届“星火奖·特殊奉献奖”。男,1976年2月生,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教育部项目等1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历史的转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著作及教材6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共党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现为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 人才,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特约研究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宁化途中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转红旗如画。
六月红军征腐恶,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十万工农齐会合,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统治阶级余魂落。第一次战争·渔家傲
万木霜天红烂漫,红军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十万大兵重入赣,飞机大炮知何限。奋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定教片甲都不放。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三路大军齐近逼。包抄急,拉朽摧枯如霹雳。
八百里程十四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敌军如卷席。军阀泣,步步为营嗟何及。 并进长追夸伟略,腥风久欲昏河岳。三千万人齐逞虐。情更恶,三门主义烧杀掠。
英勇红军凭肉搏,红旗翻处白旗没。地动天摇风雨跃。雷霆落,今日蒋何应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