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白书农|整合子生命观下的生、死、衰老

文摘   2024-11-12 19:30   上海  
2024年1030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联合举办的“数字时代的人论”前沿讲座系列(第二季)第一讲“整合子生命观下的生、死、衰老”(慧源哲学茶座第395)于东五楼429B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的主讲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家白书农教授,主持人为我校哲学学院洪亮教授,与谈人为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苏莉教授、哲学学院院长徐敏教授与院长助理张若愚博士。本次讲座参与者众多,包括我校哲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学院师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师生,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洪亮教授介绍了“数字时代的人论”前沿讲座系列的缘起,以及“数字时代的人论”商务文库的学术立意。众所周知,当下广泛使用二进制计算机语言存储、复制、传输以及生成信息的数字时代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即关于未来人类的增强版存在形态的乌托邦设想日渐浮现,“数字时代,何以为人?”针对这一问题的传统回应正日渐被一种否定生活世界多样性以及生命有限性、脱实向虚的人论愿景所挤压。从学科层面看,以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面临自我定位和方法论上的反思任务:是追逐技术-产业界的热点新词,还是基于自身学科传统与问题脉络,在对等高度上提出主场议题,答案不言而喻。基于这一认识,“数字时代的人论” 前沿讲座系列以人论为聚焦点,邀请资深学者和中青年学者,从众多学科视角共同辨析“数字时代,何以为人”,为哲学学科的进深反思汇集众智。最后,洪亮教授分别介绍了主讲人白书农教授,与谈人苏莉教授、徐敏教授和张若愚博士。
本次讲座包括四个部分:生与死的定义以及人为什么会怕死、整合子生命观的定义、整合子生命观下的人论、以及衰老、死亡和永生。白书农教授首先对生与死两个词汇进行了词源学、民俗学、哲学和生物学分析,指出死具有实体性和生物性,但对死亡的畏惧却具有虚拟性,与人类的主观意识高度相关。在此基础上,白书农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核心观念—整合子生命观。指出生命系统是特殊组分(碳骨架组分)在特殊环境因子的参与下(地球环境因子)的特殊相互作用(以分子间力为核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他借陀螺、漩涡和乐高三个比喻阐述了这一核心观念的内涵,强调了它的自发性、动态性和可迭代性。

从整合子生命观出发,白书农教授深入论述了对人论的理解,他以人是动物作为论证人之为人的前提。他指出,当人们解读动物的属性时,常常容易忽略两个特点:第一、动物作为真核生物,具有两个主体和一个纽带。动物的两个主体分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和作为生存主体的居群,两者之间的纽带为有性生殖周期(SRC:sexual reproduction cycle)。生存主体的居群(population)通过三组分系统组织起来。这三个组分,即秩序、权力、食物网络制约的互作,构成了一个物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三个组分中,秩序是自发形成的,权力是维持秩序的,而食物网络制约是界定秩序、制约权力的。第二、动物作为取食异养生物,不得不面对一个与生俱来的挑战,即食物与捕食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了化解物理距离,不同的动物种类借助不同的媒介,从以水流为代表的实体化媒介(海绵、水螅等),到以视觉、听觉、嗅觉等为代表的信号化媒介(绝大多数动物),再到以舞蹈、声音、乃至文字为代表的符号化媒介(蜜蜂、鸟类、海豚,人类)。

在白书农教授看来,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它是抽象能力、言语能力和工具创制能力的组合。其中基于基因变异所产生的言语能力而衍生出的语言,与工具创制能力互作,把人类对周边实体的辨识、实体间关系的想象,外化为可以在居群成员之间共享的器物工具和观念工具。以器物工具和观念工具为外在形式的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得人类走上了一条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认知决定生存”的全新的演化道路。在这个演化进程中,最终形成一个符号化的、虚拟的认知空间。这使得人类不得不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实体的物质世界和虚拟的观念世界。

人类走出的“认知决定生存”的演化道路,最终与其他动物的演化进程的分道扬镳。白书农教授将人类演化进程概括为“人类演化一二三”,即一个创新,即认知能力的出现;二种形式,即认知能力的实体/器物工具形式与虚拟/观念工具形式;三次转型,即捕猎模式转型、生存模式转型、行为模式转型。所谓行为模式转型,指从其他动物的“刺激响应”,转为人类特有的“谋而后动”。“谋而后动”这种行为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行为结果的预期、预言。“预”与“谋”的参照系是人类的认知空间,尤其是基于认知空间中信息所构建的观念体系。这种作为人类“谋而后动”参照系的认知空间,构成了人类作为动物、与其他动物共有的两个主体,即行为主体(个体)和生存主体(居群)之外、人类特有的第三种主体。

在这一整合子生命观下,现代技术世界观追求的个体超长寿命乃至无限寿命是一个伪命题。基于人类衰老的不可避免,白老师提出一个基本问题,即何为“尊重生命”?是维持个体的不死,还是遵循生命系统的基本规律?他的回答是适度者生存。

白教授认为,人类得以生存至今,受益于轴心时代构建起来的观念体系。可是,这些观念体系,无论是上帝崇拜还是祖先崇拜,都是基于感官经验构建的,同时也受制于感官经验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地利用因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打破人类感官分辨力局限之后,人类认知的爆炸性发展所积累的信息,为人类的行为规范提供一个感官经验之外的、具有客观合理性基础的、全新的终极依据,这是摆在人们,尤其是哲学家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本次讲座以广阔的视野揭示了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展望了人类在当代数字技术时代面临的未来挑战,富于启发性。

在讲座评议环节,苏莉老师提出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尤其是“癌细胞是否有命”?白书农教授引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故事为例,将病毒类比为生命系统这个“天”中的一个“补不进天”的顽石。病毒是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组分,但因“不合群”,所以常常表现为生命系统的扰动者。徐敏教授针对白书农教授的整合子生命观下的生死问题,借用佛教里的“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这句话来重申其思考,并且从不死的灵魂对死亡的感觉以及他者对自我生死的界定来解读生死,此外徐敏教授指出,白书农教授提到的轴心时代2.0应该是一个由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努力协作而形成的时代。张若愚博士区分了白书农教授讲座中涉及的senile和aging,指出senile代表静态,aging更具动力感,aging更能表现出alive的动态感,他认为在一个活生生的系统(living system)中,存在着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人类与动物共同体关系的潜力。
 
白书农教授对三位评论者的评论和问题一一作出回应,风趣幽默而富于专业性,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供稿:史译云、白书农、洪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更多讲座信息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最新文章